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成為下一個蜜雪冰城、正新雞排,被資產愛上的炸串勝算幾何?

那些待解決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商機。
文 | 華商韜略 王 寒
王寬寬拿到融資后,表示自己的夢想是“百城萬店”。如今,這似乎已是餐飲從業者的共同夢想。
但萬店品牌真有那么好做嗎?
【前浪之路】
萬店餐飲連鎖品牌是怎樣煉成的?答案可以在前輩們的故事里找。
2000年,一家出售各種炸食的小吃店在浙南小城瑞安開張了。老板名叫陳傳武,以前做的是凍貨生意。在那個肯德基還很奢侈的年代,他的小吃店迅速火了。
十余年間,陳傳武把分店增加到500多家,總的品類有上百個。
看似風光,臃腫的菜單卻讓陳傳武犯了難,由于SKU太多,從采購、物流到加工、儲存都變得越來越復雜。
彼時,店里最受歡迎的是雞排,其次就是肉串、魷魚等幾個品種。陳傳武于是狠下心,一口氣把90%的單品都砍掉了,而這就是如今家喻戶曉的“正新雞排”的開端。
緊接著,陳傳武開放了加盟,為門店的火熱景象所吸引的加盟商紛至沓來。
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凍貨老本行和幾百家門店的管理經驗都派上了用場。一來,已有的生產工廠和物流基地可以快速向加盟商供貨,二來,各種標準規范很快就能形成。
這條通路就這樣跑了起來。
2013年到2016年,正新雞排已經發展到10000家店,到2018年,這一數字已達到20000家。甚至,它還進入了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市場。
類似的經歷也曾發生在蜜雪冰城身上。
發軔于1997年的蜜雪冰城,如今在全國已經擁有1.3萬家門店。
不僅如此,它還在河南溫縣建起了亞洲最大的產銷物流一體化基地,調制飲品所需的調味粉、果醬、糖漿、五谷、奶漿、咖啡有70%都由自己生產。有人估算,至少比同類原材料便宜10%。
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它以河南大本營為中心倉,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分別建倉,遍布全國的網絡保證了原料的快速運輸。
基礎設施的完善為加盟商創造了極低的成本,一句“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更是激勵了無數草根創業者。如今,99%的蜜雪冰城都是加盟店。
上述兩者加上絕味鴨脖和華萊士,是國內唯四擁有上萬家門店的品牌。
他們的成功不乏一些共同點,比如,受眾廣泛,品類天花板高,價格便宜,終端制作簡單,后端都有統一的供應系統等等。
這樣的商業模式最易復制,最易形成規模效應,因此,也最受資本青睞。就在今年上半年,蜜雪冰城剛剛完成公司20億元A輪融資,其中,高瓴資本與美團的龍珠資本各出10億。
如今,炸串這一品類也加入了這場角逐。
【萬店基因】
今年10月,剛剛成立兩年多的喜姐炸串完成2.95億元A輪融資,由源碼資本和星納赫資本聯合領投,明越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公開資料顯示,資金將用于供應鏈升級、團隊擴充和數字化建設。
消息出來后,喜姐炸串創始人王寬寬站在了聚光燈下,而炸串生意的未來前景也開始備受討論。
王寬寬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大一輟學后,他瞄準餐飲業,做過麻辣燙、火鍋店、鹵菜店、水餃店、燒烤店、龍蝦店、炒雞店、羊肉湯店,接近10個餐飲項目,可謂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直到他遇到了炸串。
大家都吃過炸串,我小學的時候,在學校門口吃的最多。當年那位大嬸把土豆片或者火腿腸伸進油鍋,然后裹上一層辣椒面時,我總是情不自禁地咽口水。后來北方的朋友告訴我,他們也有類似的經歷。
也就是說,這種食品南北皆宜,幾乎沒什么文化障礙。
似乎從一開始,王寬寬就是奔著做大去的。
他很早就開放了加盟,并且自2019年成立至今,僅僅兩年的時間,就已經在全國建立了八大倉儲配送中心及自有工廠,覆蓋29個省級行政區域和304座城市。
這樣的基礎設施,保證了統一食材從中央廚房到全國門店的快速配送,而門店只需負責切配、腌制、穿串、油炸、蘸料等環節,也不影響產品標準化口味。
更重要的是,很少有人把炸串當飯吃——沒有堂食的需求,20-30平方米的小店也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對于加盟者來說,租金壓力可以小很多。
低成本創業,惹人蠢蠢欲動。
據了解,自全面開放加盟以來,喜姐炸串全國累計簽約超1500家門店,每月新簽約門店數量約為100家,遍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和廣東等省份。

然后就是資本找上門來的常見套路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喜姐獲得融資的前幾天,另一同類品牌“夸父炸串”也宣布完成了數千萬元A2輪融資,由金鼎資本獨家投資。
而這已是該品牌自5月獲得華映資本、愉悅資本注資后的第3輪融資,資金用途與喜姐別無二致。
可見,不論是創始人還是資本機構,都想復制正新們的道路。王寬寬在接受采訪時也曾坦言,希望能幫助更多人創業,最終的目標是“百城萬店”。
一位投資人表示:“快餐、小吃品牌可以開的空間比較多,喜姐炸串是典型的小店模型,擴張速度很快,幾百家甚至是上千家店對于這類店面來說很簡單。”
然而,百店、千店、萬店,終究是不一樣的。
【阻礙重重】
如今的餐飲業,與正新雞排、蜜雪冰城發跡時已是天壤之別。那時,兼具時尚和性價比的餐飲品牌還比較少,不論是加盟者還是消費者,面臨的都是有限的選擇。
但情況已經變了。
單就炸串這一個品類,在大眾點評上定位北京、上海,與之相關的搜索結果均超過了4000個,而在幾個有代表性的新一線城市,也超過了2000個。
數據顯示,2021年登記在業的炸串相關的企業有3074家,而在最近不到一年時間里,新增登記企業就有433家。
其中,滿分炸串、千禧炸串、蘇小西炸串、長槍串等連鎖品牌也已初具規模,對喜姐和夸父構成了不小的威脅。
問題的關鍵是同質化。
雖然各家在門店、包裝設計上盡力出挑,甚至還找了時下熱門的代言人,但除開外在的形式,產品品種、做法、口味基本沒有多大差別。
一位坐標上海的美食博主在探店后表示,喜姐和夸父的菜品重合度超過40%。
因此,消費者對炸串的喜愛,難以收攏到某個具體品牌上。而即便是整個炸串品類,也面臨著其他小吃的蠶食。畢竟,消費者追求的油炸口感,在吃烤串、烤肉、炸雞排的時候,也能獲得。
如此看來,已經形成萬店規模的超級品牌,比起喜姐、夸父等后起之秀,似乎更有希望把炸串做到萬店銷售。
此外,開放加盟也是一把雙刃劍。短時間內,企業確實能夠借此快速攻城略地,但如果沒有在這個過程中發展出強大的管理和運營能力,將為品牌未來的發展埋下極大的隱患。
華萊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021年上半年,華萊士的門店數量已超過1.8萬家,但屢屢爆出的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已然使其在公眾眼中,成了后廚管理的差生。
事實上,現有的幾個萬店品牌都多多少少有類似的困擾。
因此,從千店走向萬店并非易事,而在冊的成功案例,也并不完美。
對于懷著雄心壯志的新品牌們來說,在規模的誘惑下,也應該睜開眼睛,保持對這種商業模式的反思。
或許那些待解決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商機。
參考資料:
[1]《喜姐炸串的“致命傷”》靈獸傳媒
[2]《正新雞排難破圈》DoNews
[3]《有了資本的助推,我家門口的炸串店就是下一個喜姐》格隆匯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