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0896米!哈工程“悟空號”AUV再創潛深紀錄

央視新聞11月26日消息,10896米!哈爾濱工程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悟空號”全海深AUV,于當地時間11月6日15時47分在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完成萬米挑戰最后一潛,再次刷新下潛深度紀錄!
4次萬米深潛
中國“悟空”實現三次超越

10月至11月,作為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牽頭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全海深無人潛水器AUV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團隊攜“悟空號”全海深AUV,繼年初創造了7709 ?的亞洲深潛紀錄后,再戰馬里亞納海溝,完成4次超萬米深度下潛——10009米、10888米、10872米和10896米,超過國外無人無纜潛水器AUV于2020年5月創造的10028 ?的AUV潛深世界紀錄,并順利完成海試驗收。


AUV最大下潛深度
“悟空”勇探“龍宮”
揭開萬米海底神秘面紗
“悟空號”AUV,萬米深海的“獨行俠”,它帶著哈工程人海洋強國的夢想與熱望,獨立自由遨游深海,緊貼海底航行探測,實現遠距離水聲通信無阻,探索海底深處的無窮奧秘。
在萬米水底,“悟空號”AUV采集到十分珍貴的深淵海底圖像與視頻。在近海底1~2米定高航行探測中,“悟空號”水下攝像機拍攝到了疑似潛水器拖痕等人類科考痕跡。


疑似潛水器拖痕

深海底棲生物——圖中白色條狀物

海面上等待回收的AUV


下載數據
經海試現場專家組考核測試,確認任務書相關指標均已達到驗收要求,通過海試驗收。
“悟空”冒陰雨首潛
勇者抗風浪接應
10月25日下午,伴隨著陰雨,曹建副教授拉出脫纜銷,“悟空”號AUV順利入水執行首次下潛任務。


AUV準備入水

AUV準備脫鉤-AUV01潛次
李岳明副教授在駕駛臺,通過我校研發的全海深USBL時刻關注“ 悟空號”AUV的位置與深度。曹建、張文博、紀曉峰與實驗部人員布放聲吶吊陣,建立水聲通信鏈路。

布放船艉聲學吊陣
經過兩個半小時的等待,USBL跟蹤顯示AUV深度不再增加,水聲通信上傳信息顯示深度超過10000米,表明“悟空號”已抵達萬米深海,所有相關系統工作正常。
晚9點多,薄霧籠罩的黑沉沉的西太平洋波濤洶涌,哈工程科研團隊4名成員望眼欲穿地盯著漆黑的海面,焦急地尋找已完成首潛10009米的“悟空號”的身影。
為尋找“悟空”AUV頻閃燈的光點,船長關閉了駕駛臺的燈,大家的心跳聲和海浪拍打聲顯得格外清晰。
終于,海水中涌動出淡淡的光團,“悟空”回來了!李岳明副教授最先發現了首潛凱旋的“悟空號”,它在上浮到水下100米的時候自動打開了水下燈,燈光照亮了漆黑的海面,猶如一朵盛開的白蓮。
團隊成員焦急期盼的心瞬時化為一股成功的狂喜,為了這來之不易的一刻,大家已經等待了太久,付出了太多。
面對漆黑的夜晚、2.5米高海浪,曹建克服恐懼,穿上救生衣坐上小艇接應深夜歸來的“悟空號”,為它掛上回歸母船的“生命之鉤”。

夜晚等待回收的AUV
團隊成員們憑借嫻熟的回收技能,戰勝海浪、戰勝黑夜,將“悟空號”AUV順利回收后,隨即進行了沖水清洗、下載數據、檢查系統等一系列工作,待大家收工時已經是26日凌晨1:00。
配有“順風耳”
“悟空號”獨立暢游萬米海底
“悟空號”AUV是否可以獨立暢游萬米海底?科研團隊“藝高膽大”地對“悟空號”進行了“拉距測試”,即在“悟空號”AUV下潛到萬米水底執行水下自主作業時,母船駛離11公里,母船不再對“悟空號”進行任何監控、發出任何指令, “悟空號”AUV仍然可以正常完成所有工作任務。這表明,“悟空號” AUV已具備不需母船伴隨、支持,獨立暢游萬米水下自主工作的能力。
裝有高速水聲通信系統的“悟空號”AUV在萬米海底暢游期間,在與母船直線距離超過15公里的深海中,仍可準確傳輸狀態信息給母船上的科研團隊,實測上行峰值通信速率2003bps,數據包接收正確率超過93%。

水聲通信測試

母船與AUV水平距離

調試設備
“悟空號”實現獨立暢游海底的背后,是團隊成員堅持不懈、精益求精、共同努力的結果。為確保“悟空號”第二天按時下潛并實現長距離高速水聲通信,張文博和紀曉峰通宵對聲吶吊陣電子艙的軟件及硬件進行完善升級。

丹心鑄劍
排除萬難赴深海
在疫情影響和國內科考船始終未獲外方許可進入馬里亞納海溝的情況下,“悟空號”AUV項目組仍然為遠赴重洋做著不懈的努力。在團隊成員赴三亞進行萬米超高壓環境壓力測試時,項目組接到了讓大家喜出望外的好消息,“探索一號”科考船終于獲批進入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海域開展科考工作。但登船名額只有4人,這意味著4人將完成整個AUV的全流程工作,AUV的成熟度和工程化水平也將接受挑戰。經過緊張的備航,4名隊員順利登上奔赴馬里亞納海溝的“探索一號”科考船。
無人無纜潛器技術研究是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傳統優勢科研方向,作為“十三五”期間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成果,“悟空號”全海深AUV寄托著哈工程科研團隊“丹心鑄劍何懼大洋深和遠”的光榮與夢想,大家克服疫情反復給項目海試驗收帶來的重重困難,頂著種種壓力迎難而上,終于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在世界最深海底留下中國印記。

準備起航

航渡期間的AUV

“悟空號”投入大海的懷抱
科研團隊成員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海試機會,為保證“悟空號”AUV萬米海試成功,大家對每一次試驗都進行詳細的復盤、分析、檢測、升級并制定多項預案及相應解決方法,經常加班到凌晨。有一次,為了排查“悟空號”AUV動力電池是否存在故障,李岳明副教授和曹建副教授對電池進行拆解檢測,為了避免發生危險,兩位老師就像進行一臺精密手術一樣,屏氣凝神、小心翼翼地拆解。團隊就是這樣以敢為必成的信心,發揮創新拼搏的科學精神,保證了海試的圓滿成功。
四載圓夢
總師賦詩詠懷
“悟空號”AUV總師、船舶工程學院副院長李曄教授在“悟空號”AUV萬米海試成功之際,即興賦詩,表達了哈工程人為海洋強國努力奮斗的堅定信心:
萬里海疆萬里星,萬米深水萬米情。
直搗龍宮戲定海,神針未取不撤兵。
四載凝神鑄鐵志,五方聯手匯雄英。
七探洋底圓癡夢,八杯烈酒映豪情。
先生遺志心頭烙,熱血丹心海萬傾。
幸得上下左右助,喜迎東南西北風。

海中的“悟空號”
“悟空號”AUV萬米海試成功,在“為船為海為國防”的使命征途中,鐫刻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對于哈工程科研團隊來說,星辰大海的征途永無止境,他們又站在了為海洋強國事業的新起點,繼續不懈努力、奮勇向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