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近六成中小學生睡不足9小時,睡眠剝奪會損傷學習記憶功能
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5年間,近六成中小學生睡眠不足國家規定的9小時。相比成年人,睡眠剝奪對兒童生長發育和學習記憶功能的損傷更隱匿和不可逆。而究其原因,學業壓力成為影響兒童睡眠的主要因素。
然而,就目前而言,學業減負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代比一代睡得少”成為全球性問題。如何讓孩子在有限的睡眠時間內盡可能多睡一會、睡好一些,成為更實際的課題。

孩子們為什么越睡越少?全國兒童睡眠醫學協作組組長劉璽誠說,現在并沒有一個完全確切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電燈、電視、電腦等都成為影響孩子休息的因素。
教育制度也影響了兒童睡眠,作業多,升學壓力大,孩子在高考時期的睡眠時間比平常還要少2小時,根本不足8小時。這可以算是一種教育型的睡眠剝奪。
“一代比一代睡得少,是不是生理進化了,不需要睡那么長時間了?事實并非如此。國外有研究,讓青少年在一個完全放松的、沒有壓力的環境中生活,結果發現平時睡7個小時的孩子,他們的生理需求仍舊是9小時。”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江帆教授指出,目前推薦青少年的睡眠時間為9小時,但是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達不到這個數值。
也許很多人認為缺少那1小時的睡眠不要緊,孩子看上去精神尚可。但江帆指出,根據此前在上海10個區縣10個學校做實驗的數據,每天睡眠不足9個小時的小學生與睡眠在10個小時以上的小學生相比,其八個維度的能力全面偏低,包括與同伴的關系、語文學習、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上課注意力等。“所有數據都低,這遠遠出乎意料。”江帆說,這提醒我們必須改善孩子的睡眠。
“目前,全球兒童25%有睡眠障礙,但大部分仍舊是睡眠行為問題。”江帆說,有些孩子在床上看書,有些喜歡聽著音樂睡,還有一些孩子要喝著咖啡做作業……這些不良習慣對兒童睡眠都產生了負面影響,“我們發現,課業時間在2個小時以上的孩子,不良睡眠習慣對他們影響更為顯著。這也就是說,在高負荷的學習壓力下,如果還有不良的睡眠習慣,對睡眠質和量的影響更大。如果課業時間在1小時以內的,影響倒不是很突出。但現在的情況是,孩子的課業時間很少會少于1小時。”
此外,江帆指出,兒童時期會產生各種類型的睡眠疾病,包括短時期的入睡困難、夜間覺醒及較嚴重的原發性睡眠疾病,比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睡眠疾病會造成兒童白天嗜睡,影響學校表現,注意力不集中和工作記憶力下降等。長期的睡眠疾病更會引起患兒在成人期發生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肥胖及糖尿病的風險明顯升高。
睡得少未必成績好
從1998年開始,上海率先在中國開展“睡眠對兒童生長發育影響的研究及其應用”課題研究。課題組從流行病學、兒科學、神經生物學和教育學四個視角展開對兒童睡眠的研究。該課題研究涉及9個省市,研究對象為0-18歲人群,其中有30250名兒童。該課題已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課題研究者江帆表示,2005年課題組在調查時發現,全國九個省市中,上海兒童的睡眠時間最少。學校課業負擔重成為最主要原因,其中上學時間早和回家課業負擔重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江帆解釋,課題組對上海10所小學2249名小學生睡眠與學習成績評估發現,睡眠不足9小時的,無論是學業總成績還是各單項成績被評為“差”的人群比例,要比睡眠大于9小時的高出5%。
通過觀察連續5天每天2小時的慢性睡眠剝奪對青少年工作記憶的影響,研究者發現,經歷慢性睡眠剝奪的青少年,出現簡單詞匯工作記憶及算術工作記憶水平降低。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成年人對照組中,慢性睡眠剝奪首先導致主觀嗜睡程度明顯增加,但并未同期出現工作記憶水平降低。
該研究結果提示慢性睡眠剝奪對兒童學習記憶功能的損傷可能具有特有的隱匿性。江帆說:“也就是說,兒童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可能并不表現出困意,家長也就不以為意。但實際上,他們的學習記憶能力則在下降。”同時,動物實驗研究則從行為學角度論證了睡眠剝奪對學習記憶功能損傷的不可逆性。
此外,課題組在臨床實驗研究中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探討青少年在經歷連續5天每天2小時的慢性睡眠剝奪后,執行工作記憶測試任務時大腦功能的相應改變。
研究結果顯示,經歷慢性睡眠剝奪的青少年,完成簡單詞匯工作記憶測試任務時,前扣帶回、頂葉皮質等已開始出現程度不同的功能下降,而在完成復雜詞匯工作記憶測試任務時,前額葉皮層出現異常激活。這一結果揭示了經歷慢性睡眠剝奪的青少年出現簡單工作記憶任務反應時間延長,與行為抑制相關腦區功能出現下降有關,而復雜工作記憶功能未見明顯受損則與前額葉皮質代償激活有密切的關系。可見,睡眠不足對青少年學習能力的影響不容小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