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參與偵破多起重特大電信詐騙,上海警察韋健當選年度法治人物

從警22年,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九支隊支隊長韋健從國內小案,到國際合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案,從與犯罪分子一次次隔空較量中吸取經驗,成為了一名反電信網絡詐騙專家。
僅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他參與指揮偵破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達600余起,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超過兩億元。
12月4日,全國普法辦、司法部和中央電視臺主辦的“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CCTV 2016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活動”揭曉,韋健因其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領域的突出貢獻,榮膺全國十大法治人物。
自稱是被“騙”出來的專家
從最初接觸電信詐騙犯罪時的門外漢,到如今的公安部特邀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專家,韋健笑稱自己也是個被“騙”出來的專家,“最開始我也走過不少彎路,好多次被騙子牽著鼻子跑。”
電信詐騙出現在2000年前后,最初的形式是“某某公司舉行慶典,您的手機號被幸運抽中二等獎,請與某某電話聯系”, 騙子往往假冒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知名公司,全國各地被害人都給這些城市的公安機關報案,有時電話從早上8點一直接到下午6點。
2001年,“軍令”交到了偵查員韋健手上。剛剛涉獵該領域時,韋健曾多次遭遇失敗。這種利用移動通信和網絡實施詐騙的全新犯罪,在犯罪手法、組織模式上與傳統詐騙犯罪完全不同,偵破上也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
領導建議他,“別急,先解剖一只‘麻雀’看看。”韋健沉下心來,對電信詐騙的整個流程進行分析,回訪數十個被害人,詢問每個人的被騙過程,并在此基礎上尋找突破口。
電信詐騙特殊,特殊在于從來沒有一類偵查像電信詐騙犯罪那樣,對偵查員的知識結構有那么高的要求,不僅要有法律知識,更要具備現代電信服務、網絡傳輸、銀行資金流轉等多方面的知識。
韋健在失敗中不斷學習。他先是找通訊工程師學習,但不行,因為“白的不研究黑的”。他又向銀行工作人員學習,向電腦專家學習,甚至向犯罪分子學習,向他們請教怎么“鉆空子”、“打擦邊球”。
為了應對犯罪分子不斷升級的作案手法,韋健學習的腳步從沒停過。多年來,他研究各類騙局,與犯罪分子隔空較量。“與電信詐騙較量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學習和摸索的過程。打擊防范電信詐騙,既要向好人學習,也要向壞人學習。”他說。
一年參與偵破600多起電信詐騙案
“如果一起電信詐騙案,被害人和嫌疑人都在上海,那才是運氣太好了。”韋健說,騙子大多是異地作案,前些年是在國內異地作案,現在是在全球異地作案。辦案就意味著不斷出差。
每年他近一半時間在出差,最多的時候,一年出差超過200天。僅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他參與偵破的電信詐騙案就超過600起,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逾兩億元。
出差,異地辦案,需要其他部門的協助。2004年韋健到深圳出差,為了調取資料,他連續三次到某個部門商請協助。每次接待他的都是同一個人,此人覺得韋健的到來給他添了麻煩,顯得很不耐煩。韋健一則年輕氣盛,二來也是好多天跑下來有些心急,一時沒忍住和對方發生了爭執。
那次韋健在深圳待了兩個多月,終于逮住了犯罪嫌疑人。湊巧的是,犯罪嫌疑人窩點就在那個接待人員家的附近。當民警在街道上抓捕時,那人正好在現場附近。他看到韋健和所有在當地堅持工作的上海刑警很是感動,“沒想到你們還在深圳,我以為隨便弄點東西打發你,你就會知難而退。沒想到你們堅持了那么久,而且還抓到了人。以后有什么我能做的,盡管來找我!”
韋健時不時還要出境辦案。作為公安部專案組成員,2010年12月,他赴菲律賓偵辦“11·30”電信詐騙團伙案。到了菲律賓,眼見離圣誕節沒幾天了,韋健和專案組的偵查員們用盡使領館、華僑等各種各樣的資源,雇了當地的司機天天加班辦案,就為了趕在圣誕節前查出眉目來。沒幾天,當地司機不肯干了,多給加班費也不肯干。他還說:“華人勤奮我見多了,可是沒想到中國警察干活這么拼命!”
依靠拼腦力、拼體力、拼毅力,專案組最終大獲全勝,并經過司法程序,于2011年2月3日將24名犯罪嫌疑人悉數押解回國。凱旋沒多久,韋健又接公安部調令,隨隊前往印尼、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偵辦“3·10”電信詐騙團伙案。這次辦案持續到6月26日,抓獲的犯罪嫌疑人高達598人,創下前所未有的記錄。
工作上的付出,背后是對家人的虧欠。韋健妻子每年的新年愿望都是來年丈夫出差的日子能少于100天,這個愿望一直沒有實現。女兒雯雯參加“平安衛士”評選活動,上臺前告訴主持人,她爸爸這個專家是“專門不回家”。可真上了臺,雯雯并沒有提這句話,而是對全場說:“我覺得我爸爸很辛苦,很了不起,希望大家投他一票。”站在邊上的韋健沒能忍住眼淚。
將案件扼殺在源頭
就像貓要躲在黑暗中對老鼠展開突擊一樣,刑警的職業特點決定了不能曝光形象。但是為了提高防范宣傳的效果,韋健甘愿成為“名人”,還利用各種媒體開展防范宣傳。
受眾會在上視“夜線約見”里看到他,在央視打擊防范電信詐騙的新聞專題中聽到主持人與他電話連線,在網站、報紙見到他對各種類型網絡電信詐騙手段的防范提示,聽到《刑警803》廣播劇“刑警小貼士”欄目中他的聲音。
2011年,他就以“刑警803韋健”的名字注冊了新浪微博,是加V認證的,簡介是“一個默默維護上海社會治安穩定的普通刑警,一個始終活躍在打擊侵犯人民群眾財產利益犯罪一線的工兵”。截至2016年12月,“刑警803韋健”微博有粉絲7200多人,微博數1400多條。博文中主要是打擊和防范電信詐騙的信息,微博的粉絲有提問的,甚至求助的。

除了在受眾中進行宣傳,韋健還有一個夢想:成立一個平臺能夠整合所有打擊電信詐騙的資源,全社會齊心合力,讓警察不再孤軍奮戰。
2016年7月17日,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正式成立。作為中心負責人,韋健激動萬分。“這是一種巨大的變革,也是上海公安、刑偵改革的‘風向標’。”韋健介紹道,上海的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全國一流、功能最強”,不僅在于它能夠打破銀行、通訊行業之間的重重壁壘,實現涉案資金的及時凍結和違法賬號、手機的及時封堵,還能主動進攻,通過整合各種情報資源,建立大數據分析研判機制,通過深度研判、比對,提煉形成指向明確的行動型線索,組織開展精確打擊行動。
針對2016年以來多發且對市民群眾信息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手機木馬短信詐騙和假冒QQ、微信熟人詐騙等犯罪類型,該中心在廣泛進行案件匯總和情報梳理的基礎上,牽頭有關職能部門,前往此類犯罪主要輸出地開展駐點偵查,已將更多的案件扼殺在源頭。
韋健在采訪時表示:“我們是在跟犯罪嫌疑人賽跑,這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挽回被害人經濟損失。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一刻不停,我們就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