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烏茲別克觀選記丨觀察團專家:會按已確立的規劃方向前進
【編者按】
12月5日,烏茲別克斯坦總統選舉結果出爐,米爾濟約耶夫以88%的得票率當選。在執政達25年的“政治強人”卡里莫夫逝世后,該國迎來了第二任最高領導人。澎湃新聞應邀作為大選國際觀察團正式成員,全程參與了該國選舉的觀察活動,并對同行的上海社科院黨委書記于信匯進行專訪。作為中國觀察團的代表,于信匯親身融入大選各環節,所見所想,待與國內的讀者交流。

澎湃新聞:對于此次選舉活動,西方可能會戴上“民主”的有色眼鏡來評價。以您的觀察,烏茲別克斯坦此次的民主選舉進程有何特點?
于信匯:此行觀察下來,選舉的整體進程是規范而有序的。
從前期準備情況來看,包括選舉前各黨候選人的產生、候選人執政理念的闡述都可看出,選舉準備工作充分而客觀,程序設置公開公正。
從選舉日當天來看,民主過程秩序井然。首先,民主選舉已成為烏國內政治生活的常態,從2014年的議會選舉到2015年的總統選舉,再到今天的大選,人們對選舉已熟知。其次,從投票情況來看,烏國民整體素質水平較高,對重大政治事件的參與態度積極。最后,通過進一步觀察,我們發現,選民投票意愿沒有被其他勢力影響,選民有各自的選擇,也懂得行使自身權力。因此,可以說此次選舉是成功而規范的。
澎湃新聞:外界此前擔心烏國內出現權利真空的情況,而如今烏成功實現權力過渡,這體現了怎樣的政治智慧?
于信匯:從卡里莫夫去世到新總統選舉的過渡期間,烏國內社會總體穩定。其主要原因為,烏國內各方力量希望實現社會穩定、經濟騰飛的愿望是一致的。突發事件后國家有序運行,是人心思穩、思發展的表現。而未來的發展是否能按照選民的意愿和執政黨所允諾的治國理念進行,仍然值得觀望。我相信新一屆政府能處理好各種關系。
在和烏總統戰略所所長的交談中,我得到些許啟發。烏國獨立后,人民見證國內發展,感受發展帶來的影響,對未來的期許較高。在當今情況下,烏國發展應該會按已確立的規劃方向前進,在沒有太大外部干擾前提下,前景值得期待。
澎湃新聞:您在觀選過程中是否對當地經濟發展有所觀察?
于信匯:烏國經濟還在積極發展當中。從有關方面提供的數據來看,該國經濟運行局勢良好,經濟結構也在做出相應調整。
目前烏的經濟結構正由原先簡單依靠農業和自然資源調整為包括工農服務業在內的健全的現代化經濟結構。但由于基礎薄弱,其發展過程中遇到諸多困難。例如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外部不利因素,國際市場需求不足等。
俄羅斯本是烏的主要出口國,俄的現狀對烏本身經濟的發展帶來制約。2010年前,烏每年棉花產量80%以上出口俄羅斯,2015這一數據比重僅為6%,所以烏也在做積極調整。在前蘇聯時期,產業按地區分工,烏國內沒有汽車工業。而如今從引進、吸收、消化、創新,到現在向十幾個國家出口烏產汽車,這種巨大的進步讓我對其經濟發展持相對的樂觀態度。
澎湃新聞:對中國而言,最重要的問題是,大選后烏的對華關系是否會發生變化?
于信匯:中烏兩國領導人確立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兩國雙邊關系的基礎。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項目倡議以來,烏給予了高度評價并積極參與。兩國民間交往頻繁,并在基礎設施、產能合作、經貿方面均有合作。
烏總統戰略所所長也提及,米爾濟約耶夫做代總統時就曾明確表示,烏方將堅持原有對華政策,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支持亞投行工作,兩國在外交上有相同觀點,中烏將堅持維護中亞長期穩定?;诖耍蚁嘈?,大選后的烏政府會秉承兩國領導人確立的基本原則,繼續推進兩國關系。
此外,中烏在上合組織框架內也是重要伙伴國。上合組織秘書處在北京,反恐中心設在塔什干,足以說明兩國在上合組織中承擔的重要作用。
我們希望烏在未來發展中更加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加強國際合作,打擊三股勢力,保持局勢穩定,經濟發展。同時,也期待烏未來進行改革,消除經濟發展和在國際合作中的不利因素。具體而言,希望烏盡快對金融管理、貨幣政策等做出積極調整。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