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盤點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共兩黨領導人的10次會晤
11月1日,最受兩岸同胞矚目的新聞,莫過于“習洪會”了!11月1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與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談。習近平強調,面向未來,國共兩黨要對民族、對歷史負責,堅定信心、勇于擔當,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鞏固“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堅決反對“臺獨”,持續推動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和親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這是繼去年11月7日"習馬會"后,國共兩黨領導人的再次握手。據悉,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共兩黨領導人此前已實現了九次會談,本次“習洪會”是國共兩黨領導人的第十次會談。
一、2005年4月29日 北京第一次“胡連會”

雙方就促進兩岸關系改善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及兩黨交往事宜,廣泛而深入地交換了意見。會談中兩黨共同體認到堅持“九二共識”, 促進兩岸同胞的交流與往來,和平與發展是二十一世紀的潮流。這是六十年來國共兩黨主要領導人首次會談,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二、2008年5月28日 北京“胡吳會”

這次會談國共兩黨形成的共識,推動兩岸關系獲得實質進展。同年6月,首次“陳(云林)江(丙坤)會”登場,同年12月,兩岸基本實現直接“三通”。
兩岸航空直航、海運直航和直接通郵
兩岸航空直航、海運直航和直接通郵的啟動,標志著兩岸交流更加緊密、關系更趨緩和,并為臺海地區的合作、和平、和諧鋪設了光明之路。
三、2009年5月26日 北京第二次“胡吳會”

2010年6月29日,海協、海基兩會完成ECFA的簽署,開啟了兩岸經濟合作的新階段。
四、2013年2月25日 北京首次“習連會”

五、2013年6月13日 北京“習吳會”

雙方強調,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國共兩黨一致的立場,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基礎。會見中,吳伯雄轉達了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對習近平總書記的問候。習近平也請吳伯雄轉達對馬英九的問候。
六、2014年2月18日 北京第二次“習連會”

七、2015年5月4日 北京“習朱會”

習近平強調,兩岸關系處于新的重要節點上。兩岸關系路應該如何走,是擺在兩岸所有政黨和社會各界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攸關中華民族和國家未來,攸關億萬民眾福祉,需要我們大家認真思考。國共兩黨應該加強交流、總結經驗、開拓創新,擘畫兩黨關系發展新前景,共同開創兩岸關系未來、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
八、2015年9月 北京第三次“習連會”

2015年9月,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應邀參加"九三"閱兵,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連戰等臺灣各界代表人士,這是雙方第三次會談。雙方認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民族團結奮斗的結果。兩岸同胞要牢記歷史、緬懷先烈、恪守"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基礎上,開辟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努力。
九、2015年11月7日 新加坡“習馬會”

習近平強調,我們今天坐在一起,是為了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讓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成果不得而復失,讓兩岸同胞繼續開創和平安寧的生活,讓我們的子孫后代共享美好的未來。面對新形勢,站在兩岸關系發展的新起點上,兩岸雙方應該胸懷民族整體利益、緊跟時代前進步伐,攜手鞏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格局,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雙方就堅持“九二共識”、兩岸和平發展、反對“臺獨”及振興中華民族等達成多項共識。
十、2016年11月1日 北京“習洪會”

習近平強調,兩岸是割舍不斷的命運共同體。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民意主流。確保國家完整不被分裂,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意志。實現民族復興,再創中華盛世榮景,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習近平就兩岸關系發展提出六點意見。
正如國臺辦發言人所指出的,在當前兩岸關系的形勢下,國共兩黨領導人會面,繼續保持兩黨高層互動,鞏固共同政治基礎,顯然對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與臺海和平穩定、維護兩岸同胞利益福祉具有重大積極意義。
(原題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共兩黨領導人的10次會晤》)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