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吉林打通向南新通道:建內陸港,企業能省四分之一運輸成本
12月19日上午,總量100噸的速凍玉米、干鱈魚等農副產品在吉林通化國際內陸港務區完成報關流程,經由高速公路被運往丹東港后,將被運往韓國。這批農副產品順利通關,標志著吉林通化內陸港進出口貨物通道正式開通。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當地醫藥、食品、鋼鐵等企業眾多,進出口業務頻繁。但長久以來,這些出口企業只能在大連、丹東、營口等地的港口完成報關,為企業帶來不小的時間、資金成本。隨著通化內陸港正式投入運營,通化市及周邊區域的出口企業擁有了“在家門口完成報關”的新選擇。
通化海關關長馬小博介紹,以前當地很多出口企業都是先將貨物運送到大連,再在當地港口辦理報關業務。但如今隨著通化內陸港的建設完成,企業可以在家門口直接報關,再以集中運輸的方式運往港口,“先報關后運輸”的方式為企業提供了便捷,降低了風險。
根據通化市與丹東市達成的合作協議,丹東港將為通化內陸港提供三個通用泊位,作為陸海轉運的開放基地。借丹東港出海的做法為吉林東部的眾多出口企業提供了更便捷的“向南開放”途徑。
“企業用集裝箱的方式把貨物運到丹東港,然后從丹東港轉為航運,這將為企業節省四分之一的資金成本,時間成本也節約了一半。”港務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吳德欣介紹,通化市距離丹東港只有240公里,而丹東港連接了全球各地上百個港口,通化內陸港的建成將幫助當地企業直接與這些全球各地的港口連通。
據介紹,運營初期,該內陸港流通的貨物以吉林省特色農產品為主。吳德欣預計,明年鋼鐵產品將占到內陸港的貨物吞吐量三分之二,而當地生產的礦泉水、保健品、醫藥產品也將是內陸港的主要流通貨物。
(原標題:《吉林打通向南開放新通道 》)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