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企首次中標國際核聚變實驗堆全球競標項目,被稱為終極能源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11月9日從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獲悉,11月7日,國際核聚變組織(ITER Organization)與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及蘇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ITER蒸汽冷凝罐設計供貨合同。蒸汽冷凝罐設計供貨是ITER官方面向全球進行公開招標的項目,是中國企業首次中標國際核聚變實驗堆(ITER)項目。
按照供貨合同,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和蘇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將為ITER提供4臺不銹鋼蒸汽冷凝罐。
作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ITER項目由中國、歐盟、印度、日本、俄羅斯、韓國和美國七方主導,35國共同參與,覆蓋人口超過全球一半,是目前世界上僅次于國際空間站的國際大科學工程計劃。ITER旨在證明核聚變能在工程和經濟上的可行性,以解決人類未來能源問題,為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將兩個氫同位素——氘和氚加熱到1億攝氏度以上。由于其研究的受控核聚變獲得能量的原理與太陽釋放光熱相同,故也被稱為“人造太陽”計劃。



ITER計劃談判結束后,各方就ITER計劃各階段成本估算和分攤比例達成了一致意見。其中,在建造階段,東道方歐盟承擔總費用的45.56%,其他六方各承擔9.09%。在這一階段,貢獻形式主要為實物貢獻,各方共同承擔ITER裝置的部件研制和安裝調試,中方承擔了ITER裝置9%的采購包制造任務。根據最后談判結果,以及截止到2010年初ITER組織及各方認同的采購安排的調整,中方目前承擔的采購任務(采購包)有12個。
上述采購包中一部分是照圖加工(BP)任務,ITER組織提供詳細設計圖紙,中方根據雙方約定的進度計劃,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制造任務并負責運輸到指定地點;其他部分采購任務是ITER組織提供功能指標(FS),中方提供詳細設計并完成制造任務,包括GIS&GDC、診斷、磁體線圈電源和高壓變電站材料等4個采購包。
據澎湃新聞了解,經科技部ITER管理組織推薦,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牽頭于2016年5月和蘇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建聯合體,參與了ITER項目的蒸汽冷凝罐設計供貨項目的國際招標。經過5個多月的努力,聯合體順利通過國家科技部備案、ITER資格預審、標書澄清等環節,最終擊敗了來自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和印度等國家的眾多競爭對手,于9月22日收到中標通知。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負責該項目的總體管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