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霾天醫院呼吸科小患者增多,空氣污染會加重過敏
最近,上海的天氣陰晴不定,氣溫上躥下跳,這還是都是小事。最讓人擔心的并非溫度,而是空氣質量。灰霾天,大人們都已飽受呼吸之痛,更何況身體器官仍處于發育階段的孩子們。

“盡管秋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好發季,但灰霾天持續幾天后,我們這里排隊的人明顯多了,特別是老病人來加號的那就更多了。”張皓坦言,自己沒有具體統計灰霾天氣的門診病人增加數量,但直觀的感覺就是始終忙個不停,不間斷地接診了數百個病例。其中,許多是因為天氣原因,前來看哮喘和鼻炎的患兒。
張皓是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學中心呼吸科副主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童呼吸專業學組副組長。20多年來,她主要從事小兒呼吸系統如哮喘、慢性咳嗽、支氣管炎等疾病的診治。
近年來,兒童哮喘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最新全國城市兒童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哮喘兒童10年間增加了60%。哮喘發作最常見誘因是呼吸道感染和天氣變化(或接觸冷空氣)。最新的一次中國城市兒童哮喘流行病學調查,共完成463982名兒童初篩,診斷哮喘達13992例。上海兒童的哮喘患病率更是高達7.57%。
“隨著灰霾污染的加重,內科呼吸系統疾病的病人和我們呼吸哮喘專科的病人越來越多,他們發病主要表現為反復咳嗽、喘息和鼻塞、流涕。可以說這一兩年里,呼吸道疾病與大氣污染成正相關。”張皓表示,家長們普遍反映近些年孩子感冒持續時間越來越長,感冒次數也越來越多,其實這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如空氣污染便會加重過敏發生。
據了解,霾中有包括螨蟲、塵埃、細菌、病毒、硫酸鹽、鉛、錳等在內的20多種對人體有害的細顆粒有毒物質,這些物質均會對人體的呼吸道產生影響。張皓進一步解釋稱,雖然孩子的肺容量較小,但孩子活動量大,和成人相比,肺通氣量仍較大。同時由于氣道管徑狹窄,在污染的空氣下吸入的細顆粒有毒物質更易停留于孩子的體內,從而導致咳嗽、喘息、過敏性鼻炎頻發。“孩子的很多器官都沒有發育好,咳嗽反射也沒有發育好,所以空氣污染對孩子的損害更大。”
“如果孩子本身就有疾病的基礎,比方說本來就是過敏體質或患有喘息,再加上空氣不好,發病率自然就提高了。”張皓說,灰霾盤踞上海那幾天里來她這里報到的老病號頻增,有好幾個多年哮喘不發作的孩子,因為空氣變化,再次引發哮喘急性發作。
據了解,3歲以下的患兒,比較容易出現感染性的疾病,如果未能及時控制住,可能繼而引發肺炎;而在3歲以上的患兒中,哮喘和鼻炎是最常見的疾病。
在張皓看來,灰霾對孩子造成的危害并非短期內可以體現出來的,諸如PM2.5這類細顆粒物會進入支氣管深處,要排出是相對比較困難的,且其往往富含有毒、有害物質,長期在孩子體內堆積到一定程度將會引起一個質的變化。或許一二十年后,或許更久,大概等現在的孩子都人到中年以后,霾在他們體內埋下的禍根可能會漸漸顯示威力。張皓說,長期吸入易發展成為間質性肺病,這類病很難治療,最終還有可能導致肺纖維化和呼吸衰竭等。
隨著城市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危害越來越引起大眾的重視,灰霾天大家出門更愿意戴上一個口罩,盡管張皓稱紗布口罩由于孔徑太大其實根本無法過濾細顆粒物,那些所謂專業防PM2.5口罩,目前學界對于其阻擋細顆粒物的能力也沒有定論。但在張皓看來,“不管口罩到底能不能擋住空氣中的所有微粒,到室外的話,戴總比不戴好。”不過,她提醒道,選擇口罩時應盡量選中間有濾層的,同時還要考慮透氣性相對好的。
此外,張皓也呼吁冬天正是灰霾頻發時節,對于那些有晨跑項目的學校,更應密切關注天氣預報,以便隨時根據空氣質量調整晨跑項目。“為了我們孩子的健康,老師們應切實保護我們的孩子。”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