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地鐵非法乞討者暑假陡增多為職業乞丐,經整治減少三成
被稱為“地鐵丐幫”的非法乞討者一直以來都被乘客反感。近年來,上海地鐵站內還出現了一些未成年乞討者,采用下跪磕頭、摟抱等方式逼迫乘客捐錢。
10月20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上海軌交警方獲悉,2016年以來,上海軌交警方共查處地鐵乞討人員5158人次,尤其進入6月以后,地鐵內的未成年乞討者突然增加。上海軌交警方展開集中打擊整治,經統計職業乞討行為及亂貼小廣告行為已減少30%。
外地兒童趁暑假來滬乞討


經常乘地鐵的上海市民普遍遇到過這樣的場景:衣衫破舊的兒童胸前掛著擴音器,一邊用話筒唱著《世上只有媽媽好》等歌曲,一邊手捧搪瓷缸穿梭在車廂內乞討。車廂內的乘客無一幸免地被騷擾。不僅如此,還有一些未成年乞討者采用下跪磕頭、摟抱等方式逼迫乘客捐錢。
據上海軌交總隊治安支隊指導員陸曄介紹,非法乞討在上海地鐵已經存在多年,與“散發廣告、站外黑車、亂設攤點”并列成為軌道交通的“四亂”行為。其中,絕大多數是以此為生的職業乞討者。

2016年6月份,上海軌交警方發現地鐵車廂內未成年乞討者突然增加,調查發現,這些未成年乞討者由家長帶領,趁暑假期間來滬乞討。“他們主要來自貧困地區,小一點的孩子被家長抱在手里乞討;一些已經讀書的孩子則單獨乞討,有情況就用手機和在暗處的父母聯系。”同時,警方還發現,乞討者分工協作,互相望風來逃避打擊。“一旦有人被警方抓到,就會通過手機通知同伙,這是為什么非法乞討難治理的原因之一。” 陸曄說。
民警有跨區執法權,誰接報誰處理
針對這一情況,上海軌交警方展開集中打擊。根據市民舉報的線索,警方首先對非法乞討者的活動軌跡進行分析,并確定了職業乞討者的落腳點和活動規律:乞討者多數集中在上海火車站及石龍路站附近,每天10點至14點和18點至23點期間,主要在地鐵1、2、3、4號線上從事乞討行為。“職業乞討者一般集中在路程距離較長、客流較大,且經過市中心的線路進行乞討。”
上海軌交警方推出聯動措施,賦予民警在軌交車廂內進行跨轄區執法權,做到“誰接報,誰處理”。一支專門的行動隊悄然建立。
在車廂內,著裝民警和便衣民警不間斷巡邏,在流動的車廂中對“乞討者”形成震懾力;尤其加強夜間的整治力度,派出專門的警力進行巡邏。此外,地鐵運營方申通地鐵方面也在運營期間不間斷播放廣播,嚴禁在地鐵里賣藝、乞討、散發小廣告等,并且有專門的行政執法大隊與警方一起打擊非法乞討等“四亂”行為。
警方透露,對比歷史同期,“黑廣告”和“乞討”兩種不法行為已減少約三成。
備案制篩查是不是累犯
由于乞討者多為未成年人,“兩懷”婦女、老人、殘障等特殊人士,單次違法行為金額并不高,因此警方的處罰措施多以批評教育及驅離為主。一旦民警發現有境況不好的乞討者,警方還會與救助站取得聯系,對其進行妥善安置,但基本會遭到乞討者回絕。陸曄表示,軌交警方已加強了對乞討人員的備案機制。
他說,備案機制的目的之一,是為了篩查未成年人及殘障人士乞討者中是不有失蹤人員或被拐兒童,憑此倒追涉及拐賣、故意傷害等違法犯罪行為。不過截至目前,尚未發現有被拐情況。此外,備案制也可以讓民警及時判斷所查獲的乞討者是否系累犯。一旦對方曾有前科,還會被交由申通地鐵執法方面根據地鐵管理條例進行罰款,從而提高其違法成本。情節惡劣的,還會面臨行政處罰。
據軌交警方透露,今年以來,總隊共查獲地鐵乞討人員5158人次,“四亂”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