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0元和2000元的洗牙,到底有什么區別?
原創 知妹 騰訊醫典她知
知妹的閨蜜上周覺得牙齒很不舒服,就去醫院看牙。
醫生建議深度洗牙,最后她花了2000多元,十分心疼。
交完錢后,她忐忑地問知妹,別人洗牙只要200塊,她花了這么多錢,是不是被騙了?

通常我們所說的洗牙,其實是齦上潔治,屬于洗牙中的一種[1,2]。
就像房子時間久了,就會落上灰塵等臟東西,類似的,牙齒也會沉積牙菌斑、牙結石、色素等。
牙結石
▼

而洗牙就相當于過年大掃除,給我們的牙齒干干凈凈地洗一個澡。

(來源:gifer.com)
但常規的洗牙(齦上潔治),只能對付附著在牙齦以上的牙菌斑和牙結石。

如果牙菌斑和牙結石的“魔爪”已經蔓延到牙齦下方,這時單純靠常規洗牙就不夠了,我們還需要齦下刮治來治療,也就是醫生說的深度洗牙。

要評價值不值得,首先得知道牙結石放著不管,會怎樣?
牙結石,簡單來說就是細菌的“大本營”內部鈣化,形成了一種石頭般堅硬的物質,有點像水垢茶垢,會吸附細菌一層層地沉積,使細菌越來越多,而且刷牙是刷不掉的。
如果不及時清除,牙結石便會刺激牙齦產生炎癥,出現牙齦紅腫、出血。


持續發展會形成牙周炎。
牙齦炎?牙周炎的進展示意圖
▼

牙周炎是一種炎癥破壞性疾病,它不但會傷害牙齦,還會破壞埋在牙齦下面的牙骨質、支撐牙齒的牙槽骨,讓我們的骨頭發生吸收[3,4]。
長此以往,牙齦萎縮,牙槽骨變得不再致密,牙根暴露得越來越多,顯得牙越來越長,最后造成松動脫落。

(來源:Clínica Médico Dental Pardi?as )
而且很多人都意識不到這種病變。
由于牙周病早期癥狀不明顯,加上肉眼看不見這種深層的骨質破壞。
所以我們往往容易忽視,等到牙齒真的移位、松動再上醫院,牙已經很難保住了。
但只要定期洗牙、進行口腔健康維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牙周炎的發生。
因此,這種偶爾的錢包“損傷”,其實避免了未來的追悔莫及。
大家覺得牙周刮治價格不菲,其實它之所以比較貴,是因為它的步驟非常精細復雜,需要經過專業培訓的牙周科醫生來實施。

而且特別費時費力,不但需要在牙齦狹小的空間內,一下下刮治每顆牙齒的每一個牙面,不遺漏任何死角;
還要在操作的同時保證盡量減少對牙根、牙齦和牙槽骨的損傷,是個很有技術含量的“活”。
探查牙齦
▼

(來源:Loma Linda University)

有小伙伴會好奇,齦下刮治聽起來好可怕,會不會很痛?治療完牙齒會不會松?牙縫會不會增大?
其實,齦下刮治術是清理牙周袋內牙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還我們根面一個干干凈凈的家,吸引牙周組織在這里重新定居,附著和新生,并不會對牙齒本身造成傷害[5]。
牙周袋里暴露出的牙根面
▼

它的操作是精細而較輕柔的,有嚴格的操作規范,所以如果大家去的是正規醫院,可以放心。
有些人洗完牙覺得牙縫變大,其實是因為平時牙結石填在牙縫里,導致我們看不到牙縫,加上牙周炎一般會牙齦腫脹。
洗完牙后,牙結石清除,炎癥消退,腫脹消除,自然覺得牙縫增大了。
牙齒潔治前后的對比
▼

有人覺得刮治后牙齒松動,那是因為附著在牙齒上的牙結石會有一定的固定作用。
但這種固定作用是暫時的,當牙結石被清除后,牙齒自然會有一些松動。
至于疼痛感,如果牙周袋比較淺、炎癥不嚴重,通常只是牙根面上會稍稍有點敏感,疼痛一般不明顯。
而需要深度刮治的牙齦一般都正在發炎,又需要深入牙周袋里面去刮,痛感比較強烈。
所以治療時會打麻藥,局麻以后,就沒什么痛感了。
因此,大家千萬不要因為怕痛而錯過早治療的時機哦。

牙結石在去除之后還會在牙面上不斷形成,因此回家后的自我維護也非常重要哦!
大家可以通過這5點,來減慢菌斑和牙石“刷新”[6,7]:
1. 洗牙后一周內暫時不要喝有色素的飲料(如茶、咖啡、可樂等),戒煙,避免過熱過冷的食物。
2. 早晚正確刷牙,洗牙后可以用脫敏牙膏刷牙。

3. 使用牙線或沖牙器、牙縫刷,清潔牙縫內的菌斑。
4. 少吃精細的、黏膩的、含糖的食物,比如蛋糕、餅干、果丹皮、巧克力等,吃完后盡快漱口。

5. 定期復查、做口腔檢查和洗牙,牙周炎是一項終身治療的過程,一定要按照醫生的醫囑定期復查。
最后,祝大家都早點注意口腔健康,省下一輛寶馬錢!
審稿專家
景泉 | 中國醫學院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口腔內科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潘瑋. 淺談齦上潔治術[J]. 中外醫學研究,2012,10(5):126-127. DOI:10.3969/j.issn.1674-6805.2012.05.098.
[2]黃士萍. 牙周病患者齦上潔治術體會[J]. 醫藥前沿,2014(33):114-115. DOI:10.3969/j.issn.2095-1752.2014.33.103.
[3]顏妮. 某大學學生牛奶飲用習慣與牙結石患病率的關系[J]. 健康大視野,2020(6):274. DOI:10.3969/j.issn.1005-0019.2020.06.477.
[4]董愛芬. 牙周炎的治療與預防探討[J]. 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4(2):471.
[5]林崇韜. 齦下刮治、根面平整術[J].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3(1):1-4. DOI:10.3969/j.issn.1674-1595.2010.01.001.
[6] Mariano Sanz, et al., (2020). Treatment of Stage I-III Periodontitis –The EFP S3 Leve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Clin Periodontol, DOI: https://doi.org/10.1111/jcpe.13290
[7]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gum disease treatment published today. Retrieved July 29, 2020,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7-international-consensus-guidelines-gum-disease.html
內容制作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