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資本愛上“擼串”,1年賣出1億串,門店開到墨爾本
資本愛上“擼串”,1年賣出1億串,門店開到墨爾本 原創 劉曉月 投資家

“炸串成為了資本市場上的香餑餑。”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作者 | 劉曉月
街頭巷尾的“垃圾小吃”炸串突然搖身一變,成為了資本市場上的香餑餑。
今年以來,炸串賽道意外爆火,吸引了大量資本蜂擁而入。
據IT桔子顯示,10月27日,喜姐炸串在其官網上宣布完成了2.95億元的A輪融資,10月22日,夸父炸串被曝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加上此輪,夸父炸串已在半年內獲得超1.5億元融資。
而此前7月,烤串品牌“永定門電烤串”也獲得了梅花創投等機構的近千萬元天使輪投資。更早的一年以前,“很久以前羊肉串”也完成了由黑蟻資本獨家投資的B輪融資。

資本押注背后,是各個新興炸串品牌的一路攻城略地,甚至把串串炸到了海外。據統計,夸父炸串門店去年累計接待了1500萬客次,共售出1.2億支炸串。截止目前,夸父炸串在全球簽約門店已突破1000家,主要分布在30個省市150多個城市中,海外市場已在紐約、倫敦、紐卡斯爾、悉尼、墨爾本等城市布局開店。
喜姐炸串在2年多的時間里從南京走向全國23個省份,已布局門店超過1400家,每月新簽約門店近百家,還喊出了“百城萬店”的口號。

這些新銳品牌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是創始人都是餐飲界的老兵了,這也是資本押注的重要原因。
喜姐炸串的創始人王寬寬已有過10次創業經歷。據創客公社報道,在大一輟學之后,王寬寬的創業項目包含了麻辣燙、火鍋店、鹵菜店、水餃店、燒烤店、龍蝦店、炒雞店、羊肉湯店等多個餐飲項目。
夸父炸串的創始人袁澤陸是西少爺肉夾饃的聯合創始人,曾在百度任職產品經理,離開西少爺后,袁澤陸再度創業打造了夸父炸串。袁澤陸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的偶像是麥當勞之父克羅克。

串串行業長期以來都是一個“有品類、無品牌”的傳統行業,據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中式烤肉市場規模為2200億元,為火鍋市場的40%,成為僅次于火鍋的大品類。但整體盤子如此之大,卻一直沒有超級品牌出現,單體門店的數量占據了大部分市場。
那么今年以來,這些炸串新銳品牌的爆紅邏輯是什么?為何引得資本密集押注?
一
起底炸串爆紅邏輯——餐飲界的萬店商業公式
雖然在人們的長期認知里,“路邊攤”炸串品類很low,但實際上,它擁有眾多黃金賽道的創業特點,具備萬店規模的巨大成長潛力。
在今年整體餐飲行業備受資本青睞的情況下,串串的“隱藏實力”也被創投界發掘出來。
1.餐飲賽道的下一個風口
這些年來,中國餐飲行業經歷了兩個轉型時期,一是正餐的品牌化,隨著人們的消費升級,追求體面且好吃的“下館子”體驗;二是快餐的品牌化,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希望找到一家方便快捷,有品質保證的快餐。
那么餐飲行業的下一步趨勢應該是什么呢?
答案是小吃的品質化。
夸父創始人袁澤陸認為,隨著餐飲行業的效率提升,大大提高了吃飯的便捷性;同時年輕人的選擇也更加靈活多樣,如今相當多年輕人的一餐就是由一份炸串一張鍋盔和一杯奶茶組成的,豐富、可選、量少、邊界而又美味。
小吃相比于正餐,還具有獨特的優勢,那就是餐飲業成長是伴隨著底線城市消費升級的大勢,而小吃的升級是在1到5線城市同時進行的!這要比很多品牌、品類干完一線再干二線的效率高的多!
2.強成癮性
做品類,要做那種“自帶流量”,那種別人一眼看得懂的品牌、熟悉的品牌。
對于很多人來說,炸串是從小吃到大的品類,也是和親密朋友聚會聊天的優先品類。這一被驗證過抗周期的品類,天生自帶堅實的用戶流量,大大省去了用戶教育的成本。
而且炸串重口味的產品基因能夠橫跨全國消費者,沒有地域差異,疊加炸蛋白質類的食物屬性,具有高成癮性,讓用戶一吃就停不下來。從人群從小學生到45歲的中年群體都是其消費用戶。

3.場景多
炸串可謂是應用場景的全能品類,一是在于空間的廣度,適合商場、街邊、社區、景區等多種消費場景,而且炸串還能拿在手里,邊走邊吃,做堂食、外賣之外還開辟了走食的新消費空間,在商場、街區也無需設置太多的座位,成本優勢十分明顯。
二是在于時間的廣度。像有些餐飲品類,往往會受到季節性影響,只能做中午不能做晚上、只能做夏天不能做冬天,增長空間由此受限。但炸串這類小吃有全時段經營的特點,閑時可以解饞、高峰剛需也能做搭配,覆蓋了午餐、下午茶再到晚餐夜宵。

4.好賺錢
在餐飲業態中,炸串是一個門檻低、操作簡、能賺錢的品類。
和其他類型的小吃比,經營炸串店并不需要太大的前期投入,它對門店大小的要求非常低,只需很小一個門面就能滿足營業需要,只要位置選得好,營業額不是問題,而且坪效高。
而且炸串很容易實現標準化,雖然看似可炸品食材豐富,但其實只要把握口味的統一性和食材的新鮮度,標準化生產是比較容易實現的。
二
60%的毛利率!新銳品牌們的新玩法
串串之所以如此潛力巨大,但一直未被開發,主要是由于其“路邊攤”式的傳統發展模式。
說起“擼串”,大家想到的往往是——馬路邊、小推車、炸串師傅滿是油漬的手。有的時候,過完嘴癮后還可能要付出鬧肚子的代價。
“互聯網時代,所有的生意都值得再做一遍”。炸串作為一個長期有品類無品牌的賽道,創業者們通過新一代玩法,賦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1.從路邊攤走向高端化
想吸引消費者,必須要改掉傳統路邊攤、夫妻店“臟亂差”的印象,而當代創業者硬是把路邊的串串玩出了高端的感覺。
無論是產品包裝、食材選擇,還是門店設計上都竭力包裝出“高級感”,面向講究品質消費、崇尚悅己經濟的年輕人群體。
以夸父炸串為例,其包裝設計偏向“ins時尚風格”,上面印了各種各樣潮流的宣傳語。據夸父炸串方面稱,其包裝每兩個月就更換一次,以保證品牌的新鮮感,這些不斷更新的宣傳語也提高了夸父品牌的熱度。
此外,它還把門店開到了繁華的商業街,甚至是高端商場和景區,店鋪還有主題店、黑金店等不同類別之分。
袁澤陸甚至在朋友圈如此說道:“一大波上海名媛下午6點抵達夸父,不拼寶格麗下午茶,改擼‘愛馬仕’炸串。”
新一代炸串品牌緊緊抓住了年輕人的這一消費特點,在產品設計、包裝風格、店面形式上不遺余力。
2.個性新潮的品牌調性
炸串新銳企業的第二張牌是個性化,通過獨特的風格設計和產品營銷,打造別具一格的品牌調性,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夸父炸串,品牌取名頗為個性,讓消費者通過上古神話“夸父逐日”的品牌聯想,從而產生好新奇;其次,風格緊扣國潮概念,店內海報文案、產品包裝都設計炫酷,還以品牌為IP推出了手提袋等周邊產品,深得Z世代年輕人的心。

燒烤界的“老字號”、成立于1998年的永定門電烤串,也走起了網紅風,吸引年輕人目光。
自從2020年新CEO上任后,永定門電烤串打出了“新國潮”的理念,圍繞北京元素融合中式文化印象,并開始利用抖音、小紅書、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提出了將“永定門電烤串”品牌打造成“北京城市名片”的目標。

3.供應鏈全賦能
歸根結底,餐飲店想要做大做強,最基本的不是營銷也不是產品,而是供應鏈的底層實力。
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能大大降低運營成本,所以可以給到加盟商更多利潤空間,就能進一步吸引加盟商入駐,從而形成更大的集采優勢,門店成本進一步降低,門店更賺錢,如此良性循環,將會逐漸成就萬店連鎖。
比如永定門烤串,擁有3000平方米的自有標準化食品加工廠,日均產肉串超15萬串,峰值可達23萬串。供應鏈提供當天所需新鮮串類,工廠每天生產新鮮食材,有專員每天檢查工人著裝和程序化操作規范。
還有喜姐炸串,歷經了自串、外包到自建工廠三個階段。現已經在全國有8個分倉,后端供應鏈能服務2000家門店。目前已搭建好了較為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實現了“源頭直采,精準對接”的目標。
在一系列創新組合拳下,這些新銳炸串們表現出搶眼的賺錢能力。
根據喜姐炸串數據顯示,一家縣城核心商業街的日營業額可達3000元,地級市副中心日營業額可達5000元,地級市核心可達10000元。即便是在縣城核心商業街,一家店的年凈利潤也可達到35.4萬元。
這意味著,開一家炸串店的毛利率有可能達60%!

三
“網紅”品牌能否“長紅”
不過,在中國的新消費賽道上,“網紅”絕不意味著“長紅”。有數據顯示,中國餐飲業的淘汰率高且經營壽命短,平均壽命只有508天。
尤其是對于小吃這類非剛需品類,消費者的固定喜好較弱,更熱衷于追求新鮮感。而炸串這一賽道因為門檻低的特點,更易產生同質化的問題。
雖然現在各網紅品牌們紛紛提出了“差異化”的改變,但往往多集中于包裝營銷等層面,在口味上實現差異化并不容易,很難建立起堅固的品牌護城河。
所以現在的消費者,往往是“炸串”品類的忠實用戶,很難成為某一“品牌的”死忠粉。
此外,炸串品牌們的另一大挑戰來源于大品牌的圍攻。正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站在風口之上,除了媒體的閃光燈外,還有搶食者的注目。
在炸串賽道受到關注之后,各個大品牌也瞄準了這一領域,如正新雞排、蜜雪冰城等具有萬店規模的大品牌都已將炸串納入其經營范圍。
和這些大佬相比,這些初出茅廬、品類單一的炸串品牌應當如何建立起對抗的護城河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原標題:《資本愛上“擼串”,1年賣出1億串,門店開到墨爾本》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