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女大學生脊柱扭曲如“駝峰”,術后重新站立還長了12cm

經影像學檢查,20歲女大學生雪嬌(化名)脊柱側彎近180°。 本文圖均為 新華醫院 供圖
20歲女大學生雪嬌(化名)患有神經纖維瘤病,她的脊柱側彎近180°,猶如一個“駝峰”。因脊柱椎管內的腫瘤壓迫神經,導致雪嬌下肢癱瘓。數度求治無門,她來到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脊柱中心,經過多學科團隊努力,雪嬌歷經7小時手術,終于擺脫了輪椅,重新走了起來,并于11月22日順利出院。
當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院方獲悉,雪嬌罹患的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主要由于基因缺陷致使其神經嵴細胞發育異常,并會導致多系統損害。
約50%患者會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原因是多發的腫瘤會壓迫中樞、周圍神經等。神經纖維瘤持續侵蝕骨質,常會引發脊柱畸形等問題。

手術前后對比
據家屬透露,此前,雪嬌在北京的大醫院里進行保守治療,但由于學業壓力大,且就醫路程太過遙遠,治病被耽擱下來,"駝峰"漸大,且陪伴她11年之久。
2020年,雪嬌讀大二時,病情突然加重,無法正常行走,又前往北京的醫院做頭盆環牽引術。誰知牽引剛有所好轉,下肢突然出現神經癥狀,無法再牽引,她不得不以輪椅為伴。隨著病情加重,雪嬌的治療風險快速增加,在家長的陪伴下,雪嬌輾轉多家醫院也未能得到有效治療。
在患者的推薦下,背著脊柱“牽引架”的雪嬌來到了上海新華醫院脊柱中心楊軍林教授的門診。楊軍林認為,手術風險很大,但如不做手術,脊髓進一步受壓,日后行走機會渺茫,手術是唯一的希望。楊軍林團隊為雪嬌做術前準備,讓她按要求鍛煉,也為她向公益基金會申請了善款。
“我們從她家屬那里得知,她的爸爸是清潔工人,媽媽在家照顧患有智力障礙的弟弟,家庭經濟收入十分微薄,但仍然培養她成為一名大學生。”楊軍林說,“她是全家人的希望,我們也會盡可能地去幫助她治療,減少一家人的疾病負擔。”
手術于10月26日上午進行。
術前一天,新華醫院醫務處為雪嬌組織了全院專家大會診,評估討論手術方案,實施精準手術。最終,手術歷經7小時順利完成。
術后,雪嬌依然艱難地面對著感染、疼痛等一系列問題,經過6天術后康復,雪嬌在媽媽的攙扶下,在病區的走廊里走了起來。她重新挺直腰背,擺脫輪椅,還比術前長高了12cm。
楊軍林醫生表示,這次手術是他目前為止遇到過風險最大、難度最大的手術。但好在如今可以看著病人順利出院,“她將繼續回家康復,對于這個家庭來說,仍然可以帶給他們一家人希望,這讓我們整個醫生團隊都感到很欣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