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國阻撓中企收購德國科技企業愛思強,中德企業均拒絕放棄
一家中資企業和一家德國企業的戀愛,會不會將被“橫插一腳”的美國強行拆散?
據德國之聲網11月19日報道,引起巨大爭議的愛思強(Aixtron)收購案有了新的進展。德國科技企業愛思強在11月19日晚宣布,負責外資審查的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以國家安全擔憂為由,要求愛思強放棄該交易,同時建議奧巴馬不要批準該投資,奧巴馬有15天時間作出決定。
據德國之聲報道,截至目前愛思強和福建宏芯基金都對美國要求放棄交易的建議表示拒絕,而表示希望找到解決方案,完成收購。愛思強方面稱將與福建宏芯基金一起繼續地在談判中尋找辦法,打消美國方面的安全顧慮。
為何美國能阻撓中德企業的事?
2016年7月底,中國福建宏芯基金向愛思強發出了6.76億歐元的巨額收購要約。該要約得到愛思強管理層的支持。9月初,德國經濟部審查通過了該收購。收購協議中規定,愛思強的主要高管仍延續現有人員,福建宏芯基金繼續支持愛思強的新技術和產品研發,所有技術和相關知識產權仍然歸愛思強所有,中資僅將獲得6個監事會席位中的4個。
在2016年10月下旬,德國經濟部撤回了對中資收購愛思強的批準令,表示將對收購案重新進行審核。德國經濟部承認,是在美國情報機構介入、稱愛思強的產品也可以有軍事用途后,才對這樁收購案亮起紅燈的。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主要由政府部門和情報機構代表組成,如商務部、司法部和中央情報局。它有權審查任何可能影響到美國國家安全的交易,并且提出減輕這種影響的方法,或是建議總統阻止交易。雖然愛思強的交易不涉及美國公司,但愛思強本身在美國有相當廣泛的業務,如果美國不批準,它就將失去這個市場。
中企收購外企或將更困難?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21日報道稱,這并非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首次干預阻止涉及中國企業的交易。今年,由于該委員會的反對,荷蘭科技公司飛利浦終止了將其位于美國的照明公司Lumileds出售給一家中國支持的私募股權基金的33億美元交易。
《金融時報》稱,此舉突顯出這種擔憂:一旦唐納德?特朗普入主白宮,獲得美國對跨境收購交易的批準將變得更為困難,尤其是涉及中國企業的交易。這名候任總統承諾很可能將以所謂的“不公平貿易”和“匯率政策”為由懲罰中國。
就在11月16日,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向國會提交了年度報告,聲稱中國國有企業對美國企業的收購“可能會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這份報告建議國會通過調整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職責,使其可以禁止中國國有企業在美國展開收購。
路透社11月16日報道稱,如果這一建議獲得國會采納,實際上會全面禁止中國國有企業收購美國企業。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曾在10月28日表示,中國政府一貫鼓勵中國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在遵守當地法律的基礎上開展對外投資合作。中方也希望有關國家為中國企業投資提供公平環境。
11月2日,在中國商務部召開的例行發布會上,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表示,中國對德投資雖增長較快,但總量依然不大,德國一些政府官員和民眾擔憂中國企業赴德投資并購會把德國的技術和工作崗位轉移走是不必要的。很多中國企業在德成功并購案例均證明了這一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