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軍報刊文:多少壞作風難以根治的原因就在于積弊難改
解放軍報10月23日消息,習慣可以成為工作的幫手,也可能成為一個人的負擔。多少壞作風難以根治的原因就在于積弊難改。打贏改進作風這場攻堅戰,就要敢于向陳規陋習說不,摒棄見怪不怪的潛規則,把扭曲顛倒的價值標準正過來。
葉圣陶先生說:“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不良作風的形成與慣性做法密不可分,個別人之所以成為不良作風的“奴仆”,大都經歷一個相似的過程:從難以適應、內心有愧到見怪不怪、缺之不安。像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等不良作風和腐敗現象在一些人身上能“頑強”生存下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習慣成自然。
不能說慣性做法都是不好的,但由于客觀條件不斷發生變化,以前管用的做法現在不一定管用,現在管用的做法將來不一定管用。不少人對于不好的慣性做法,已經見怪不怪,“像母熊保護它的幼仔一樣,出于本能地堅決予以維護”。慣性做法一旦形成,往往很難克服,就像一輛高速前進的列車,在慣性作用下很難說停就停。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摒棄見怪不怪的錯誤慣性做法,就應該慎始慎微,把好第一關,警惕第一次,不因盛情難卻而闖關,不因下不為例而違規。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也不會有白白享受的餡餅。對那些送上門的糖衣炮彈,就要把它看成像嗎啡、可卡因一樣的東西,避若蛇蝎,不沾不染。否則,這掉下的餡餅就成了圍獵的誘餌、預設的陷阱。
破舊不易,立新更難。當年,毛澤東同志身體力行領導人“不做壽”的規矩。在他55歲生日時,中央機關食堂準備殺頭豬,做一頓他喜歡吃的紅燒肉。毛澤東聽說后馬上叫來行政處處長,明確要求生日不要過了,“這要定為制度,誰也不能違反。”“不做壽”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寫入黨的文獻,成為一條鐵律。摒棄見怪不怪的錯誤慣性做法,就要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嚴守紀律規矩,持續糾風治弊,決不把錯誤慣性做法當作一成不變的規矩和享受特殊待遇的借口,以崇嚴尚實的實際行動純正政治生態,為改革強軍注入強大正能量。
(作者單位:75104部隊)
(原題為《敢于向陳規陋習說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