- +1
新產品4次延募,二股東擬清倉,上銀基金困局待解

作者:趙長進
出品:全球財說
12月13日,上銀基金公司公告稱,原定當日結束募集的上銀價值增長3個月持有期混合(A類:013284,C類:013285)延期至12 月 20 日,這已是該基金第4次延長募集期,從10月22日開始募集的這只基金此前分別在11月12日、11月22日、12月6日3次發布了調整募集期的公告。
上銀基金同時還在發售的產品還有上銀穩健優選12個月持有混合發起式(FOF)(A類:013397,C類:013398),如果算上11月2日成立的上銀高質量優選9個月持有混合(A類:013358,C類:013359)和12月9日成立的上銀慧尚6個月持有期混合(A類:012334,C類:012335),上銀基金近1個半月成立或發售的新產品全部為混合型。
顯而易見,作為一家多年來以固收類產品為主的銀行系公募基金,上銀基金正在加大權益類產品的規模和數量,但其長期股債規模失衡、缺少權益舵手的頑疾能否借此消除尚需觀察。此前,上銀高質量優選9個月持有混合亦是通過4次延長募集期,才最終募集到2.18億元,擦線跨過2億元的成立門檻。
與此同時,公司第二大股東正在擬沽清股權,管理層此前的動蕩不安也在困擾著這家成立超過8年的公募基金公司。
股債失衡 產品結構長期偏科 新人擔綱 權益投資缺少舵手
上銀基金成立于2013年8月,上海銀行(601229.SH)及中國機械工業集團(簡稱:國機集團)分別持股90%和10%,天天基金網顯示,截至12月9日,公司管理規模901.55億元,基金數量53只(非合并份額),基金經理14人。
截至三季度末,同年成立且同為股份制商業銀行控股的興業基金規模2509.9億元,而同期上銀基金規模為849.73億元,僅約為前者的1/3。在公募基金大發展的2020年,公司規模并未顯著增長,當年二季度末規模還從一季度末的665.71億元一度下滑至530.81億元,環比縮水超過20%,當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62.31%。
規模不振或和多年來股債失衡的產品結構有關。依靠2014年2月成立的貨幣基金上銀慧財寶貨幣(A類:000542,B類:000543),上銀基金成立第二年便實現盈利5811.28萬元。2015年末,公司僅有上銀慧財寶貨幣和上銀新興價值成長混合(000520),上銀慧財寶貨幣的合并份額434.06億元,占彼時總規模435.53億元的99.66%。
Wind數據顯示,按最新規模計,公司債券型和貨幣型合計占比95.63%,其中債券型基金593.91億元,占比近66%,而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計僅38.89億元,占比4.3%。
上銀基金權益類產品不僅規模占比小,且業績表現弱勢,知名度低,缺少爆款產品和權益投資舵手。以首只權益產品、2014年5月就成立的上銀新興價值成長混合為例,成立之初規模2.36億元,當年三季度末僅0.91億元,不到5個月縮水超過60%,之后長期維持在2億元上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最新規模4.66億元,環比下跌7.72%。
上銀新興價值成長混合由趙治燁管理,趙治燁是公司目前主要權益基金經理,也是新品上銀價值增長3個月持有期混合和上銀高質量優選9個月持有混合的兩位共同基金經理之一,天天基金網顯示,趙治燁累計任職時間超過6年,現任上銀基金投資副總監,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13.68億元,目前在管基金6只(合并份額),全部為混合型或股票型產品,截至12月15日,在有數據的4只基金中,今年以來收益率最高的為上銀未來生活靈活配置混合(007393)10.51%,還有一只年內收益率為負,表現在行業內并不算突出。
上銀基金的另一權益投資基金經理為陳博,亦是上銀價值增長3個月持有期混合的另一位基金經理和新品上銀慧尚6個月持有期混合兩位基金經理之一,其在管基金4只(合并份額),全部為混合型基金,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9.74億元,截至12月15日,雖然今年以來有數據可查的兩只基金收益率全部為正,但陳博累計任職時間不到2年,有2只基金為今年新產品,且4只在管基金全部和他人共同管理,其獨自投資能力有待觀察。
正在發售的上銀穩健優選12個月持有混合發起式基金經理為吳偉,截至12月15日,其累計任職時間僅90天,尚無單獨管理基金的經驗,和王振雄共同管理的上銀恒泰穩健養老一年持有(FOF)(013139)任職回報僅0.88%。
天天基金網顯示,截至12月9日,上銀基金基金經理平均任職年限僅1年又119天,低于行業平均,截至12月15日,在公司有數據的12只(非合并份額)混合型基金中,有7只近6個月收益率為負。
今年8月,上海銀行公告稱收到中國銀保監會批復,獲準籌建上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年內第3家獲準籌建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有觀點認為,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設立,基金公司固收類規模將面臨萎縮壓力,這意味著未來上銀基金在股東體系中的定位將變得微妙。
二股東擬出清股權 管理層動蕩多年
日前,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出上銀基金10%股權轉讓的信息,信息披露期為12月1日至12月28日,轉讓方是公司第二大股東國機集團,若轉讓成功,國機集團將不再持有上銀基金股權。
上銀基金注冊資本為3億元,根據規定,基金管理公司的注冊資本金必須為實繳,以此計算,國機集團當初投入了3000萬元。Wind數據顯示,上銀基金凈利潤的高點為2016年的2.05億元,此后的2017年-2020年凈利潤分別為1.05億元、1億元、7700萬元和1.1億元,均遠不及頂點。
截至10月31日,上銀基金實現營業收入2.55億元,凈利潤1.59億元。另據轉讓信息,國機集團2020年從上銀基金獲得了500萬元的利潤分配。
根據資產評估報告,以2020年12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上銀基金資產總計10.28億元,負債總計1.85億元,凈資產8.43億元,評估價值17.13億元,國機集團10%股權對應的評估價值1.663億元。本次股權轉讓交易為一次性付款,值得注意的是,轉讓說明中特別提到,原股東不放棄優先受讓權。這意味著上海銀行也可能受讓這10%股權,從而實現100%控股。
評估報告同時披露了上銀基金及子公司上銀瑞金資本涉及的多起訴訟事項及預計負債等情況。據《評估報告特別事項說明》中披露,上銀基金共有5起訴訟事項,涉訴產品存在高點成立、份額分級、投資者劣后清零、優先級本金受損等情況。從金額來看,預計負債計提金額超過7900萬元。上銀瑞金資本共有6起訴訟事項,均涉及產品墊付款,其中“鴻運40號”的預計風險損失超過5000萬元。
更為外界所關注的,是上銀基金最近5年頻頻變更的管理層。
公司首任董事長金煜、首任總經理李永飛。2016年2月,金煜卸任,胡友聯任董事長;江浩卸任督察長由王素文代任;2016年4月,王素文任副總經理,5月卸任督察長,由汪天光擔任;當年12月,唐云、史振生、謝新為副總經理。
2017年3月,汪天光卸任督察長轉任副總經理,史振生卸任副總經理轉任督察長;2017年6月,副總經理王素文離任。2018年10月,胡友聯離任,上海銀行副行長汪明繼任董事長至今。
2019年4月,中國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已接收關于李永飛、王素文、史振生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審批——景澤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相關材料。而在9位發起自然人中,有7位都分別與上銀基金彼時的現任總經理、督察長、基金經理等高管或員工重名。6個月后,證監會作出了景澤基金“中止審查”的決定。
同年7月,李永飛離職,來自上海銀行的劉小鵬履新總經理至今,但劉小鵬此前并無公募基金履歷,同時上任的還有副總經理衣宏偉。2019年10月,副總經理謝新離任,李湧為新任副總經理;督察長史振生轉任首席信息官,劉小鵬代任督察長。
2020年1月和2月,副總經理黃言和李湧離職,其中李湧任職僅4個多月,同期星石投資原副總經理王玲履新督察長。
今年3月,汪天光離任副總經理。4月,尉遲平新任副總經理。公告顯示,上銀基金旗下高管離職的原因分為公司內部的換崗、個人原因離職和工作原因離職等情況。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在公司離任高管中,董事長和代督察長各有2人,督察長4人,副總經理6人。與管理層動蕩同步的還有部分基金經理的去職,投研團隊的不穩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上銀基金的發展。
敬告讀者:本文基于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人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