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鄭州老年詩詞研究會:用詩詞記錄時代強音

2021-12-09 13: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字號

?有的人還年輕氣盛,卻總覺得人生苦多,日日將“躺平”掛在嘴邊;有的人已垂垂老矣,卻仍努力“吟壇學步放歌喉”,學習不止,筆耕不輟,用詩詞歌賦記錄時代。

鄭州老年詩詞研究會(與鄭州詩詞學會一套機構,合署辦公,以下簡稱詩詞“兩會”)就是這樣一個先進典型:這群年齡最大的106歲,年輕的也已至耳順之年的“詩歌老人”們,正努力展現著新時代有追求有作為文化老人的?風釆?與榮光。

他們記錄時代強音,書寫和選編了大量記錄“抗疫一線”以及鄭州抗洪救災的詩歌作品;他們傳承詩詞文化,通過編輯詩詞基礎教材、組織詩詞采風、詩詞輔導進社區等活動,讓詩詞文化綻放光彩……他們老有所學、老有所為,業績卓著,?風釆?多姿,受到了中共中央組織部的表彰,被授予“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光榮稱號。這在全國詩詞團體中并不多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始終從中華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優秀傳統文化,從國家戰略資源的高度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從推動中華民族現代化進程的角度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使之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鄭州詩詞“兩會”傳承和創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指引了方向。

文以載道,贊歌獻給功勛與英雄

孔子在《詩三百》中,這樣評價詩歌——“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自春秋戰國以來,詩歌“認識、教育、審美”的社會作用不斷被發揮傳承。

而在鄭州,有這樣一群人堅定踐行著先賢的精神信念,用詩詞傳統?的?表達形式,記錄著當下社會的發展和現實,記錄著人間的真善美。

2020年春節,和?以往不同?,鄭州詩詞“兩會”會長姚待獻在家里急?得?團團轉,這位當年曾分管過省會城市“非典”防控指揮工作、擔任過市委組織部長的正廳級退休干部,“看著新冠病毒肆虐,看著武漢一個個同胞倒下,看著醫護人員累脫了形??痛感自己幫不上忙!”

焦慮中他想起了最愛的詩詞,“雖然自己不能上一線支援,但可以用詩詞做武器,和大家一起?投入到?疫情的戰斗中啊!”

于是,他的一首《依韻毛澤東〈送瘟神〉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展現在了案頭。

疫漫江城引病魔,九州協力戰危疴。

東風始見梅花骨,細雨猶聞壯士歌。

信有春陽臨武漢,重教大愛護山河。

旌旗獵獵搖三鎮,誓送瘟神入逝波。

“一首詩歌就是一首贊歌,一首戰歌。希望我們的詩詞作品能為全國人民抗擊疫情鼓勁、加油,也給在焦慮中的人們以些許的安慰和深思。”姚待獻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姚待獻的抗擊疫情主題詩詞先是在鄭州詩詞“兩會”內部群里發布,立即引發了爭相唱和。之后又向社會公開播發,并在更大范圍征集相關詩詞。一二十天時間,幾百首、上千首詩詞從省內外傳來。

隨著抗擊疫情詩詞作品的不斷問世,以及在社會上產生的影響力持續增強,姚待獻的腦海里出現了一個念頭,將這些作品匯集梳理起來,編輯成書,向社會展示。

短短的20多天,鄭州詩詞“兩會”的詩人詞家,夜以繼日、辛勤創作,在河南文藝出版社責任編輯王國欽老師幫助下,匯集了一千余首詩詞歌賦。經過十三易其稿、多次編審,層層篩選把關,近千首(闋)詩詞佳作終于?入著?。

《贊歌獻給功勛與英雄》涵蓋了全國20多個省市區及港澳特區當代詩人詞家的優秀作品。中華詩詞學會的領導和專家,河南詩詞學會、部分省直機關和社會團體的負責人以及全國各地的著名詩人紛紛轉來精品佳作。

2021年5月《贊歌獻給功勛與英雄》在湖北省文聯大院湖北省詩詞學會舉行贈書首發式。姚待獻等老干部老詩人專門背著上百本書到武漢贈送現場。這一舉動,令中華詩詞學會顧問、湖北詩詞學會原會長羅輝先生感動不已。這部詩集的出版,引起了很大反響,中央及省市十多家媒體予以連續報道。之后,姚待獻等又專門先后到河南省和鄭州市抗擊新冠疫情指揮部贈送了這部詩集。同時,他們又將這部書寄給了鐘南山等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近年來鄭州詩詞“兩會”編輯出版的詩集

為了給讀者奉獻一部具有時代意義的高質量抗“疫”詩集,參與編輯工作的詩人們,努力克服年事高、時間緊、任務重、環境特殊等困難,從春節開始就各自在家,通過手機、電腦開展編輯審稿工作。其間,?僅?較大?的?調整、改動就有七八次。自3月下旬開始,編輯部又用近一個月時間多次進行集中校審,勝利完成了初稿編選任務。年已70歲的執行主編吳國順一邊照顧摔傷住院的老伴,一邊組織詩詞創作和繁瑣的編選工作。副主編胡鐵成、侯蔚彬,編輯段安仁、喻文銳、姚新永等,有的帶病工作,有的拔下吊針服幾片藥繼續工作,克服各自困難,為本書的編輯付出了艱苦的勞動。

正如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荃說?的?那樣,“《贊歌獻給功勛與英雄》是一部謳歌黨、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時代贊歌,詩集以昂揚向上的姿態,飽含深情的詞語,描繪著黨的光輝、人民的力量、英雄的大愛、患友的剛強,展現了詩人們的家國情懷、責任擔當! ”

河南省詩詞學會榮譽會長何廣才講到,這部近千首詩賦作品及時而藝術地表現了中華兒女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大愛無疆的英雄壯舉,譜寫了一曲以醫務人員為主體、全國人民總動員的集體主義英雄贊歌,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英雄群體形象,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正能量。

在唐代詩人劉禹錫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中,秋景和云鶴是他們的詩情來源。在鄭州詩詞“兩會”會員們心中,記錄時代、傳遞強音是他們創作的源泉。

2021年7月,一場突如其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災害襲擊鄭州等地。鄭州詩詞“兩會”的同志們再次表現出了很強的政治敏感性和社會責任感,與全市人民一起,和前來支援的各地救援隊伍一道,一邊抗洪一邊創作優秀作品。

2021年11月,《抗洪之歌——鄭州詩人抗洪搶險救災詩抄》新書首發,93位詩人創作了319首(闋)古體詩詞、9首新詩,真實記錄了這場家園保衛戰中發生的感人瞬間。

多年來,鄭州詩詞“兩會”緊貼時代脈搏,通過詩歌創作,謳歌新時代、傳播正能量,記錄了城市發展的腳步,抒發了百姓情懷。

歌以詠志,爭做新時代文化老人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曹操創作《龜雖壽》時,已經53歲,在古代,這已是將近暮年的年齡。面對有限的生命和無限的人生宏愿,他并不悲觀,仍以不斷進取的精神建樹功業。

在一定程度上講,這也是以姚待獻為代表的鄭州詩詞“兩會”會員們的寫照。

鄭州詩詞“兩會”會長姚待獻在河南省抗疫指揮部捐贈儀式上致詞

鄭州老年詩詞研究會成立于1991年,現有會員近2000人,后與鄭州詩詞學會合并,主要由省市黨政機關、當地駐軍部隊、大中專院校、企事業單位的離退休干部、教師等詩詞愛好者組成。他們中年齡最長的老市長老會長王均智?已?106歲,七八十歲的比較多,平均年齡在68歲,80%為共產黨員。

“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老詩人們雖已是夕陽紅,但他們仍有朝陽志。他們拒絕奢侈過節的不良風俗,讓詩歌成為生活的最好注腳。

2021年10月13日(農歷九月初八) ,鄭州詩詞“兩會”第22屆80歲詩人壽星重陽祝壽詩會在鄭州市老干部活動中心舉行。

活動現場掛滿了祝壽詩書作品,鄭州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岳修武等9位年屆80歲的會員,身上佩戴著祝壽大紅花在會場前排就座。

學會成員紛紛送上詩詞禮物:姚待獻的“薦任賢能堪伯樂,推敲韻律勵時英。揮毫墨涌民心潤,一豎一橫都是情”(《賀岳修武先生八十壽誕》)、吳國順的“挺言品正隆高節,公允清廉彌遠香。而此銘歌榮德事,初心使命結芬芳”(《賀王力建副會長八十華誕》)、侯蔚彬的“巾幗一英歌華誕,八旬圓夢誦辭軒。盡情奉獻詩人樂,耄耋途馨結沁園”(《恭賀李艷霞老師八十華誕》)等祝壽詩詞,贏得了與會詩友、壽星的陣陣掌聲。

鄭州詩詞“兩會”領導為80歲詩人壽星以詩賀壽、戴上大紅花后欣然合影

姚待獻說,以詩賀壽,書贈壽喜,與重陽節的主題高度契合、相得益彰。這是對邁入耄耋之年詩詞老人的莫大尊敬,是學會會員詩書畫、誦歌舞水平的全面展示,是老年會員相互關心祝福勉勵的友情互動。

他們積極學習,適應新時代,建設便捷高效的詩詞信息平臺,運用網絡手段加快傳統詩詞創作的提升發展。2016年,詩詞“兩會”建立了鄭州詩詞信息平臺,經過專家授課,互幫互學,目前已有80%的會員掌握了編輯、截屏、文字轉發、鏈接轉發和制作微信平臺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了傳播效率。

會員們紛紛在微信平臺上發表新作,每天都有十余首出現,最多時能達四五十首,大家互相交流鼓勵和探討,形成了良好的創作氛圍。微信平臺每年刊載會員詩詞作品約8000余首(闋)、書畫作品600多幅。其中鄭州女子詩社《甘棠》微信公眾號網上發表作品500余首,受到海內外的廣泛關注。

他們不忘初心、奉獻余熱,被中組部老干部局點贊。

他們利用詩詞“兩會”每月活動日時間,采取會長和黨支部書記上黨課、集中領學、分組討論、群網學習和自學、寫體會等多種形式,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使廣大老同志始終做到“心中有黨”“離崗不離黨”,愛黨憂黨捍衛黨,黨的信念、黨性修養得到不斷升華。

他們勤奮創作,用詩詞抒發情感,用文字澆灌理想,創作了一首又一首閃耀著人性光輝的作品,延續了省會鄭州千萬人對傳統詩詞文化的向往和夢想,立志成為新時代有追求有作為的詩歌老人。

鄭州詩人朗誦自己創作的詩詞組歌《百年旗幟禮贊》

他們將詩歌作為紐帶,用詩歌鏈接文化橋梁。2019年8月13日,鄭州詩詞、鄭州慈善聯合慰問海軍東海艦隊鄭州艦官兵圖書捐贈儀式在鄭州艦上隆重舉行。鄭州詩詞“兩會”會長、慈善總會會長姚待獻帶隊,河南詩詞學會副會長、《賦說中原》及《鄭州賦》作者王國欽等拎著一百多本書隨同前往。

《鄭州賦》是由姚待獻主編的《賦說中原——王國欽辭賦欣賞》的第一篇作品。鄭州艦是鄭州人民值得自豪與驕傲的一個特殊象征。《鄭州賦》為鄭州艦和鄭州人民架起了一座文化的橋梁。 “這一次的擁軍捐贈,不僅有物質的,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把這些詩詞書籍捐贈給驅六支隊的首長和鄭州艦官兵,是因為鄭州有了鄭州艦而深感光榮和自豪。鄭州人民永遠是鄭州艦官兵的堅強后盾。”姚待獻說。

“今后一個時期,包括老年詩人在內的全體會員,會繼續肩負著弘揚傳統、普及經典、創新發展的重任,結合鄭州實際,明確主攻方向和工作重點,努力開創詩詞工作服務黨和政府大局的新境界,形成詩詞人才隊伍新結構。”姚待獻說。

鄭州詩詞“兩會”自成立以來,在鄭州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在河南省詩詞學會、省老年詩詞研究會指導下,始終注重加強政治建設,牢牢守住黨?的?文藝創作陣地,始終不忘“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創會“初心”,堅持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成,積極承擔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弘揚中華傳統詩詞文化方面不斷取得豐碩成果。

傳承創新,詩歌之花長青

在杜甫的筆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因為“知時節”而成為好雨。

在鄭州詩詞“兩會”這里,因為他們傳承、發揚和普及詩詞文化,正成為滋潤人心、滋養靈魂的“好雨”。

在鄭州下轄的縣級市滎陽,每逢詩詞“兩會”舉行活動時,總能看到一位60多歲的老人騎著自行車匆匆趕來。這位老人姓張,因為向往詩詞文化,退休后自己積極學習、吟哦。每當有詩詞聯誼、詩詞欣賞等活動,他總是騎著自行車,跑幾十公里的路來參加,不管刮風下雨、嚴寒酷暑。

詩詞滋潤人心的力量不僅體現在退休后的老人身上,更體現在未來的花朵們身上。詩詞“兩會”一直積極在中小學生中發展“小詩人”入會,目前已經發展了100多名小詩人。

“他們是我們學會的后備力量,是我們國家詩詞文化傳承不斷的關鍵,目前我們發展的小詩人多次入選中國詩詞大會,后繼有人啊!”鄭州詩詞“兩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吳國順說。

鄭州詩詞“兩會”2019年在新鄭市發展少年詩人75名

為了讓詩詞的力量更加深入人心,鄭州詩詞“兩會”一直重視詩詞普及教育工作,堅持每周三上午舉行詩詞欣賞課,由學會領導和資深授課教師主講。

針對“老會員吃不飽、新會員吃不了”的情況,他們舉辦三個面對不同層次的詩詞班同時開課。

針對新會員基礎知識薄弱的情況, 從“詩詞入門”著手,開展詩詞基礎理論學習教育和創作藝術培訓,聘請20多位具有豐富創作實踐和授課經驗的講師,給新會員講授詩詞基礎知識和創作技巧。幾年來先后舉辦講座30多次,聽課人數達2000多人次。學員創作水平有明顯的提高,有的已經成為學會的骨干力量,有多人在各類詩詞比賽中獲獎,還有的成為“兩會”會刊《鄭州詩詞》的編輯。

針對沒有現成的教材,老師無本可教、學員無本可學的情況,2021年7月,鄭州詩詞“兩會”組織具有豐富創作和授課經驗的資深教師編寫出《格律詩詞簡明教材》一書,以強化教學效果。

他們致力于將傳播詩詞文化普及到全社會,積極組織市縣兩級詩詞名家開展“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志愿輔導活動。截至目前,共有120余人參與活動,開展各種詩詞講座300余場,培訓輔導詩詞愛好者8300余人次。

自信擔當,用詩詞服務時代

有人說,文字有兩大使命:一是記事,二是傳世。作為文字提煉和濃縮的精華,詩詞也成了鄭州詩詞“兩會”手中記錄時代變化、服務鄭州中心城市建設的工具。

“每遇大事,必有佳作”,“圍繞中心,貢獻詩詞力量”,已經成為他們的慣例 。他們以“我看鄭州新變化”為主題,多次開展觀摩采風活動。既有《三廠燴面》這樣記錄身邊點滴的詩詞小品,也有《大潮之韻》《大美鄭州》《百年旗幟禮贊》《抗洪之歌——鄭州詩人抗洪搶險救災詩抄》這樣的鴻篇巨制。

近年來,鄭州詩詞“兩會”積極組織會員先后到市屬各縣市區和“天下詩林”、科創園區等采風觀摩,開展現場詩詞研究,讓廣大會員親身感受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以詩詞形式多方面贊頌黨?的?建設和經濟發展的新風貌新成就。

僅2015年以來,就編輯出版了《善愛德榮興業潤世·鄭州慈善詩詞選》《當代詩人看鄭州》《南水北調詩詞選》《新時代新竹林》《詩詠新密新變化》《老干部之歌》《二七風采》《新鄭頌歌》《時代放歌》《家國情懷》《詩研專輯》1—5卷等幾十部詩詞專輯,刊登詩詞6萬余首(闋),詩研文章150篇。

近兩年來,鄭州詩詞“兩會”又組織會員到孟州市、焦作市采風,并出版詩集《圓夢之州》《重彩焦作》,深受當地人民好評。

讓“出彩鄭州”更出彩是他們的使命。近年來,鄭州詩詞“兩會”精心組織了全國性詩詞楹聯賽事多起,特別是“出彩鄭州全國長聯大賽”,得到了國內外楹聯愛好者的積極響應,創制150字以上長聯1400多副,評選出在全國業內認可的優秀作品225副、超長聯6副。這些作品熱情謳歌了鄭州數千年的歷史人文和風土人情,從多個角度贊美了鄭州的壯美山河與旖旎風光,成為新時代鄭州發展變化的重要歷史見證。

文學創作反映時代變遷,又服務于時代建設。鄭州詩詞“兩會”一直為推動“中華詩詞示范城市”、“中華詩詞之鄉”創建活動添磚加瓦。

他們發揮老干部的優勢和資源,專門組成學習調研小組,?深入到?滎陽、鞏義、上街等七個縣市區進行觀摩調研。回來后撰寫了1.2萬字的調研考察報告,拍攝了1100?多張?影像資料,報送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決策參考,受到了市委主要領導的批示肯定,轉發全市各地參閱。

與之同時,鄭州詩詞“兩會”聯合各詩社及縣市詩詞學會,結合屬地歷史、自然、人文情況組織詩詞主題活動。鞏義詩詞學會連年舉辦杜甫詩詞文化節會,傾力打造國家詩詞名市;新鄭詩詞學會配合有關部門建設“白園”,積極承辦白居易誕辰紀念活動,建設詩詞大院和詩詞廣場、詩墻、詩牌等。中牟詩詞學會邀請省、市學會專家講課,編輯出版了《中牟詩詞百家》《中牟名人名典》《高才美貌話潘安》等著作。

目前,鄭州轄區內詩詞宣傳硬件設施建設取得較大進展,街區、景區、公共場所詩墻、詩林、詩詞大院建設進一步完善。鄭州市所轄縣(市)已創建“中華詩詞之鄉”兩家。

同時,鄭州園博園、植物園、森林公園、黃河濕地公園、金水河風景區等都制作建設有詩詞牌、匾及詩聯雕塑。詩詞進景區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發揮了積極宣傳作用。

風雨砥礪春華秋實,三十年恰是風華正茂。鄭州詩詞“兩會”已逐步形成“貼近時代講政治、健康向上有溫度、團結和諧凝聚強、踴躍創作精品多”的良好局面。

“熱土涵清韻,高吟出俊賢。”李剛太、張清華、邵中秋、賽有才、張倫、莊久昌、孫福松、王守安、陳振忠、陳文央、王全忠、段安仁、高振華等30多位七十歲、八十歲以上的老干部、老軍人、老教師出版了個人專著。有28名會員榮獲“新時代有追求有作為文化老人”光榮稱號。

“萬里山河詩意健,神州敢寫大風流。”這些新時代有追求有作為的老黨員老干部老詩人,用堅定的理想信念、扎實的詩詞功底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將一篇篇優美的詩詞篇章獻給了這個時代,在默默奉獻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成為鄭州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樊延峰)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宁县| 调兵山市| 昭觉县| 曲阳县| 儋州市| 温宿县| 邢台市| 汾阳市| 和龙市| 天镇县| 卢龙县| 道孚县| 阜新市| 外汇| 霍邱县| 土默特右旗| 金门县| 临湘市| 田阳县| 波密县| 宣威市| 来凤县| 泰宁县| 和林格尔县| 拉萨市| 四川省| 华蓥市| 岑溪市| 郎溪县| 望都县| 敦煌市| 托克逊县| 永新县| 旌德县| 石河子市| 枣强县| 丹凤县| 建宁县| 昭通市| 卢氏县|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