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歷史照亮未來:古巴在培養各年齡段政治人才,將延續中古友好
作為拉丁美洲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中古關系深遠深厚。作為領導古巴革命傳奇斗士,菲德爾·卡斯特羅所領導的古巴革命政府自成立伊始到他離世,都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古巴首都哈瓦那擁有拉美地區最大最古老的中國城。在哈瓦那大學上學期間,卡斯特羅經常去唐人街吃“雜碎湯”,因為“又便宜又好吃”。后來,卡斯特羅自己也學會了做中式菜肴,糖醋魚就是其中之一。他熟悉中國人的傳統民風,在他眼中,中國人“聰明”、“勤勞”、“勇敢”、“守紀律”、“承受能力強”。
1959年1月,卡斯特羅領導古巴革命取得勝利。1960年9月古巴發表的第一個《哈瓦那宣言》就是同臺灣當局斷交,并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系。
對于未來路更長的中古關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張森根教授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指出,卡斯特羅去世之后,經濟上,古巴會進一步推進國內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古之間的經濟發展也會朝著既定的方向穩步前進;政治上,由于卡斯特羅和弟弟勞爾都早已經對國內的政治權力機構進行了安排,各個年齡階段的政治人才也都在培養,會繼續延續之前與中國發展的友好情誼,國內建設的步伐有可能走得更快一點;中古之間在文化、語言和人文交流方面,也會繼續不斷擴大范圍和領域,為中國培養了解拉美地區文化的人才而進一步助力。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副主任牛海彬也表示,卡斯特羅逝世對古巴政壇的沖擊一定會在可控范圍之內。勞爾·卡斯特羅已實際執政多年,現政府對華關系也很友好,這種關系不會隨著卡斯特羅的離世而輕易改變。
毛澤東著作是“來自中國的糧食”
在卡斯特羅的自傳《我的生活》中,他直言,“在世界最偉大的政治戰略家中,在古往今來所有的軍事領袖中,你一定不能漏掉毛澤東”。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毛澤東的“游擊作戰十六字秘訣”,中國人不會陌生,在馬埃斯特臘山打游擊的古巴起義軍心中,它同樣不陌生。
卡斯特羅曾談道,在他打游擊期間及早年率領起義軍時,他和戰友們都十分景仰毛澤東。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給了他戰略戰術經驗的啟發:他要求司令部將毛澤東關于游擊戰和人民戰爭的著作油印成小冊子,下發到各部隊,讓廣大指戰員認真學習。毛澤東的著作被起義軍稱為“來自中國的糧食”。
1959年,贏得勝利的古巴革命新生政權開始處于美國發起的經濟封鎖制裁之下,這項封鎖至今沒有解除。
1959年7月,中國政府貿易代表團訪古,雙方簽訂了系列貿易、文化、科技雙邊協議。根據協議,中國購買50萬噸古巴原糖,古巴從中國進口大米和日用消費品——中古之間開啟“蔗糖換大米”的歷史。這對古巴國內因美國經濟封鎖而引發的困難起到了一定緩解作用。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爆發后,毛澤東發表聲明:堅決支持古巴,反對美國的戰爭挑釁,聲援卡斯特羅。
在中國軍事博物館里,陳列著一把一把美國M1911A1式手槍,上面用西班牙語刻著毛澤東的名字。這是1964年春,中國駐古巴首任大使申健回國時受卡斯特羅委托轉交給毛澤東的,而這把手槍也是從“豬灣事件”雇傭軍手中繳獲的戰利品。
1993年12月26日,紀念毛澤東百年誕辰那天,卡斯特羅來到中國駐古巴使館,與參加活動的全體人員用中文高唱了《東方紅》。結束后,卡斯特羅風趣地說,如果這次不會唱,可以原諒;但下次,就不允許了。
適時調整對華政策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中蘇關系破裂后,中古關系經歷低潮,但到上世紀80年代,中古關系又開始回暖。
古巴哈瓦那大學前任校長、古中關系學者魯文·薩多亞對新華社指出,兩國早期主要發展的是政治關系,自上世紀80年代晚期開始,經濟關系在雙邊關系中開始呈上升勢頭。
20世紀80年代以來,卡斯特羅調整外交政策,與中國修好。特別是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古巴一夜之間失去了其主要產業——蔗糖的絕大部分出口市場,糧食、石油等重要物資也斷了來源。
由于沒有石油,在古巴耕地、收割用的拖拉機等機器裝備大多廢棄,交通也成了大問題,古巴不少城市街頭甚至出現了牛車。
卡斯特羅于是決定從中國進口自行車,同時利用中國提供的貸款創辦自行車廠。1990年代初,古巴從中國進口了50萬輛自行車。中國的永久牌、飛鴿牌和鳳凰牌三大名牌自行車出現在哈瓦那的大街小巷。隨后的幾年里,自行車成為古巴人上班上學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1995年、2003年,卡斯特羅曾兩次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習近平曾帶去辣木和桑樹
卡斯特羅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稱為“深受古巴人民愛戴、也贏得中國人民尊敬的古巴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締造者”。
在卡斯特羅看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一直為他所關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國際影響的提升也令人欽佩。
2008年后,卸下治國理政重任的卡斯特羅鮮少露面,潛心研究生物學。最近幾年伴隨卡斯特羅出鏡最多的就是他家中的一片植物園。退休后的卡斯特羅仍掛心古巴糧食生產,他希望優良的種子帶來高產的糧食作物以改善古巴民生問題。
2011年,習近平訪問古巴。在新的形勢下,習近平仍然強調了中古長期友好的方針;同時,深化兩國各領域合作,推動中古互利友好合作關系不斷取得新發展也成了中古之間的重要共識。
在習近平與卡斯特羅會面期間,兩人談到優良糧食種子的培育問題。而就是在習近平訪問古巴1個月后,中國農業部長韓長賦訪問古巴,并與卡斯特羅會面。
2011年12月,韓長賦在會見古巴部長會議副主席卡布里薩斯時提到,中國將在古巴建設辣木、桑樹、水稻、果蔬等農業技術實驗示范基地,聯合開展辣木、桑樹開發利用的科研工作。
2014年,習近平再次造訪古巴并與卡斯特羅會面,這次習近平特意帶去辣木和桑樹種子。卡斯特羅邀請習近平參觀了他的植物園,并告訴習近平,辣木和桑樹正在古巴推廣種植,這有助于解決糧食和牲畜飼料問題。
今年9月,赴古巴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專程看望了卡斯特羅,兩人暢談兩個小時。在談到中國時,卡斯特羅表示,中古友誼深厚,他欣喜看到中國取得的成就;與此同時,卡斯特羅也表達了中國和俄羅斯能夠共同致力于世界和平的看法,他說,在經濟和社會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維護世界和平、增進各國友誼是中國最重要的任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