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圳衛健委公眾號被投訴低俗引熱議,媒體:不妨多一點寬容
近日,深圳市衛健委旗下微信公眾號“深圳衛健委”被網友投訴低俗博流量一事引發輿論熱議。
10月26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給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留言稱,某些醫療機構的微信公眾號使用低俗標題吸引眼球博流量,建議整改。
12月5日,深圳市衛健委回復網友稱,“深圳衛健委”微信公眾號后續會適當收縮開放的推文尺度,保持專業、中性、客觀的風格。誠懇傾聽各方的批評意見,在宣傳上做到雅俗共賞、老少皆宜,使衛生健康傳播為更多的用戶所接受。此外,深圳市衛生健康委表示,也會溝通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切實做好宣傳工作,把握正確價值導向,積極傳遞正能量。
對此,不少網友并不認同公開投訴中所指稱的“微信公眾號‘深圳衛健委’使用低俗標題吸引眼球博流量”。
《成都日報》官方微博“錦江快評”指出,全媒體時代做科普,要有趣、要有料、還要有一顆大心臟。
@成都日報錦觀 12月6日發布的“錦江快評”稱,“你明明在說醫學方面的事,但因為想要盡量直白有趣,就難免會讓一些人覺得不舒服甚至‘低俗’。很多時候,這是內容決定的,而與‘低俗’無關。嚴肅科普,不是板著臉教育,而是平等的交流,只要它不是以‘低俗’為目的,就不應該被簡單粗暴地如此定性。大家都是理性的,每個人也有自己判斷的標準,只是不同年齡、背景與經歷的人,判斷的標準不一樣,能夠接受的程度也有不同。如果忽略了這種不同,以自己的這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事情,并希望這些事情都能夠符合尺子的長度,那實在讓人感到遺憾。”
同一天,鈞正平工作室官方微博@鈞正平 發布“鈞評”稱,對敢創新的政務新媒體不妨多一點寬容。
微博@鈞正平 認為,“一定要給那些認真運營的政務新媒體以創新空間。創新意味著對陳規的突破,難免會存在一些失誤和爭議。政務號當然要避免‘翻車’,但更重要的衡量標準是有沒有發揮出正面作用。如果一個賬號履職出色的同時也憑借個性的內容深受網民喜愛,那這樣探索無疑是值得肯定的。政務新媒體運營不易,輿論對其也不妨多一些寬容,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互聯網+政務服務’才會真正迎來百花齊放、各顯其能的繁榮局面。”
澎湃新聞6日刊發的《馬上評|網友力挺深圳衛健委公號,包容是包容者的通行證》一文則認為,“我們對政務公號的活潑、開放、出圈,本就應該持包容和鼓勵的態度。”
文章稱,“一些人就認為,政務賬號就應該是一本正經的,在傳播專業知識的時候就應該是嚴肅的,甚至是端著的。但問題是,如果這樣的宣傳無法引起讀者的興趣,點擊量寥寥無幾,無法抵達廣泛的、真實的民眾,又有多少實際意義呢?近年來,不少政務賬號就是因為太過端著,結果活生生把自己做成了僵尸號,除了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并沒有發揮應有的價值。”
文章同時肯定了政務賬號活潑的表達方式:“而用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要傳達的信息傳遞出去,這就是努力作為,是深入貫徹‘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方針的體現。需要認識到,世俗不等于低俗,俗氣未必影響正氣,和民眾打成一片、面對面地親切交流,才是最正確的姿態。”
廣東媒體《南方都市報》此前也分析道,微信公眾號“深圳衛健委”之所以“出圈”,是懂人心、說人話、做潮人。
《南方都市報》文章提到,“深圳衛健委”為何能走紅全國?深圳市衛健委宣教處負責人王嶺認為,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需要推動衛生健康工作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實現全民健康,不是一件輕輕松松的事情,需要長時間持續努力,更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參與。這個過程中,需要借鑒大眾傳播中的新玩法,大膽探索更多市民喜聞樂見的宣傳手段,打造衛生健康傳播和政務宣傳的“深圳樣板”。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隨后,深圳市衛健委通過采取市場化用人方式,陸續挖來更多90后,建立了一支6人的內容團隊,包括寫手、編輯、設計、創意策劃等,從2018年起,完全依靠自有團隊獨立運營。“網感強”、“腦洞大”、“文筆好”是團隊成員必備的“硬核”素質,他們當中大部分有傳媒背景,要么做過記者,要么在媒體實習過。
截至2021年9月,“深圳衛健委”公眾號關注人數已突破1300萬,是全國政務新媒體中的“千萬級大號”,其運營團隊也入選“廣東省政務新媒體十大優秀團隊”。王嶺說:“如今我們發一篇推文,10萬+只能算合格,20萬+已經是日常,最高閱讀量達到了773萬+。”
12月5日晚,一網絡平臺發起投票《深圳衛健委公號被投訴低俗,你怎么看?》,列出“你覺得深圳衛健委公號的內容低俗嗎?”“你怎么看待舉報者這一行為?”“深圳衛健委要收縮推文尺度,你支持嗎?”三個問題。
截至6日18時許,已有超15.5萬人參與投票。其中,超過70%的投票網友認為“深圳衛健委”微信公眾號“內容不低俗,科普內容活潑生動”,超過70%的投票網友認為“深圳衛健委”微信公眾號“沒必要讓步,一個活潑的官方賬號很難得”。
如今,宣布將“適當收縮開放的推文尺度”后,微信公眾號“深圳衛健委”具體將如何調整?
有知乎網友另辟蹊徑,提出建議稱,“深圳衛健委應該創立一個‘馬甲’或者‘小號’,將‘官方號’跟‘小號’分開”。深圳衛健委可以創立‘鵬城小衛’類似的號,甚至可以將其擬人化,創建一個卡通人物形象,向公眾進行尺度較大的科普工作等。官方號注重做新聞和信息發布,嚴肅性質的;‘小號’則可以活潑一些,官方號不太好說的話,不太好下的標題則可以完全交給小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