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歷城二中與齊魯制藥恩怨史:擴建后成鄰居,每年投訴數百次

“我們感覺就是坐在一座活火山口上,不到兩年這已經是第三次爆炸、火災事故,而我們這么多師生家長投訴學校南邊的齊魯制藥異味污染已經有十來年了。”
談及10月10日晚上齊魯制藥的那聲巨響,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第二中學(下稱歷城二中)主管宣傳的教師王梅(化名)仍心有余悸。
10月10日20時50分,位于濟南市歷城區董家鎮的齊魯天和惠世制藥有限公司(齊魯制藥有限公司下屬公司)廢水回收車間一回收罐發生泄爆事故,事故未散發毒害氣體,也未造成人員傷亡。
但爆炸猶如導火索,再次引爆了歷城二中師生以及家長們對齊魯制藥累積十余年的怨氣。近年來,歷城二中每年投訴齊魯制藥都達數百次。
今年4月9日,歷城二中師生因難耐刺鼻異味而戴口罩上課的新聞經當地媒體報道后引發廣泛關注。
此后,齊魯制藥部分車間的搬遷問題正式提上日程。
據齊魯網報道,4月13日,濟南市政府曾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齊魯制藥董家基地異味處置工作,并要求在8月20日前,齊魯制藥廢水處理設施遷離歷城二中,對化學合成車間特別是距離歷城二中較近的車間,按照原有計劃,加快向德州臨邑搬遷,減少異味排放。
“可是問題還是沒解決,現在學校還是一股臭雞蛋、臭魚爛蝦的味道,搬遷太慢。”多位歷城二中學生家長和老師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抱怨。
面對與歷城二中十余年的糾葛,齊魯制藥方面則表示目前暫不接受采訪,相關情況以官方報道和通報為準。
10月12日,濟南市環境保護局宣教中心主任趙小明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 “歷城二中與齊魯制藥十余年關于污染問題的爭執一直是濟南環保工作的熱點和難點,更是城市發展與工業化所帶來的問題的一個樣本,在目前技術有限的前提下,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兩家有一家搬走,但是難度都不小,需要群策群力來解決。”

“先有學校后有(藥)廠”
“氣味特別嚴重,幾乎每天不定時的都會有臭雞蛋、臭魚爛蝦的那種味道,刺鼻還熏得慌。”10月11日,王梅在歷城二中校園內無奈地說道。
公開資料顯示,山東濟南歷城二中始建于1958年,現已發展成為在校學生5000余人的山東省級規范化學校,是濟南教育的窗口學校,并在2013年成為“北京大學校長實名推薦學校”。
“學校有高中也有初中,而且是完全寄宿制,加上附屬學校和教師員工,總計達上萬人。”王梅說道。
王梅及多位歷城二中學生家長對澎湃新聞表示,10年來,學校師生長期受到齊魯制藥方向飄來的異味影響,以致于半夜也會被熏醒,關窗也無法解決問題,尤其每當南風天時,刺激性的異味便撲面而來,學生普遍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適癥狀,而一旦學生離開校園一段時間,各種不適癥狀通常就不治自愈了。
“濟南市環保局、歷城區環保局、12345政府監督熱線基本上不停地在打在問,但是每次都是檢測合格,問題始終沒有解決。我孩子來這里上學5年了,我就投訴了5年。”學生家長趙女士說道。
對于多年來未見改觀的局面,多位歷城二中教師和家長猜測,這或許和齊魯制藥是當地納稅大戶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齊魯制藥前身為齊魯制藥廠,是中國大型醫藥骨干企業,擁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主要從事治療腫瘤、心腦血管、精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眼科疾病等的制劑及其原料藥的研制、生產與銷售,現有員工7000人,并先后榮獲“全國醫藥工業50強”、“中國100家最大醫藥工業企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
“先有學校后有廠,學校旁邊的齊魯制藥廠廠區是上世紀90年代建設的,最開始學校與廠區還隔了一段安全距離,但學校和廠區都在擴建,最后就變成了一墻之隔。”王梅說道。
王梅的這一說法得到了董家鎮鎮政府黨政辦主任呂民和濟南市環境保護局宣教中心主任趙小明的證實。
10月11日,呂民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歷城二中與齊魯制藥的糾葛在某種程度上是城市工業化發展中所面臨問題的縮影,“當時的環境保護意識遠遠不如現在,隨著城市的發展,這些問題也就逐步凸顯出來了,應該說,這是個歷史問題。”
趙小明則表示,近年來,歷城二中方面的投訴每年都達數百次,歷屆市、區兩級政府都很重視此事。
“確實有異味,是揮發性有機物。味道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齊魯制藥處理污水時的蒸發氣體,另一方面是有一個生產車間由于生產工藝環節上的原因,會有氣味。對人完全沒影響也說不通。”趙小明說道。
趙小明還表示,目前300多種揮發性有機物,在環保監管上大部分都沒有標準,在監管上還存在客觀上的局限和困難,且經過環保部門多次的24小時監測,也未發現齊魯制藥有超標排放,因而沒有處罰的法理依據。
“但是達標排放并不是不排放,現有的技術標準還無法做到零排放,也就是說它一直會有這個味道。”趙小明說道,這也是歷城二中投訴十年而未能解決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搬走誰都有困難
10月10日晚上的齊魯制藥廠爆炸事件雖未造成人員傷亡和嚴重后果,但在歷城二中師生心中掀起的波瀾卻久未平復,齊魯制藥搬遷的話題也再度在歷城二中師生家長中引發熱議。
王梅及多位學生家長對澎湃新聞表示,爆炸當晚,歷城二中教室內煙塵彌漫,不少學生的雙腳都被震離地面,口鼻在爆炸之后都有燒灼感。
“10號晚上,有的家長深夜趕來,硬要把孩子從床上拽回家里去,我們老師看著都難受。”王梅說道。
王梅表示,山東樂陵有2700畝左右的化工產業園可以利用,且有完備的廢氣和污水處理裝置,“據說齊魯制藥下一步準備搬到那里去。其實把有異味污染的、有毒有害的那部分車間搬走就可以了。”
這一說法得到了呂民的證實。“確實有計劃搬到樂陵去,但是這么大的廠,搬遷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資金、土地、人員安置等等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呂民說道。
趙小明則對澎湃新聞表示,在目前技術無法消除這種異味的情況下,歷城二中和齊魯制藥兩家之中,有一家搬走是根本解決問題的辦法。
“兩家搬一家,市、區兩級政府都很想解決這個問題,也多次把兩家召集到一起,商討對策。”趙小明說道。
趙小明表示,如果是齊魯制藥搬遷,除了上述的那些問題,計劃遷往地區的環保鄰避效應也不容忽視,“現在大家環保意識都很強,你把廠搬過去,當地也會有這些顧慮,這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
“歷城二中搬遷也是一種辦法,前兩年地方政府還劃過土地,但是和齊魯藥廠一樣,它的人員安置、資金都是問題,升學率也擔心受影響,最后也沒有達成一致。”趙小明說道。
對此,王梅對澎湃新聞證實了這種說法,“我們是公立學校,要搬走也是市里統一安排,很多老師也都提過把學校搬走的意見,但是確實也面臨這些困難和顧慮。”
但王梅同時強調,學校內部開會時從未提過學校搬遷的問題,“學校領導只是強調搬不搬走不是我們說了算”。
針對歷城二中和齊魯制藥十年來的糾葛和搬與不搬的爭議,趙小明認為,群策群力來解決是可行的出路,“比如學校搬走,那么地方政府、齊魯制藥都能適當給予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反過來也是,這樣或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齊魯制藥部分車間被要求遷離
多年僵局之后,此事在今年4月迎來了轉機。
今年4月9日,當地媒體報道了《濟南歷城二中被臭氣包圍,師生質疑齊魯制藥惹禍》的新聞,此后,該事件持續發酵。
據歷城二中今年4月13日在官網上公布的《致家長一封信》中稱,媒體曝光后,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做了重要批示,責成市、區相關部門迅速介入,查清原因,徹底解決該問題。
4月12日,濟南市區環保、教育部門及歷城區政府分別到歷城二中、齊魯制藥廠進行了現場監督檢查,并召開了專題研究會議。
這封信中還稱,市、區環保部門已經安排專業監測人員分別進駐齊魯制藥廠、歷城二中,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控監測,全天候監測空氣質量,徹底查清味源,制定解決方案。
而據齊魯網報道,今年4月13日,濟南市政府曾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齊魯制藥有限公司董家基地異味處置工作,并對齊魯制藥的搬遷工作做了具體安排。
在4月13日的專題會議中,齊魯制藥被要求全面落實治污主體責任,采取一切措施消除異味影響,啟動污水處理設施遷建工作,將高濃度廢水處理設施遷建至遠離歷城二中的區域,確保在8月20日前完成遷建工作。
此外,會議還要求齊魯制藥加快部分車間的搬遷進度,對化學合成車間特別是距離歷城二中較近的車間,按照原有計劃,加快向德州臨邑搬遷計劃實施,減少異味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4月16日,此次發生爆炸事故的齊魯天和惠世制藥有限公司曾向歷城二中師生發去一封致歉信。
在這封致歉信中,天和惠世稱,該公司將成立廢氣排查治理專項工作小組,本著負責任態度整改到位。
另據《中國經營報》報道,今年4月12日,齊魯制藥董家基地有關負責人曾對外表示,該企業近年來已累計投入約8000萬元治理廢氣,此后將加大投入,最大努力把異味問題降到最低,直至無味排放。
但在歷城二中師生看來,搬遷卻并未落到實處,校園內異味依舊很大,一個被反復提及的例子,便是原計劃于10月7日下午舉行的校園合唱比賽,因為異味太大而不得不取消。
歷城二中還向澎湃新聞提供了這樣一份統計數據,近一年來,該校高中部有29位女教師懷孕,而流產的便多達9位。
但9名教師流產是否與齊魯制藥有關,目前無法建立因果聯系。
多位歷城二中教師和家長表示,各項措施關鍵要落到實處,在停產、搬遷等問題上,還應吸納家長和學校代表參與,“學校旁邊的制藥廠應馬上停產,并且有計劃搬走。你說沒問題、都達標,但是師生的身體反應是實實在在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