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兩根金條起家的小鋪子,為何能成覆蓋中國人生活的萬億牛企?

文 | 華商韜略 吳蘇
這些年,中國取得的輝煌成就令全世界矚目,但少有人知的是,建國之前,就有不少為dang賺錢的人,他們在極端嚴酷的環境下,推進外貿和經濟工作,并開創了我國經濟工業體系。
這之中,有一家延續至今、且形成萬億“巨無霸”,這就是華潤集團。2020年,華潤集團錄得利潤總額802億元人民幣,相當于每天純賺超2億,而截至去年末,華潤總資產達1.83萬億元。
具體來說,華潤集團覆蓋了中國人的大部分生活需求。怡寶純凈水、雪花啤酒、東阿阿膠、雙鶴藥業、萬象城、太平洋咖啡、華潤萬家超市、華潤水泥等,都是華潤旗下產品。

早在上世紀90年代,華潤集團就已形成龐大業務,以至于時任華潤集團董事長朱友蘭感嘆:“我們除了火葬場沒有,派出所沒有,稅務局沒有,你說我們什么沒有?”
如此彪悍的華潤集團,起點卻不算太高,只有兩根金條。
在上世紀30年代,來自江蘇無錫的愛國青年楊廉安(原名秦邦禮),奔赴上海學習做生意,并正式入dang。因為有人被捕叛變,上海特科遭遇重創,他接過組織交給他的兩根金條,開啟了“紅色商人”生涯。
所謂“紅色商人”,一邊通過小店鋪的業務來“打掩護”,一邊要幫助地下dang員聯絡及后勤補給。

這些需求,后者當然是重點,至于賺錢,往往不給力,有時還得貼錢,但楊廉安很有經營才能,拿著金條開了一家米店,把家鄉無錫那邊的大米販賣到上海,迅速實現盈利。
接著,楊廉安用賺來的錢拓展業務,家具店、南北貨店、文具煙紙店等接連開了起來,生意較為紅火。
做生意之外,楊廉安幫dang采購和轉運物資,護送干部和轉運文件等。這類工作極其危險,一不小心身份就有可能暴露,隨時會被捕被殺,但他依靠小店掩飾和周密安排,真實身份從未曝光。
此后,抗戰爆發,楊廉安被派往香港工作,成立了一個秘密貿易機構,專門負責保管和運送物資。這家貿易機構,就是“聯和行”,即華潤前身。
最初,聯和行規模很小,啟動資金也只有兩三萬元港幣,經手的事情卻至關重要,比如為前線采購西藥、無線電器材和交通器材,還把重慶、西安、武漢等地募集來的外幣帶到香港換成國幣,匯回國內支援。

這樣的工作,直到1941年日軍入侵并占領香港為止,但為楊廉安積累下豐富的跨區域經營經驗。
在上層安排下,楊廉安這套經驗得到重用,他被要求以香港聯和行為基礎,發展香港和內地之間的進出口貿易。為此,兩萬兩黃金被“充入”聯和行,使得聯和行瞬間成長為一家大公司。
1947年11月,經聯和行運作,香港和東北的第一趟貨輪貿易“開跑”,1000噸大豆及各類中藥材被香港市民買光。約一個月后,貨輪滿載各類解放區急缺的醫藥、軍工物資北上,香港和內地的貿易被深度激活。
也是這一年,公司改名為“華潤”,“華”代表中華民族。這之后,在香港的dang產店鋪、貿易行,包括從上海搬到香港的廣大華行,都被合并進來,華潤一躍而成當時最大的dang產企業。
建國后,華潤繼續大力推進外貿工作,成為新中國和世界貿易往來的橋梁,還一步步實現從貿易到實業的轉型,且通過大量的收購、兼并及重組,催生出一個萬億“巨無霸”。

其中,華潤啤酒一役,堪稱收購戰中的經典。
2016年3月,華潤啤酒以16億美元,收購SABMiller持有的華潤雪花啤酒49%股份。當時,正常買的話,49%的股份至少得花200多億港元,但華潤啤酒抓住對方急于想賣的心理,“一筆收購,相當于賺了100億港元”。
這遠不是終點。
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孝海透露:“賺了一百億,擴股后,相當于把這100億港元打了個七折,然后賣了240多億港元,又賺了一百多億港元。華潤前后簽了兩個協議,就賺了200多億港元。”

此后,華潤成為一個千億港元市值的上市公司。2014年末,啤酒業務只是華潤創業的一個板塊,而華潤創業市值不足400港元,獨立上市后,華潤啤酒最新市值已超過2100億港元。
強勢擴張、發展業務的同時,華潤依舊本色不改,推動市場突破。比如,在芯片領域,華潤微電子已經發展為國內生產能力靠前的芯片企業,近年來更是積極布局第三代半導體,在美日壟斷的碳化硅市場中撕開了一道口子。
顯而易見,華潤的最大特點,是為dang為guo為民,這正是其長達80年能夠行穩致遠的“制勝秘訣”!
參考資料:
1.《80年前地下dang員開的小鋪子,現在總資產近2萬億》,血鉆故事
2.《華潤的靈動成長史:要干就干出個樣子!》,國資小新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