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三位“選手”捧回了“母親河獎”!
第十屆“母親河獎”評選結果揭曉
廣東1人、1項目、1單位獲獎!
第十屆“母親河獎”

熱烈祝賀以上獲獎的個人和單位
2000年
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領導小組
設立“母親河獎”并組織實施
級別高!有權威性!
“母親河獎”是由共青團中央、全國綠化委員會、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多部委共同設立的國家生態環境領域的權威獎項。
評審嚴!含金量高!
評選經過前期申報(組織申報和社會申報)、資格審查、網絡點贊和專家評審等環節,產生正式候選人(個人、集體、項目、組織),報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領導小組審定后產生最終獲獎名單。
影響大!意義深遠!
評選活動旨在表彰獎勵為中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提高廣大青少年及社會公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擴大保護母親河行動的社會影響,激勵帶動廣大青少年和社會各界積極投身美麗中國建設。
這三位“選手”是怎么捧回“母親河獎”的?
看看TA們的突出貢獻吧~
綠色衛士

(蘇志均——圖中左1)
蘇志均自2017年以來一直在實踐中摸索廣州市天河區公眾參與到河涌治理和保護的護河模式。目前,已成立20支志愿隊伍,組織超過600名民間河長參與志愿巡河服務。他以車陂民俗文化保育為抓手開啟志愿巡河,開啟文化+環境的雙保育模式,將黨支部建在龍舟上,實現志愿護水與非遺文化一同傳承。將河涌治理圍繞“黨建+N”模式形成“一館一節一項目一電影”等七個創造性轉化,構建車陂特色的萬人治水模式。
綠色項目
“河流方程式”項目創新理念,以河流為軸線,以青少年、講師、工具(環境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為變量,構成青少年參與河流探索的不同可能性“River=x+y+?”。
從2018年6月至今,“河流方程式”青少年水環境教育圍繞河流開展公眾宣傳、青少年實踐、講師培育活動超過100期,影響人數達到5000人次。主要選擇在深圳本地有代表性的河流周邊開展,每次會根據選定河流、活動目的、參與者情況設計方案。以半天至一天的活動居多,主要組織居住或學校在河流周邊的青少年參與,帶領青少年認識身邊的河流,帶動青少年飲水思源,愛水、惜水、護水。

“河流方程式”項目還通過經驗分享、技術支持等方式,推廣落地至廣西南寧、桂林和廣東韶關、肇慶等14個珠江流域城市、地區開展。
綠色貢獻
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與水生態環境工程研究所聚焦南粵大地面臨的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水生態受損等問題,組織完成了廣東省43個縣區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和24個水利行業機關達標建設驗收工作,開展了水資源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等系列關鍵技術攻關,在深入推進節水減排的綠色發展理念、積極發揮部門聯動的強大治水合力、切實提升綠色發展的科技支撐能力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分享、點“贊”和“在看”
守護好母親河,建設美麗中國
快“河”我一起!
來源:中國水利、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深圳市綠源環保志愿者協會
原標題:《這三位“選手”捧回了“母親河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