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參加全國文代會藝術界代表:用藝術講好中國精氣神
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昨天在北京開幕。對于此次文代會,藝術界的代表們又有哪些心聲?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鄭辛遙以“下真功夫、練真本事”為題,結合上海的美術創作實踐談及了體會。而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主席、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則從創意設計的角度談起,在他看來,創意設計是塑造現代文明智慧的載體,用銳意創新的設計語言向世界講好中國精氣神,展現當代社會建設成果,展示人民高品質生活成就的重要領域。此外,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韓子勇、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陳孟昕等代表們也都表達了各自的感想。

會議現場
鄭辛遙(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鄭辛遙):下真功夫、練真本事
總書記今天說,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弘揚正道,在追求德藝雙馨的中成就人生價值。文藝要通俗,但決不能庸俗、低俗、媚俗。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前一時期,文藝界出現了一些“失德”違規違法現象。比如書法界的“丑書”、美術界的一些沒有藝術性的抽象畫等。這些亂象的出現,是某些人夢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天下哪有不勞而獲的成功?我們文藝工作者要心懷對藝術的敬畏之心和對專業的赤誠之心,下真功夫、練真本事、求真名聲。
另外,結合上海的美術創作實踐,再談兩點體會。

鄭辛遙
一、聯手高校,提升理論,促進創作。
“海派”藝術是一份影響了上海,乃至中國現代文明進程的重要文化遺產,上海畫家也常把繼承發揚“海派”繪畫藝術為榮。中國的油畫、水彩畫、粉畫、版畫、連環畫、漫畫起源都在上海,曾出現了一批美術大家。美協與院校發揮各自優勢,整合上海的美術資源,在人才培養、作品創作、學術研究等方面通力合作。共同把挖掘、研究、梳理、傳承“海派”繪畫藝術的課題做好,全面激活豐厚的海派美術資源,為后人留下珍貴的美術史料。提高上海繪畫文化識別度,轉化為文化的影響力。
上海美術要出與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作品。正在展出的“第十一屆美術大展”,面向長三角地區征稿,同時已評出了白玉蘭美術獎,呈現了當今上海美術的真實水平。
二、聯手美術館,用好資源,合作雙贏。
目前上海有96家美術館(國有美術館25家,民營71家),在全國城市中居首位。美協要不斷完善與美術館協會聯手協作機制,利用發揮這一資源,共同發展。建議各藝委會都對應聯系一家美術館,與美術館結對子,形成一個“品牌效應”;展覽、交流、研討一條龍,建立合作雙贏機制。同時大力倡導策展人制度,提升畫展的專業性、學術性、可看性。今天,總書記還說,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我們畫家應該用手中的畫筆,用通俗易懂的繪畫形式,講好中國故事。
金江波(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主席、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

金江波
我覺得創意設計工作者是時代精神和當代文藝的先鋒者、踐行者與傳承者的重要主體組成。創意設計的工作是最能提升人民幸福指數,增進人民福祉的先進文藝生產力之一。我們也希望通過文創設計、數字設計、建筑設計和產品設計等一系列文藝形式、表現形態,扎扎實實為老百姓的生活改善、家居環境改善,精神生活豐富,以及為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城市的更可持續發展的提出更生態的設計之道,努力踐行出上海方案,貢獻出上海智慧。
我也希望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能量輻射全國、并鏈接國內外資源,提升上海設計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影響力,并設想在2022年舉辦“上海(國際)創意設計雙年展”,擬邀請30多個國家地區,近百名著名設計師攜500件左右的最新設計成果,切磋競技,在上海國際都市舞臺上交流互動互鑒,推動上海建設全球卓越城市目標,展現中國設計創新成就,以藝通心,溝通世界,展現當代中華創意設計魅力。
習總書記在講話中特別強調“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我們創意設計工作者承擔著培根鑄魂的職責使命,要善用創意表達正能量,巧用設計傳遞主旋律,常用行動樹正氣。“立業先立德,為藝先為”,惟有具備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杰出的藝術創造,方可在新時代彰顯創意設計工作者的風采與作為。

與會的上海文藝工作者合影
韓子勇(第十一次全國文代會代表、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工藝美術館館長):
韓子勇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了五點希望,也是五個要求,更是我們未來特別需要努力的方向。我們要認真學習講話,對標對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扎扎實實抓好落實。作為藝術教育工作者要立德樹人,我們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我們要將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讓學生學習領會,激勵廣大青年學子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梁宇(第十一次全國文代會代表、中國美協理事,深圳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出了創新是文藝的生命,作為來自深圳的文藝工作者,我對此感受尤其深刻。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深圳產生了新的文藝業態,文藝工作的對象和力量也有了新的變化。當前,深圳正圍繞新時代的歷史使命,搶抓“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范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等重大戰略機遇,奮力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作為一名美術工作者,我將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融入創作之中,以手中的畫筆描繪時代圖景、贊美時代精神。我們將發揮好文聯組織優勢,推動工作體系創新,組織深圳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大歷史觀、大時代觀,為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文藝力量。
陳孟昕(第十一次全國文代會代表、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
作為工筆畫家,身居偉大時代,從事著工筆畫這樣一個具有傳統意義的視覺藝術倍感榮耀。今天聆聽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堅守民族文化立場、堅持守正創新、開辟文藝新境界等要求,使我們更加獲得了堅守工筆畫的自覺,也獲得了在創新中發展工筆畫的力量。我感到工筆畫可以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有所作為,也必須有所作為。中國工筆畫學會將繼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過自己的體驗和真情實感為工筆畫的發展積蓄力量。
魯曉波(第十一次全國文代會代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在新時代偉大征程上,習近平總書記勉勵文藝工作者加強自身修養,德藝雙馨,堅守藝術理想,弘揚正道,立德樹人之人必先立己,對文藝工作者提出更高的期許。文藝工作者要心系民族復興偉業,反映和謳歌新時代的恢弘氣象。文藝工作者要有理想、有抱負和使命擔當。心系人民是我們貫穿始終的理念與情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緊隨時代、深入生活,謳歌時代的創造者——人民,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在彰顯、傳播中國審美和價值中發揮特殊作用。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自《中國藝術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