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以為跑得越快越健康?想減肥就玩玩“超慢跑”

最近,“超慢跑”這個詞匯突然跳進了不少減肥人士、初跑者,甚至是精英跑者的視野之中。
那什么叫“超慢跑”?跑步難道不是越快越好?想減肥還要跑得慢?
當然,這種全新的“超慢跑”也有大學問,并不是你單純減慢速度就能看到效果的。如果你掌握了正確的方法,“超慢跑”可能會顛覆你單純跑步的觀念。

超慢跑這個概念其實已經有了近20年的歷史。
從事了20年超慢跑研究的福岡大學運動科學教授田中宏曉表示,“超慢跑的速度甚至可以慢到被快步走的上班族超越,這就是超慢跑。”
還是很抽象?那再換種說法,一般跑步時,你的呼吸比較急促而且想要說話時不是很輕松。而超慢跑的話,具體來說就是,能面帶笑容哼歌、聊天的跑步速度。
除了速度,慢速跑對于姿勢也有要求,因為它和平常的跑步姿勢有所不同。
據田中宏曉解釋,想像自己是木偶被線拉著,挺直身體但不要施力;利用手肘的力量,將手臂往后擺動;稍微抬起下巴,直視前方,視線自然往前看;骨盆上方略微往前挺,盡量抬腿。

近年來,跑步的熱潮已經風靡全球。但事實上,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跑步。
而“超慢跑”恰好就能為這些初跑者填補從不運動到運動之間的空缺。
“若是真的肥胖者,并且平日沒有運動的習慣,那么建議還是先從快走或者超慢跑開始適應。” 田中宏曉教授說,“這樣會在很大程度減小都膝蓋的傷害。”
當然,不只是初跑者,一些資深跑者也適合以“超慢跑”作為交叉訓練或者是休息時的補充練習。
田中宏曉教授曾對不少跑者進行跟蹤調查,發現在普通的跑步訓練中加入“超慢跑”訓練,反而提升了自己的成績。有實驗者甚至提升了超過半個小時的成績。

一到35公里左右的距離時,速度突然急劇減緩,許多選手因此無法再繼續跑。這是因為能量用盡,前半段的路程跑得太快,造成供給身體運動能量的糖類不足。
人體除了糖類,脂肪也能夠供給能量。打個比方,就像是能夠使用汽油、電力驅動的混合動力車一樣。
我們的身體從事激烈運動的時候,會使用糖類比較多;從事緩和運動的時候,會使用脂肪比較多。利用這樣的機制,就能夠讓身體主要消耗脂肪,將糖類保留到最后。

除了跑步,健步走也引領了一段時間的潮流,特別是當不少APP軟件開始風靡“運動步數”的時候。
然而,和健步走同樣速度的超慢跑,更可以消耗約2倍的能量。
這是因為使用的肌肉不同,超慢跑即便速度再慢,每一步都必須確實抬起大腿,此時使用到臀部、大腿前面的肌肉,還有從脊椎骨延伸到大腿骨,連接上半身與下半身稱為髂腰肌的肌肉。不管是哪一個,都是身體的大塊肌肉。
而據田中宏曉介紹,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前進時,左右其中一腳必須接觸地面的是健步走;前進時,左右雙腳有瞬間離開地面的是慢跑、快跑。
后者需在適當的時機活動髖關節與膝關節,使用到這些骨頭周圍的大塊肌肉,能量消耗量比較大。

想要提高最大氧氣攝取量,必須讓心臟承受一定程度的負荷。
除了體能稍差的人,日常的健步走難以達到這個負荷量。速度大概要增加到時速六公里才會有效果,但這樣的話,跑步反而比走路輕松。
因為快速走路會強制加大步伐,反而造成身體的負擔。而以走路速度跑步的超慢跑,就沒有這樣的缺點。
超慢跑不論跑多快,效果差異不大,不會突然增加身體的負擔,以相同的運動負荷增加體力,最后自然會變成慢速跑步。

更多專業跑步健身內容請關注本欄目微信號:sijiabenpao或搜索公眾號:私家奔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