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出臺,光明網:先破局政務信息孤島
光明網12月9日發表評論:12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會議通過《“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會議認為,加快信息化發展,促進資源互聯集成、高效利用,提升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對推動“中國制造2025”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新動能,提高群眾生活品質,意義重大。
中國接入世界互聯網22年了。信息化已經從上世紀的墻上口號,兌現為2016年的烏鎮夢想。7.1億網民、1207億雙十一天貓數據……智慧城市、網絡生活,大數據在變現的同時,幻化出現代生活的信息場景。公民生活的信息化、治國理政的信息化,不僅需要硬件的突飛猛進,更需要軟件的迭代更新。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出臺,是發展之要、強國之需、民生之盼。
國家信息化,當然是個宏觀概念。從國務院會議確立的議題來看,若要“劃重點”,至少包括當務之急的四個層面:一是共享共用。構建統一高效、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國家數據資源體系,打通各部門信息系統。二是提速降費。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打通入戶“最后一公里”。三是安全防護。構建網絡和信息安全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保障體系,依法加強監管,順應群眾呼聲,重點加大網絡電信詐騙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讓群眾安全放心使用網絡。四是技術升級。開展5G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北斗系統建設應用、網絡扶貧、普惠性在線教育等12項優先行動,推動信息技術更好服務經濟升級和民生改善。
破解“信息孤島”、拆除“數據煙囪”,政務信息真正互聯互通了,國家信息化的概念恐怕也就更接地氣了。道理其實并不復雜:一方面,信息化是政府由傳統型轉向開放型的必經之路。此前,在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就指出,“目前我國信息數據資源80%以上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里,‘深藏閨中’是極大浪費。”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始終如夢如幻,在于相關信息資源的歸屬、采集、開發等層面無法可依,加之不少部門人為設坎、將政務信息資源“產權部門化”,結果就是,各收各的、各管各的,誰也不搭理誰。在數據即資源、信息即資本的今天,此般格局若不能打破,牽累的是整個國民經濟與公共治理進程。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版圖上,民眾最大的“痛點”,便是因信息割據而衍生出的各色“奇葩證明”難題。因為部門信息“各自為政”,公民的戶籍、就業、生育、婚姻等基本信息呈現碎片化散落狀態。身份要證明,核實要證明,比對要證明……網來網去就能一鍵互通的事,非要民眾在分散的部門之間“跑斷腿”、“寒透心”。在網紅經濟都更新換代N回的語境下,職能部門辦事還得倚仗公章旅行,政務信息化之風,又如何能惠風和暢?
國家信息化,首先是要讓本該信息化的淤堵栓塞之處“通則不痛”起來。好在不久前,國務院專門印發了《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用于規范政務部門間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工作,包括因履行職責需要使用其他政務部門政務信息資源和為其他政務部門提供政務信息資源的行為。而今,《“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再次將政務信息的自由流動列為首要任務,破局政務信息孤島化格局,更為指日可待。
以政務信息自由有序流通推進國家信息化進程,不僅裨益供給側改革及雙創大計,更順應民意、熨貼人心。(原題為《國家信息化,先破局政務信息孤島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