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梅艷芳同名電影上映:她與張國榮的友誼,也是一段傳奇
梅艷芳逝別18年,同名電影終于上映。
她短暫傳奇的一生,本是一個值得回味的故事,經由這次電影的熱潮,一時間再次被無數人悼念和熱議。
其中,她和張國榮的那段超越愛情的友情,迄今為止更是傳為佳話,被人驚嘆:世上竟還有這等神仙友誼!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很困惑:男女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
梅艷芳和張國榮就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有的。
那么,這種男女間的純友誼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為什么有的可以始終保持朋友的關系,而有的就變成了戀人或是陌生人呢?
特殊的兩性關系,有其別具一格的特質。
但,只要學會經營,一樣可以長長久久。

男女純友誼
既是共識又夾帶幻想
什么樣的男女,可以結成純友誼?
心理學專家加米拉·布克瓦拉解釋說,如果男女之間自愿地建立一種非家庭、非浪漫的,且雙方都將其交往標記為友誼的關系,就可以定義為異性純友誼。
也就說,一段關系里,只要男女雙方達成共識,就可能存在這種有別于愛情的純友誼。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男女純友誼:
小時候貪玩,在學校就和異性同學“稱兄道弟”;僅僅因為一個異性幫助了自己,就稱呼對方為朋友;和某個異性很聊得來,覺得維持這種不咸不淡的關系其實挺好……
只不過,異性之間的友誼和同性之間的友誼,可能會有一些差異。
就像梅艷芳和張國榮,兩人一個19歲,一個26歲,就在簽約的唱片公司相遇,并一見如故。
后來因為經常被一起外派出國,兩人相互熟悉起來就成為親密好友。
有時兩人一起演出,張國榮會訂兩個臥室打通的套房,阿梅夜里踢被子,哥哥都會偷偷給她蓋上,阿梅也能安心入睡。
兩人一邊是熒屏的金童玉女,一邊面臨滾滾而來的戀情傳聞。

《胭脂扣》里兩人飾演一對癡男怨女
然而,他們更像是靈魂上惺惺相惜的知己,可以擁抱取暖,互相呵護,卻無關愛情。
他倆之間也出現過電光閃爍的時刻。
兩人有對手戲時,梅艷芳曾說:他看著你的眼神會讓你真的愛上他,很真實……
而張國榮也說過,如果我和別人應酬沒理她,她就會生氣。

張國榮曾笑著說,她很想我經常和她在一起
聽起來是戀人之間的吃醋,其實就是像小妹依賴哥哥那樣,生怕別人搶走了這份獨寵。
盡管他倆看起來那么像戀人,可終究沒有邁向愛情的那一步。
各自的內在都住著缺失安全感的“小孩”,面對牽手的緣分都不免心生恐懼。
可是,他們都對愛情抱有過幻想。
阿梅一次醉酒后說,“如果我到了四十歲還沒嫁出去,你娶我好嗎?”
哥哥也曾對她說,“阿梅,等到你四十歲,你未嫁,我未娶,我們就在一起。”
讓這段感情恰似純潔的友誼,又像凄美的愛情。
所以,異性的友誼,總是或多或少夾帶著幻想,往前一步即是愛情。

異性朋友轉戀人
是抵抗不住性吸引
和梅艷芳張國榮這種傳奇式的純友誼不同。
我們在身邊,時常可以發現,原來以藍顏互稱的異性友人,突然有一天,就成了大家眼中的戀人。
或者那些異性朋友看起來,總是有點曖昧不清,至少一方對關系抱有愛情的念想。
那是因為,異性友誼中的性吸引力是普遍存在的,它常來源于對朋友某一方面魅力的欣賞和認可。
這種欣賞或許是促成這段友誼的原因,也可能演變成維系這段友誼的動力。
而異性朋友中的某一方或雙方,可能會被這種欣賞所影響,產生將這種純友誼發展成更深層次感情的沖動。
前段時間刷抖音,看到一個關于《男女間有純友誼嗎》的韓國戀綜節目,里面就有一些異性朋友參與。

四對異性好友一起上節目
他們在節目中都有意識的“不越線”,盡量避免身體接觸。
在一些親密動作中,還似乎進一步領悟到,對方畢竟是異性。

男嘉賓抱著異性友人感慨:終究她也是異性啊
而二號男女嘉賓,在培訓學校認識一年,并一直以姐弟的關系相處著,但男嘉賓在節目中明確表示:交往期間對“姐姐”有過動心的時刻。


二號男嘉賓節目中坦露心聲,女嘉賓有些驚訝
據調查,中國的年輕男女朋友,在不同的情況中多多少少都產生過“進一步發展”的想法。
如果異性朋友真的轉變成了戀人,多半是抵抗不住交往過程中彼此產生的性吸引。
只不過,性吸引并不是洪水猛獸。
即便是男女純友誼,也是在互相吸引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來的關系。
倘若雙方對于之前達成的共識有所不滿,或者受性吸引的強力誘惑下,關系或許就不會止步于朋友了。
而原本的男女純友誼,也就變質轉換成了男女兩性之情。

男女純友誼
是該悉心養護的“水仙”
男女雙方同步想要從朋友升級到戀人,這意味著兩人在新的共識基礎上預備建立新的兩性關系。
如果其中有一方并不愿意,或者兩人都還想維持相對純粹的異性友誼,就需要把這份情誼當作“水仙”一樣悉心養護。
畢竟男女朋友走得太近,就容易渾然不知地變身“愛情”。
而對于有些異性朋友來說,未必就適合發展成戀人,或許維持朋友關系才是最合適彼此的相處模式。

有些友誼,只適合停留在原來的位置
1、強化邊界意識,明確對關系的期待
有些異性男女朋友,其實相處久了,也搞不清楚這段關系是怎么回事。
也許會遇到這種情況,處著處著,突然就感覺對方和別人親密的時候,自己會吃醋,會不舒服。
這時候,兩人的關系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如果這段關系并不適合向前進一步,那么彼此就要樹立邊界意識,明確對這段關系的定位和期待。
發現自己或對方夾雜著對愛情的期待,就要提前管理預期,承受起由于關系變動帶來的后果,以及愛而不得的負面情緒等等。
當然,提前明確好期待和邊界,往往可以更好地維系單純的朋友關系。
2、采取策略,應對外界的壓力
梅艷芳和張國榮的友誼,曾經面臨過外界的眾多非一和壓力。
生活中的男女朋友,大多數也如此。
要么會遭受社會輿論的廣泛議論,要么可能遭到朋友伴侶的揣測。
這時,或許你們會不斷地解釋說:“我們只是普通朋友。”
然而,這些解釋似乎并沒有起到什么用處,從外面橫飛而來的“子彈”依然打在了身上,讓自己倍感壓力和痛苦。
但,要是直接規避對方,就是傷害這份友誼。
為了可以將友誼進行到底,不妨主動采取一些策略。
舉個例子,你本來很想約那個聊得來的異性朋友出去吃頓飯的,那么對方有伴侶的話,你就叫上他的那一半一起去吃。
這樣,對方的伴侶就不會東猜西想,或是阻礙你們的友誼關系了。
一句話,保持男女純友誼的確不易。
唯有在界限之內頭腦清醒,小心翼翼呵護,它才會綠樹長青。
-END-
策劃:流沐
作者:奧黛卡
編輯:雪梨
設計:多納
(文中部分圖片均來源網絡,侵權可聯系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