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雙腳踩6個小時,經鵝卵石打磨拋光,才能造就這神秘的“黑金”
從劍川海門口出土的黑陶距今已有五千年歷史,那兩次考古發掘,每一層文化層中都出土了黑陶碎片,黑陶與劍川先民的生產生活,自有文明誕生以來,便一直緊密相隨。

董志明
云南劍川黑陶協會會長
劍川土陶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劍川黑陶
泥土與柴火的碰撞
由黃土變黑陶
色澤敦厚內斂
獨特的顆粒感在陽光下
是質樸也是大氣
劍川黑陶與白族文化的結合
好似讓那層“黑金”更神秘了
本期「了不起的匠人」
走近劍川黑陶 董志明






往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劍川黑陶制作工藝:取土-發酵沉腐-踩泥-拉坯-拍制-以鵝卵石打磨—晾干-裝窯燒制—出窯
圖片源于網絡

一次偶然,董志明的父親董月暢看到干鍋之下的固體酒精,“黑陶是不是也可以直接在火上烤呢?”于是小而精、具有生活氣息的器具瞬間打開了市場。



一杯烤茶、一鍋燉肉,一整個冬天的溫暖,是老古窯的火焰熱鬧了整個村落。
在劍川,村里辦喜事會用「烤茶」來招待客人;在大理,白族三道茶中,烤茶就是第一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比做人生哲學也不為過。
?小時候,爺爺早上起來燒水烤茶,偷偷抿一口爺爺烤的茶就會覺得很幸福。?


董志明做了十幾年的木雕,14年的劍川只剩董志明父親一人堅守黑陶這門手藝,歷經了一定的衰落期后,他不忍這項技藝失傳在劍川。因為使命感與責任感,回憶從小在父親身邊玩泥巴的日子也很開心,他決定回家接過這門老手藝。
制陶、雕花、雕刻、繪畫,每一步都需要木雕的手藝加成,這成為董志明在黑陶上的加分項,與日常生活元素的結合,“放棄大盆大缸,把粗笨的黑陶精致化。”讓他們家的黑陶在劍川有了一席之地。
現在,黑陶在劍川從幾年前的一家,開拓到了十余家。



用鵝卵石來打磨拋光,使用時間越長,它的包漿與質感越是輕盈。

?開水倒進黑陶杯子,不僅不會燙手,喝完以后余溫仍在,冬天暖手,喝一杯特別舒服。?
劍川黑陶,耐高溫、通氣性強。在燒窯中,一股黑色濃煙讓微小碳顆粒由表層滲入陶坯體內,從而達到黑陶無釉卻烏黑發亮的藝術效果,這就是黃土變黑陶的奧妙所在。
從踩土到燒制,優質黑陶的基礎繞不開“踩泥”,光腳和泥,五六個小時反復的踩跺使得泥質細膩、粘稠。
火候的把控尤其重要,和好的泥在手工成型后送入窯中,一周燒一次窯,一次可以燒上三天;而一旦火候跑偏,一批黑陶可能全部前功盡棄。



?
我小時候抬頭就能看到瓦貓,自己玩泥巴也是在做瓦貓,感覺它就一直陪在我身邊。
?
瓦貓是董志明最喜歡的系列,它是云南的一種神獸,能吃掉壞運排出好運,所以它身邊才有“好運”一直伴隨左右吧。

能用一句話形容您和黑陶劍川的關系嗎?
沒有模具,只靠一雙手、兩只腳。


您當時為什么毅然放棄木雕,就投入黑陶行業了呢?
也不是直接就去了吧,我父親之前一直給酒店在做黑陶,那會也經常幫他進行線上溝通,老人家會一直鉆在技藝里,我時不時幫忙倒也算半只腳入行了。后來父親對我說,不如你就來和我一起做黑陶吧,然后就這么去了。


您認為黑陶的技藝難在哪呢?
因為制作黑陶沒有模具,所有環節都是純手工打造;踩泥越往后越黏,腳踩進去就很難拔出來了,十幾個小時的冬天也是很難熬的。燒窯過程中需要不眠不休的添加柴火,加柴的速度、柴火的種類、氣候濕度、空氣進量等微量元素都是對黑陶制成的考驗。


您為什么最喜歡瓦貓這個系列呢?
瓦貓能鎮宅并帶來吉祥,大口吃掉壞運排出好運是瓦貓的寓意,他和我們白族文化息息相關,小時候一抬頭就看見的瓦貓現在自己也能做了,還能教很多小朋友和外地人。他們經常問道,“瓦貓有什么作用啊?為什么長這樣啊?”我們在劍川的體驗課能相互學習總是好的。



劍川這個地域性有為黑陶帶來一定優勢嗎?
劍川以木雕出名,木雕的殘渣廢料可以運用到制陶過程中。這些便宜的云南松柴火保證了劍川黑陶包漿飽滿、油光潤滑。上等的云南松脂成為黑色精碳,在陶體內的充分滲透。精碳的吸附作用,像是新一代的「過濾器」,使原材料中的重金屬和有害物質被過濾掉。
劍川黑陶的優勢不止于純天然原料,更是全手工制作。



劍川黑陶曾經有過衰落期嗎?
曾經隨著“蘭花熱”的出現,劍川黑陶花盆銷量直線上升。當時有六七百家都在制作黑陶,而勝于黑陶也會敗于黑陶,追求數量而不是質量的花盆,在短時間內開始蕭條,為了生存大部分人也紛紛改行。


如果讓您選擇一個地方待15天,您會選擇哪里呢?
還是大理吧,我習慣了小日子慢節奏的生活,我去外地幾天后,就會開始想念劍川。


劍川,是個能享受,能慢下來做手工活的地方。
運營 | 匠匠
排版、撰文 | 羊園
編輯 | jojo
原標題:《雙腳踩6個小時,經鵝卵石打磨拋光,才能造就這神秘的“黑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