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本將建軍民兩用衛星監測網,監視中俄高超聲速武器
日媒報道稱,日本將建軍民兩用衛星監測網,監測中俄高超聲速武器。
據《參考消息》23日援引日媒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在2025年前后發射三顆小型衛星以構建衛星監測網,相關實證實驗已提上日程。衛星網的用途除了防災救災和海洋監測以外,未來還可能被用于監控和追蹤中俄正在開發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HGV)等武器。

用于監視高超聲速武器的小衛星由日本“超低軌道技術試驗衛星”(SLATS)改進而來。
日本計劃斥巨資打造衛星監視網
報道稱,據多位日政府相關人士透露,岸田首相日前表示要對太空開發等尖端科技領域進行大膽投資。岸田內閣在本月19日敲定的經濟對策中,提出將成立規模為5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78.2億元)的基金加強經濟安全保障。發射三顆小衛星所需的6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4億元人民幣)也將出自基金。
據稱,由小衛星組成的監測網被稱為“衛星星座”。小衛星的重量大概為100千克至500千克,可被發射至離地面400千米左右高度的低軌道,其在運行時通過自帶的傳感器和攝像頭對地面和海洋情況進行監測。
報道指出,多顆衛星聯動運行可以增強信息收集能力。如果發射衛星的數量超過30顆,幾小時內它們就可將監測范圍覆蓋全球。信息收集衛星的造價比普通衛星低,一些民間企業也在大力開發此種衛星。
高超聲速武器可在沿不規則軌道飛行,速度在音速的5倍以上,普通彈道導彈沿拋物線飛行,軌道容易預測,但高超聲速武器可在大氣層內滑行,難以被地面雷達發現和監測,攔截難度更大。不過,使用衛星監測網就可以從太空跟蹤高超聲速武器的動向。
航天專家黃志澄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低軌道單顆衛星的重返周期比較長,無法持續跟蹤導彈或高超聲速武器,但如果多顆衛星組網,就可以接力持續進行跟蹤,而且低軌道監視衛星分辨率高,滿足跟蹤紅外信號強烈的高超聲速武器。
“以往發射的衛星重量較大,造價動輒幾億美元,如果在低軌道部署幾十顆或者上百顆衛星,耗資將非常龐大,但是隨著微小衛星技術的發展,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時性能還能趕上一些大衛星,因此低軌道衛星組網已經成為可能。”黃志澄指出。

衛星配備了電推進系統和高分辨率成像設備。
從日本媒體公布的信息來看,用于監視高超聲速武器的小衛星在日本此前發射“超低軌道技術試驗衛星”基礎上研制而來,該衛星配備了電推進系統和高分辨率成像設備,經過改進就可以用于監視高超聲速武器。
2017年12月23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研制的“超低軌道技術試驗衛星”(SLATS)由H-2A運載火箭發射成功,衛星重400千克,設計壽命2年。該衛星是世界首顆具有變軌能力的超低軌道衛星,將在軌驗證超低軌道高度保持,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該衛星發射后,航天專家就分析認為,該試驗衛星具備很強的軍用潛力,可以用于對地偵察。日本軍事航天發展經常采用寓軍于民的策略,這次監視高超聲速武器衛星計劃是寓軍于民的最新例子。
但即使耗資相比以往有很大程度降低,但還是需要不少資金。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構建能夠覆蓋全球的衛星監測網需要耗費巨資,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加入美國的監測網,或與民間開展合作。
目前,美國也在積極發展防御高超聲速武器系統。2018年11月,導彈防御局啟動了“高超聲速武器防御系統”項目開發的相關工作,并于2019年與波音、洛克希德·馬丁和雷聲等3家公司分別簽署了相關設計開發合同。
在預警監測方面,美國國防高級研究項目局提出了“黑杰克”計劃,目的是建設的低軌星座將用來提供通信、導彈跟蹤和導航服務。美國太空發展局計劃在2022年或2023年前部署導彈預警天基網絡的早期版本,包括約70顆寬視場衛星和可提供更詳細跟蹤數據的中視場衛星。該項目計劃2021至2022年開始進行天基演示試驗驗證,2025年后部署運行。
除了低軌道衛星網,美國還將發射新一代導彈預警衛星——“過頂持續紅外系統”,用于逐步取代現役的天基紅外系統衛星。該系統的星座將包括5顆衛星,其中3顆部署在地球同步軌道上,2顆部署在極軌道上。首顆過頂持續紅外衛星計劃于2023年發射。
“過頂持續紅外系統”衛星的優點是可搭載性能更強大的傳感器,很可能對高超聲速武器器具有更好的跟蹤能力。
“高軌道的導彈預警衛星和低軌道的小衛星網相互配合,可大幅增強對高超聲速武器、彈道導彈的跟蹤能力,”黃志澄表示,“美國非常強調體系作戰,這點值得研究學習?!?/p>
俄羅斯“匕首”高超聲速導彈已經列裝部隊。
日本或效仿美國升級現有反導系統
解決預警探測問題只是防御高超聲速武器的前提,有效的防御還需要攔截武器的配合。
“日美軍事合作密切,因此在攔截高超聲速武器方面學習美國對現有反導系統進行改進,提升其對付高超聲速武器的能力?!避娛聦<翼n東認為。
北京航天情報與信息研究所戰略信息咨詢中心主任吳勤此前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介紹說:“目前日本構建的是雙重攔截體系,中段反導任務主要由‘標準-3’系統彈負責,末段由‘愛國者’PAC-3系統負責。
根據公開資料,從沖繩到北海道的日本全境15個基地內一共部署了24套“愛國者”PAC-3系統,主要用于防御首都東京及其他大城市等重點目標。
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4艘“金剛”級、2艘“愛宕”級和2艘“摩耶”級“宙斯盾”驅逐艦,這些驅逐艦都配備了“標準-3”導彈。
“摩耶”級是日本自衛隊第一種滿載排水量超過1萬噸的驅逐艦,首艦“摩耶”號在2020年3月服役。

“摩耶”號驅逐艦,舷號179。
“摩耶”級搭載更新型號的“宙斯盾”作戰系統,擁有更優異的超地平線防空能力和彈道導彈攔截能力。該艦裝備的“標準-3”Block2A導彈的射程提高約2500千米,射高提升至約1500千米,可攔截射程5000千米以上的彈道導彈,并且具備一定的反衛星潛力。2019年8月,美國國務院正式批準向日本出口73枚“標準”-3 Block2A導彈。
日本防衛省曾在2017年決定引進陸基“宙斯盾”,但由于成本和技術等方面因素,在2020年宣布放棄引進該系統,轉而增購2艘裝有反導系統的“宙斯盾”戰艦。增購計劃完成后,日本將擁有10艘“宙斯盾”戰艦,規模僅次于美國。
除了對現有反導系統進行升級改進,日本有可能引進美國的反高超武器。
根據美國公布的信息,美軍計劃首先形成?;锤叱芰?,并正式啟動了名為“高超聲速防御區域滑翔段武器系統”(RGPWS)項目。該項目基于“標準”-6 Block IB導彈進行改進,計劃于2023財年進行高超聲速滑翔段攔截試驗。
美導彈防御局于2018年9月首次公布了“高超聲速防御武器系統”(HDWS)項目,并于2019年9月選取了5個較為可行的方案(包括4個動能攔截方案和1個定向能攔截系統方案)授予合同開展概念改進階段研發。
“日本和美國在反導技術方面合作非常多,美不僅向日本出口反導系統,舉行聯合反導演習,兩國還聯合研制‘標準’-3反導攔截彈,因此只要日本有需要,美國也會向日本出口反高超的武器。”韓東指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