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帶食月出如約而至,來看上海天文館“大殺器”的“懟臉拍”

本文圖片均來自上海天文館





今天(11月19日)5時03分,一輪“紅月亮”從東海之濱的地平線升起,“帶食月出”奇觀如約而至。
17時12分,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的聯手“仰望星空”團隊,在望舒天文臺進行直播。天文館的“大殺器”雙焦點可切換一米望遠鏡(DOT)首次投入天象直播,使用主焦點上的相機對著月亮“懟臉高清攝影”。
上海天文館網絡科普部部長施韡介紹,此次月偏食覆蓋范圍很廣,幾乎整個亞洲(除極西部)、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極西部、歐洲極西北部、太平洋、北冰洋都可以看到。我國位于此次月偏食的后半段,可見“帶食月出”,比較適合結合地景拍照。由于食甚時間是17時03分,月亮一出地平線就呈現“紅月亮”狀態。此后,天狗一點點把月亮吐出,直至18時48分復圓。
參與直播的“仰望星空”團隊成員華佳駿說,今天上海天氣頗為給力,不但沒下雨,而且萬里無云,大氣視寧度也不錯。不過這次天象觀測也有不小難度,因為食甚發生在月出時,觀測者必須看得到東方的地平線,才能欣賞“帶食月出”美景。
上海天文館直播的前半段,呈現的畫面來自一臺雙筒望遠鏡。只見月亮右下方有一條泛著亮光的月牙,從右下方至左上方漸次變色,呈現暗紅色,十分迷人。
直播后半段,觀眾看到了上海天文館“雙焦點可切換一米望遠鏡”觀測到的月食畫面。與雙筒望遠鏡相比,這架國內最大口徑的科普光學望遠鏡拍的月球要大得多,地球本影外的月球地貌依稀可見,令觀眾大呼過癮。
據介紹,“雙焦點可切換一米望遠鏡”是一架地平式反射望遠鏡,主鏡口徑為一米,采用可自由切換的雙焦點設計。其主焦點視場為1.5度,可開展大視場巡天觀測;耐氏焦點視場為10角分,可用于高分辨率天體觀測。
這架望遠鏡位于上海天文館園區內的望舒天文臺,為科普增設了目視觀測設備和視頻直播設備,可以支持上海天文館開展各種天文科普和教育活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