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逃不脫電子產品的現在,兒童防藍光眼鏡有用嗎?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走進了千家萬戶,使得我們可以足不出戶的工作、學習、娛樂。甚至兒童都是電腦和智能手機的長期使用者,兒童啟蒙教育越來越早,越來越多的教育培訓資料都是以電子化課件或者是APP的形式出現,出現了電子產品使用者低齡化的趨勢。然而,科技也是把雙刃劍,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傷害。手機、顯示器、平板電腦等屏產品所釋放的高能短波藍光,成為損害人眼健康的罪魁禍首。
何為藍光?
藍光并不是指藍色的光,而是波長為380-500納米的高能量可見光,是可見光中能量最強的光。藍光是可見光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界本身沒有單獨的白光,藍光與綠光、黃光混合后呈現出白光。綠光與黃光能量較小,對眼睛刺激較小,藍光波短,能量高,能夠直接穿透晶體直達眼底視網膜上。
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會發出藍光呢?
各類電腦、電視機屏幕、節能燈、照相機閃光燈、浴霸的光線等各種新型人造光源及太陽光發出的可見光中都含有大量的不規則頻率的短波藍光。
據研究表明:藍光可以穿透角膜、晶狀體到達視網膜,先引起光感細胞死亡,且加速黃斑區細胞的氧化,引起視網膜黃斑變性,繼而導致視力逐漸下降甚至完全喪失,而這種傷害往往不可逆轉。高能藍光的損害作用是一個連鎖反應,它對眼睛的損傷是逐漸積累而形成的。就算不直視光源,時間長了也會對眼睛造成傷害。除此之外,藍光還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打擾睡眠。

藍光對兒童危害更大
由于兒童及青少年正處于人類視覺系統發育的敏感期,晶狀體還沒有發育完善,人眼的晶狀體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慢慢變黃,而黃化過程有助過濾藍光。但是,由于嬰幼兒晶狀體非常清澈,所以無法像成年人一樣對藍光進行有效過濾,直接穿過角 膜和晶狀體到達視網膜,他們更容易受到藍光的傷害。 此外,藍光射入眼球的數量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比例。一般來說,0至2歲,約70%至80%;2至10歲,約60%至70%;60至90歲,約20%。由此可見,藍光最大的危害往往發生在人生命最初的階段,因此嬰幼兒父母需要謹防藍光可能對嬰幼兒眼睛健康造成的傷害。
如何防護?
專用防藍光眼鏡隔離紫外線與輻射過濾藍光,適合在看電腦或者電視時用,可以大大減輕藍光對眼睛的刺激。另外,兒童在使用電子產品時,可以預先在手機、平板電腦的屏幕端加貼防藍光保護膜,或者佩戴具有專業防護能力的防藍光眼鏡。
0-2歲的兒童不宜使用電子數碼產品,2-6歲以內的幼兒每次使用時間不應超過20分鐘,一天累計以不超過1小時為宜。
嬰兒房內的燈光不宜過亮,避免寶寶的眼睛受強光的直接刺激;避免寶寶在燈光下睡覺;到室外曬太陽時要戴遮陽帽或背對太陽以免陽光直射眼睛。多食用富含葉黃素的深綠色蔬菜,因為葉黃素多見于菠菜、甘藍等深綠色蔬菜,是很好的抗氧化劑,可有效保護視網膜。
如何選擇防藍光眼鏡?
目前市面上的防藍光眼鏡,一種是在鏡片表面鍍一層可以反射短波藍光的膜層,從而實現防護功能。這種鏡片大約可以阻斷15%至35%的有害藍光。由于鏡片本身是無色透明的,所以日常配戴較為美觀。唯一的不足就是鏡片表面會有較強的反光。另一種是通過滲透的方法把色素滲入鏡片材料中,由色素來吸收藍光。這種鏡片的防藍光效果要優于膜層反射鏡片。但鏡片本身有淡黃底色,美觀度稍差。對于青少年兒童而言。如果是視力良好的,可以選擇滲色原理的鏡片;只需要戴平光的防藍光眼鏡并且僅在使用電腦、手機、Pad或者靠近LED光源時配戴,平時可以摘下。如果本身已經戴眼鏡,則建議配鏡片時選用反加防藍光膜的鏡片,可以平衡日常戴鏡時的美觀度和防藍光性能。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