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睢寧被查出今冬江蘇秸稈焚燒“第一把火”,環保廳通報全省
交匯點訊,雖然近段時間江蘇空氣質量持續向好,但千萬不可因此而沾沾自喜。因為除氣候、排放帶來的環境污染外,每年冬春季控制秸稈焚燒也進入嚴管期。今天,江蘇省環保廳通報今冬秸稈“第一把火”出現在了徐州睢寧縣,焚燒面積達到上千平方米。目前,省環保廳已通報全省。按照我省有關冬春季秸稈禁燒的相關規定,對于因焚燒或拋河引起嚴重污染的,將嚴肅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今日晚間,江蘇省環保廳通報,今冬秸稈焚燒“第一把火”出現在徐州睢寧。當天上午11時08分,省環保廳巡查組現場巡查發現,睢寧縣沙集鎮余圩村(N 33.87383°,E 118.14534°)有一處秸稈焚燒火點,過火面積約1000平方米,省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已將有關情況通報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江蘇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省已進入秋季秸稈禁燒的關鍵時期,各地要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責任措施,大力推進綜合利用,嚴查“第一把火”,保持禁燒高壓態勢,確保不發生因秸稈焚燒或拋河引發的嚴重污染事件。省環保廳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大專項督查力度,加強夜間、雨前、收割高峰等重點時段的巡查工作,及時通報和曝光相關情況,對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不力的地區予以通報批評。
2014年,我省冬季秸稈禁燒期的第一把火發生在徐州新沂。去年,第一把火又在新沂被發現。今年冬春季秸稈禁燒第一把火雖然變成了睢寧,但依舊發生在徐州。可以說,徐州已經是連續三年頂風在禁燒期焚燒秸稈了。
每年都有焚燒責任人被處理
按照往年的空氣質量來看,每年的11月、12月及次年1月都是全省空氣質量污染較嚴重的月份,雖然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包括南京在內的全省PM2.5指數明顯下降,但如放松對季節行秸稈焚燒的管控,空氣質量在短時間內會受到嚴重影響。此前數年,每年都有相關負責人因秸稈禁燒管控不力而被問責。
目前,我省已建立秸稈五級禁燒工作網絡責任體系,并實施了“百分制”考核,層層簽訂責任狀,責任落實到人,田塊包干到人,同時制訂了禁燒工作的考核獎懲辦法。江蘇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對秸稈禁燒期的管控主要體現在三個“一”上。即嚴抓“第一把火”、“一把手負責”和“一票否決”(對因秸稈焚燒、拋河引起大面積空氣污染的,與大氣質量考評、涉農資金補助等政策相掛鉤,并實行一票否決)。
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已達9成
據介紹,結合全省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的現狀,我省今年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將達到91%。其中,實施稻麥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超過4000萬畝,其它多種形式利用量在2000萬噸左右。
但要實現真正禁燒,還是要在為秸稈創造出更多出路上想辦法。因為在實際種植上有不少農戶手中的是玉米秸稈,利用價值低,收購價格也低,出售價格還比不少收集、運送的費用。即便是鼓勵碎后還田,也要讓農戶有動力才行。記者了解到,目前省財政對購買與秸稈還田相關的大馬力拖拉機、秸稈還田機、秸稈壓塊制粒設備、秸稈拋灑裝置、打捆機、抓草機、秸稈揉碎機、帶切碎裝置聯合收割機、旋耕機、深松機等10類農業機械,全部按30%的標準予以補貼。秸稈還田農機補貼實行普惠制,按農民購機需求,做到應補盡補,并將補貼資金直接發放到購機者。
從2014年起,省財政秸稈還田補助標準從現每畝10元提高到平均每畝20元,其中,蘇南每畝10元、蘇中每畝20元、蘇北每畝25元。按照“誰作業,補給誰”的原則,將省補資金直接發放到實施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的農機服務組織或作業戶手中,確保應補盡補。
(原題為《今冬江蘇秸稈“第一把火”燒在睢寧 省環保廳已通報全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