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大中華地區最大的古書博覽會在香港舉行,收藏珍品難得一見

澎湃新聞特約記者 李子歸
2016-11-20 13:25
來源:澎湃新聞
? 翻書黨 >
字號

第五屆香港古書博覽會于11月18日至20日連續三天在香港中環的海事博物館舉辦。二十六家來自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丹麥、奧地利、澳大利亞、美國以及香港本地的古書商齊聚一堂,展示珍本書、地圖、影集、畫冊等出版物,吸引了大量收藏家、古書愛好者和學者到場參觀、交易。

這屆博覽會的主題為“印刷中的中國(China in Print)”,展品亮點包括:1760-1770年天主教修士為乾隆皇帝在法國特別定制的系列銅板畫《平定西域戰圖》;1851年印制的彩色石印港島及域多利城遠景圖;1852年由倫敦傳教會在上海建立的出版機構“墨海書館”印刷的第一版中文《新約全書》;體現民間對中英鴉片戰爭想象的系列水彩畫冊;1897-1901年上海字林洋行旗下出版的一種已知的最早印行于中國的運動報刊《賽勝獵報(Sports and Gossip)》;以及1967年12月由毛澤東親筆簽名,致送阿爾巴尼亞友好訪問團的英文版初版《毛澤東語錄》。這些珍貴的出版印刷品,見證了上至明清、下至當代,中外交流沖突的種種歷史性時刻,珍貴而又具有高度的學術研究價值。

博覽會上,古書收藏專家鐘芳玲女士熱情為到場愛好者和藏家導賞,圖為鐘女士與董橋先生

《新約全書》:中文印刷進入機器生產時代的開端

鴉片戰爭帶來的中西關系巨變,是墨海書館得以在中國建立的背景,英國古書商Bernard Quaritch帶來的第一版墨海書館《新約全書》,在出版史上有濃墨重彩的一筆。當逡巡于東南亞各地的傳教士終于得以憑借條約進入中國傳教,倫敦會傳教士麥都思也動身撤離巴達維亞布道站和印刷所,1843年,他來到了上海。櫥柜木匠出身的偉烈亞力(Alexander Wylie, 1815-1887)加入之前,墨海書館印制的書籍主要依靠鑄造和雕刻混合的中文活字印刷及傳統的木雕版印刷。這也是不得已的辦法:開埠初期,上海缺乏石印所需的石材,而英國領事規定離開租界必須當日返回,也限制了調查周圍山區資源的活動。墨海書館早期技術的產量和效率,已經不能負擔在中國本土公開傳教的需求,因此麥都思在1845年底向倫敦會報告修訂圣經《新約》的進度,并請求幫助。倫敦會得到圣經公會1000英鎊的資助,將生產效率更高的滾筒印刷機和招募的印工派往上海,而這名印工,就是后來成為墨海書館主任的偉烈亞力。1847年4月初,偉烈亞力一行帶著滾筒印刷機從利物浦啟程,經過近5個月的海上航行,終于來到了墨海書館。1852年,由這部滾筒印刷機印制的第一版《新約圣經》終于問世。

這本薄薄的書冊,呈現的是十九世紀以來,以馬禮遜、麥都思等人為代表的基督教傳教士為了宗教信仰的傳播,不斷嘗試,突破東西方語言和印刷技術的壁壘,而凝結成的結晶。研究基督教中文出版事業的蘇精教授稱,墨海書館《新約圣經》的印刷,是中文印刷進入機器生產時代的開端。

墨海書館1852年初版《新約全書》(右),及1855年再版

Sport and Gossip:被遺忘的傳奇

英國皇室認證的股東書商Maggs Bros. 已經營了一百五十余年,在去年他們從倫敦Berkeley Square附近的舊址搬遷到現址Curzon Street時,在地下室的藏品之中發現了一批清末出版于上海的英文賽馬娛樂周刊Sport and Gossip(中文或譯為《賽勝獵報》)。

對于熟悉近代上海和報刊史的學者來說,這份創刊于1897年1月的報紙并不陌生。英國牧師Darwent的晚清上海旅游指南中就已經提到過這份報紙。其創辦人Frank J. Maitland更是擁有傳奇人生的商人、新聞評論家和慈善家。根據學者涂傳飛考證,Maitland為元芳洋行創始人的侄子,并于1874年成為董事長。除了經營一般的洋貨、茶葉貿易之外,他在1891年成立了上海馬匹交易公司,將賽馬引進上海,更成為上海賽馬總會、上海業余馬戲團總會的董事。可見涉足出版業是其垂直整合商業策略的重要一環。

Sport and Gossip和字林洋行旗下的出版物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從1892年開始,Maitland即以筆名“Daybreak”在《北華捷報(North-China Herald)》上撰寫體育評論文章。從Sport and Gossip創立至1902年,《北華捷報》都相當頻繁轉引Sport and Gossip上的賽馬消息,而在《北華捷報》擔任過6年副主編的H. O’Dowd在Sport and Gossip成立之初即被Maitland邀請擔任主編。1903年,Sport and Gossip并入《上海泰晤士報》,并持續刊出至1944年。

這批合訂本包括1897年創刊至1901年6月的報紙,折射出新式傳播媒體如何培養上海最早一批熱愛賽馬的讀者,見證了近代上海賽馬運動興起和馬匹交易市場的發展。據悉目前已被上海圖書館購入。

合訂本Sport and Gossip
Sport and Gossip報頭

流傳法國的乾隆軍功

自詡“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在首次平準噶爾后,即命宮廷畫師作畫紀念。包括郎世寧在內的三位耶穌會士和一位奧古斯丁修士,將圖畫發往巴黎,由銅版畫家柯升(Charles-Nicholas Cochin) 制成銅版畫。根據參展商Shapero Rare Book的專家介紹,銅版畫在制成之時被法國王室、貴族收藏了部分,另外一部分于1775年到達中國,作為清廷收藏和皇帝賞賜群臣所用,收藏在頤和園,毀于1860年的戰火。

這一套參展的銅版畫冊共有16幅,每幅寬半米,長度近一米,場面宏大,細節毫發畢現,人物生動傳神,體現著十八世紀晚期清代宮廷繪畫的風格和歐洲銅版畫制作技術的結合。

乾隆偉大的軍事首戰記錄(K’ien-Lung’s Magnificent Record of His First Military Campaign)

細節圖

除了有關中國近代歷史的展品之外,書商還展出了大明寶鈔、元代至元寶鈔雕版,“搖籃本”古書及不少具有獨特掌故的博物館級收藏珍品,如馬基維利《君主論》法譯本首版(1553)、卡爾馬克思題贈首版《資本論》 (1867)、希特勒題贈德文版《我的奮斗》(1925),喬治·奧威爾的經典小說首版《一九八四》 (1949),以及安迪·沃霍創作并簽名的毛澤東頭像等。香港古書博覽會是東南亞、大中華地區唯一的國際古書展,在紙書沒落的今日,可謂難得盛事。

大明寶鈔

至元通寶木雕版

(筆者蒙古書收藏界專家、作家鐘方玲女士介紹各參展商并帶領導賞,不勝感謝。部分數據由參展商提供。)

參考文獻:

蘇精《鑄以代刻:傳教士與中文印刷變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涂傳飛,《中國最早的體育報刊<賽勝獵報>考述》,《體育科學》36(2016):3,74﹣88。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上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西省| 安阳县| 锡林郭勒盟| 昭通市| 灵川县| 桐乡市| 东兴市| 策勒县| 内黄县| 成武县| 扶沟县| 雷州市| 兴业县| 南溪县| 景洪市| 太谷县| 凤山市| 阿勒泰市| 喀喇| 吐鲁番市| 兴仁县| 石河子市| 巩留县| 西和县| 蓬溪县| 宜章县| 福鼎市| 侯马市| 塘沽区| 弥渡县| 南雄市| 常熟市| 阳城县| 会宁县| 广河县| 顺昌县| 馆陶县| 九寨沟县| 灌阳县| 崇文区| 华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