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時代為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
12月14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要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展現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寫中國人民奮斗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氣象。”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充分肯定了文藝戰線取得的成就,深刻闡述了文藝事業在黨和人民事業中的重要意義,并給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了5點希望。
優秀文藝作品不僅是個人情感的呈現,更是民族的、國家的情感的傳達。中國當下的優秀文藝作品既要反映人民群眾的心聲,更要發出強國新征程上的最強音。引領時代的優秀文藝作品,因其在思想與藝術方面所達到的高度,因其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美學精神過程中所具有的積極效能,而被時代所認同、所提倡、所銘記。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作為意識形態重要表現形式的文藝,會隨著時代的變化、世情的轉變而呈現出階段性特點、時代特征,這要求作家藝術家不斷尋求轉變與突破。惟創新性作品方能動力十足、自我更新;惟創新性作品方能把握時代脈搏、適應時代要求,引領文藝的時代潮流。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近年來,《覺醒年代》《山海情》等主流影視劇大熱,牢牢抓住了年輕人的心。這些作品身上所體現出的磅礴力量和高貴精神,正是新時代中國精神的集中表達,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道德榜樣和精神動力。
還要看到,文藝領域里個別跳梁小丑出沒,劣跡敗德藝人混跡,成了文藝界的害群之馬,一些作品粗俗、庸俗、媚俗,唯流量至上,被金錢主宰,搞得烏煙瘴氣。“一個文藝工作者如果品行不端,人民不會接受,時代也不會接受!不自重就得不到尊重!低格調的搞笑,無底線的放縱,博眼球的娛樂,不知止的欲望,對文藝有百害而無一利!”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中國文藝發展撥正了航向,指明了道路,引領中國文藝戰線在重大歷史關頭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
新時代需要文藝大師,也完全能夠造就文藝大師!新時代需要文藝高峰,也完全能夠鑄就文藝高峰!文藝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的“集結號”已吹響。堅守人民立場,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不負時代、不負人民,是中國文藝工作者的職責所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