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1年成都市場“供需對接”需求數據分析報告
一、前言
2021年6月,首屆成都都市圈產業生態建設企業供需對接云共享大會在蓉舉行,在省經信廳、省同城化辦、成德眉資四市領導共同見證下,成都市工業互聯網供需對接平臺正式啟動上線,也標志著成都市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步調再次向前邁進。
成都市工業互聯網供需對接平臺涵蓋援企平臺、物資統計、復工招聘、復工包車、復工培訓、創新產品、供給清單、需求清單、供給填報、需求填報十大板塊,在供應鏈、資金鏈、物流、人力資源等方面搭建溝通橋梁,減少資源供應方和需求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以滿足特殊時期企業供需匹配。
通過梳理公開的相關政策發現,早在201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就針對高校畢業人才供需對接發布了《關于開拓中小企業人力資源 做好201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后,為促進復工復產,工業和信息化部在發布的《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強化復工復產保障力度,精準摸查發布企業用工需求信息,推進線上供求匹配對接和遠程招聘,加強本地供需對接,挖掘本地供給潛力。”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快速發展,線上云對接模式以其方便快捷精準等優勢受到了政府和企業廣泛密切的關注。云對接模式逐漸朝著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進一步的便捷企業實現資源供需對接,不僅降低了線下搜尋資源的成本,也提高了資源搜尋的效率;同時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對稱性。
近幾年,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相關部署以及滿足四川省經濟高效快速發展的需求,2020年以來四川省多次就“企業上云”“云對接”等工作做出指示。

成都市加快搭建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實現精準有效的對接。成都市的市場需求有多大?“供需對接”的需求是怎樣的?本文將就成都市“供需對接”中需求側從數據角度進行初探。
二、誰在提“供需對接”,大家在談什么?
通過梳理近3個月全網與“供需對接”相關的信息發現,“供需對接”和“企業”“資源”“平臺”“技術”“行業”等詞緊密相關。一線城市發布和提及“供需對接”相關信息較多,新一線城市中除直轄市重慶和天津外,成都市提及最多,側面反映出成都市對“供需對接”重視度高。


三、成都市場中“供需對接”的需求數據分析
近年來,成都市經濟發展迅猛,成都市場整體需求呈增長趨勢。通過采集全網招投標數據,梳理成都市企業招標項目并通過智能算法對項目內容提取并分類,可從宏觀層面反映成都市企業需求趨勢。截至2021年11月10日,成都市工程建筑、服務類采購、機械設備和通訊電子等領域項目招標信息較多,需求較大。從招標項目預算來看,工程建筑、食品飲品和交通運輸等領域預算大于500萬的項目占比較大。同比2020年,今年制造生產、能源化工和債券發行增長率較高,但總量相對較小。




制作團隊:黃愛林 何濤 李倩倩(實習)羅含冰(實習) 陳馳(實習)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