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教育報:寧化教師在占道攤點買菜被通報是權力“占道”
作為當地政府的一個重要決策機構,在決策之前,需要考慮到當地城市治理的實際情況,分清楚事情的主次輕重,對規定充分調研,對通報等全面客觀評估。
據媒體報道,10月23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名為“關于公職人員違反城市管理規定的通報”的圖片。圖片顯示兩名來自三明寧化紅旗小學和城東小學的老師,因在占道經營攤點買菜被通報。
事情發生后,中共寧化縣委縣直機關工作委員會稱,在認真閱讀媒體報道和網友評論后,認識到自身在城市管理督查中,部分規定過于生硬,工作方式簡單,通報方式不妥。盡管對在占道經營攤點買菜教師的通報最終被撤銷,但徹底消除該事件造成的影響,真正走上當代城市科學治理之路,還要做更多反思,有很多事情要做。
“在占道經營攤點買菜被通報”令人深思。按當地規定,教師是公職人員,在占道經營攤點買菜理當被通報。按這種邏輯,通報違反城市管理規定的公職人員,就可以杜絕不良現象產生?且不說通報公職人員會不會真有這種效果,單就“不準在占道和流動攤點買菜、就餐等購物行為”的合法性就令人質疑:這是由哪條法律所規定的?誰有權出臺這樣的規定?在沒有明顯的占道標識下,難以分清楚是否屬于占道經營,倘若一概而論,公職人員必須到指定地方購物才算是不“違法”,該市卻沒有做出這樣的規定;在復雜的現實面前,還有必要弄清楚“占道經營”的有哪一些人,買菜的又是哪一些人?倘若買菜的是老百姓又該怎么辦?
整個事件涉及多個部門,多種人群,包括占道經營者、城管、購物者、督察組等。整個城市的治理需要各部門的通力配合,需要德治和法治同行。對部分群體做出特殊規定,是治標不治本的表現。當今時代,公職人員本身就有較高素質,因為身份已經有著諸多的規定和約束。通過通報貶損和打擊他們在公眾中的形象,結果只能事與愿違。
仔細琢磨這個通報,清醒的人都可以看出其中漏洞。通報沒有明確事情的前因后果,是先有占道經營,后才有買菜行為,不先消除占道經營現象,卻通報部分買菜群體人員,對治理占道經營不起根本性效果。只要公職人員不去購買,占道經營就會銷聲匿跡的邏輯,只不過是夸大了公職人員的示范作用而已。一方面是占道經營人員不去處理,另一方面卻專門處理購物人員;一方面對明目張膽的違規行為不聞不問,另一方面卻寧愿采取暗訪抓拍、街道巡查等方式進行專項督查。如果連買個菜都要被通報,在沒有全面規范的前提下,公職人員還有什么可不擔心的?
出臺這樣一項規定,顯然是一種權力“占道”。作為當地政府的一個重要決策機構,在決策之前,需要考慮到當地城市治理的實際情況,需要分清楚事情的主次輕重,需要對規定充分調研,對通報等全面客觀評估,可惜的是,當地的主管部門并沒有做到位。更值得思考的是,即使占道經營現象嚴重,該被通報的是誰?應該被通報的是相關管理部門。自己管理不到位,犯了失責的錯誤,豈能讓買菜的公職人員代為受過?(作者周芳元,系湖南省瀏陽市瀏陽河中學教師)
(原標題為《教師買菜被通報是權力“占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