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部抗日片憑什么打敗《釜山行》,代表韓國沖奧?

影片發生在1920年代的朝鮮日治時期,在一輛從上海通往京城(如今的首爾)的火車上,抗日組織義烈團小分隊冒死打算輸送一批炸藥,炸掉位于京城的日本警察局。義烈團領袖金宇鎮(孔侑 飾)和朝鮮人出身的日本警察李正出(宋康昊 飾)展開了一場明爭暗斗、相愛相殺,并在火車上找出潛伏在小分隊的內鬼。
影片引用了1923年真實發生的黃鈺警局爆炸事件,在這個不能單純區分善惡敵我的混沌年代,影片刻畫的是不同的小人物,選擇以怎樣的方式面對抗戰,面對人生。



作為一部抗日題材的電影,《密探》難免會被拿來和去年千萬票房的抗日片《暗殺》作對比。從配樂、造型、服裝上看,兩者風格接近,同樣在上海取景,《密探》比《暗殺》更有車墩感,抗日神劇觀片量夠的同學,分分鐘會跳戲。諜戰無間道、庭審入獄,幾乎成為韓國抗日片的標配,談不上稀奇。更何況珠玉在前,《密探》的庭審劇本流于表面,遠不及《暗殺》李政宰在結尾的點睛之筆來得觸目驚心。唯一的亮點,只剩下孔侑的“獄中打卡論”。好好的一手演員牌,打得七零八落,已算不合格。
有人會問,既然如此,為什么它能在“沖奧”這一關,打敗《哭聲》《釜山行》等一眾口碑片?
原因是——它有兩場90分的戲。

無論從拍攝節奏、武打設計以及背景音樂來說,《密探》的火車戲都算是難得的佳作。孔侑機智換尿布;韓志玟的抽煙、撕衣領;多位演員與日本警方的斗智斗勇,義烈團成員內部的“猜猜誰是臥底”,金導將狹小的密閉空間發揮到了極致,刺激感十足。Variety將它評價為“近年來最精彩的火車戲”,一點不夸張。
在2016年這個實打實的孔侑年,他祭出的不僅是電影《男與女》《釜山行》和即將到來的tvN《鬼怪》,還有“15禁”電影《密探》里被嚴刑拷打的戲份。不過,比起重口味的韓志玟被毀容、孔侑被砍掉手指,筆者更喜歡日本警官(嚴泰久 飾)怒扇下屬十幾個巴掌,以及三位影帝級別的“木桶暢飲”。對飲成三人那段,幾位電影咖的神情、動作和內心戲尤為豐富,一桶見底的美酒,三重似醉非醉的人生,將苦楚一股腦倒出。以慢打快,在大銀幕上展現最樸素的日常,反而比突突突的機槍掃射更考驗演技。
如今早已不是高呼萬歲就能把抗日片拍好的時代。演技、劇本、節奏、音樂,固然能加分,但一部真正的好電影勝在骨不在皮,只有人性在細節中流轉,才能從骨子里打動觀眾。不知中國的抗日神劇們,看到這部《密探》作何感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