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外交丨中國土耳其關系加速升溫,“時機已經成熟”

中國與土耳其關系日前加速升溫。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11月15日報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4日在安卡拉總統府會見外交部長王毅時表示,感謝中方在土國家安全處于關鍵時刻給予的堅定支持。土方愿與中方進一步深化安全執法和反恐合作,繼續加大相互支持對方維護主權、安全和穩定的努力。
此訪期間,與王毅舉行會談的還有土耳其總理耶爾德勒姆、能源部長阿爾巴伊拉克及外長查武什奧盧。在和耶爾德勒姆的會談中,王毅表示,中方贊賞土方承諾不允許在土境內發生損害中國安全利益的事情,希望土方在打擊“東伊運”恐怖勢力、管控“東突”反華分裂勢力方面繼續給予中方有力配合。
根據不久前由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邁克爾·辛格(Michael Singh)發表的報告稱,對于正在尋求伙伴的土耳其而言,相較于俄羅斯及伊朗,中國是更佳的選擇。
“土中關系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兩天之內,中國外交部網站對于王毅此番土耳其之行發布了7條消息。
在此之前,中土雙方已相繼成功舉行政府間合作委員會機制首次會議和外長磋商機制首次會議。
就在本月1日,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和土耳其在土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舉辦兩國企業貿易對接會,雙方共簽署36項貿易協議,合同金額近3億美元。
同樣是在本月7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系列新媒體產品落地土耳其;而據土耳其銀行監理署主席阿克班(MEHMET ALI AKBEN)表示,中國銀行可能很快將開始在土耳其開業。
來自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14日的消息稱,前往中國的土耳其代表團簽署了歷史性協議,計劃每年接納100萬名中國游客。
“一帶一路”、“中間走廊”、東西高鐵項目是王毅此番和多位土耳其高級官員會談中的高頻詞,而更為引人關注的是涉及彼此國家安全利益的表述。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報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與王毅的會談中對“中方在土國家安全處于關鍵時刻給予的堅定支持”表達了感謝。
而土耳其總理耶爾德勒姆同樣提到,土方愿與中方加強安全反恐合作,相互支持對方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穩定所做的努力,不允許在本國發生損害對方國家安全的事情。
對此表述,王毅予以贊賞。在與土耳其能源部長、中土經貿聯委會土方主席阿爾巴伊拉克的會談中,王毅再度表示,希望土方在打擊“東伊運”恐怖勢力、管控“東突”反華分裂勢力方面繼續給予中方有力配合,排除干擾,發揮潛力,使兩國務實合作順暢發展。
阿爾巴伊拉克回應稱,土中關系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土方從戰略高度看待土中關系,不會允許在土發生破壞中國穩定和安全的事,將繼續創造有利條件,使兩國各領域合作更加順利發展。
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昝濤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說,阿爾巴伊拉克身份重要,他不僅是中土經貿聯委會土方主席,對中土關系有直接影響,而且他本人還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女婿,與埃爾多安關系親近。
昝濤認為,中土關系的主流方向在過去五、六年來一直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尤其是近兩年來,兩國最高領導人多次會晤,達成了多項共識與合作意向,對彼此的戰略和利益訴求的認識也更加深化,兩國領導人都意識到筑牢彼此間政治互信的重要性。近來高層互訪頻繁,也是在這個趨勢和框架下發生的。”他說。
提升關系的時機已經成熟
中土關系走向深入并非一帆風順,“紅旗-9”遠程防空導彈的競標案便是一例。
土耳其政府曾經在2013年9月宣布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總公司以34億美元的標價成功中標,將為土耳其建設首個遠程防空和反導彈系統,但在2015年11月又撤銷向中國采購“紅旗-9”的合約,轉而自行研制。而購買中國防空和反導彈系統也曾經引起美國和北約的擔憂,理由是這些防御武器是否與北約防御系統兼容。
“這一事件凸顯了中土兩國加強軍事合作的障礙與其增長潛力一樣多。”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邁克爾·辛格在最近一份中土關系的報告中寫道。
但在他看來,盡管面臨不少問題,中土關系進一步提升的時機已經成熟。
就在最近,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11月15日報道,土耳其總理耶爾德勒姆當天在一場會議上表示,2019年大選前將不會舉行任何選舉,但將迎來關于修憲的全民公投。
過去數年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AKP)一直努力將土耳其實行近百年的代議民主制共和政體轉變為總統制。在今年7月15日的未遂政變后,這一步伐明顯加快。
7月中旬的未遂政變后,土耳其的內政外交都經歷了多重轉變。長期研究土耳其的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劉欣告訴澎湃新聞,在外交方面,土耳其與美國、歐盟等北約盟友因遣返流亡宗教人士費圖拉·居倫、人權、難民等問題而不斷爆發口水仗,關系全面趨緊。歐盟在11月初公布的年度候選國家報告中,對土耳其進行了嚴厲批評,并對此前與土耳其在難民問題上的合作進行了反思。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金良祥在日前舉行的“變局以來的中東形勢及中國中東政策”研討會上明確指出,土耳其轉為總統制或將是2017年中東地區最重要變量之一。
“(如果埃爾多安這樣做)與西方國家的緊張關系不可能消解。”辛格寫道,“而土耳其——如同美國的其他本地區盟友一樣——也擔心華盛頓對中東承諾的可持續性,特別是考慮到美國在敘利亞戰爭上的模棱兩可,以及俄羅斯的介入。”此外,美國侯任總統特朗普的外交收縮戰略言論同樣為未來美國中東政策的持續性留下一個疑問。
“盡管中土已經是密切的貿易伙伴,在安卡拉著眼于防范過分依賴美國,而北京瞄準提升對自身利益越發重要的中東地區在經濟、外交和軍事方面的合作之時,兩國可能傾向于深化關系。”辛格寫道。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李偉建告訴澎湃新聞,中國已明確大國外交的戰略定位,廣泛參與并積極構建多邊機制,具有更大包容性。在中東地區,盡管目前環境條件還不成熟,中國需要按照地區特點,超越教派和地緣上的沖突,專注地區治理、引領發展議題,尋找契合的抓手和著力點,推動地區穩定和發展,構建中國話語權,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11月14日,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發表了對王毅的專訪,題目是《中國外長:中土是“患難之交”》。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