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eWork上市后首份財報:凈虧損同比收窄至8.4億美元
美國共享辦公營運商WeWork(NYSE: WE)交出了上市以來的首份財報。
11月16日,WeWork披露了2021年的第三季度財報。截至9月30日,WeWork的營業收入為6.61億美元,高于第二季度的5.93億美元,其中9月份營收為2.3億美元,創下了今年的最高月度營收。凈虧損8.44億美元,同比收窄18.3%。
在凈虧損的8.44億美元中,包括2.62億美元的非現金和非經常性開支,主要來自折舊、攤銷和減值。調整后的EBITDA(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虧損為3.56億美元,較第二季度調整后的EBITDA虧損4.49億美元減虧9300萬美元。
WeWork首席執行官桑德普·馬特拉尼(SandeepMathrani)曾在2020年底公開表示,WeWork有望在2021年實現盈利,并產生自由現金流。WeWork還預計公司的營收將從2020年的32億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70億美元。
另外,截至9月30日,WeWork的全球房地產投資組合包括38個國家和地區的764個地點,支持約93.2萬個工作站和54.6萬個實體會員;綜合房地產組合包括33個國家和地區的631個地點,支持大約76.6萬個工作站和43.2萬個實體會員。
在第三季度,WeWork的實體入住率從2021年第二季度末的50%上升至56%,包括已經簽約入住的新增3萬名凈會員,實際入住率將增至60%。
10月21日,WeWork正式以SPAC方式登陸紐交所。
公司上市后的股價不穩,大漲之后出現大跌,在大漲期間公司的市值曾一度高達112億美元,隨后開始下跌。截至美國時間11月15日收盤,WeWork報9.49美元,漲幅3.38%,總市值達到67.99億美元。而WeWork在2019年8月份首次遞交IPO時,估值曾高達470億美元。
WeWork此次上市的途徑與一般的股票不同,并不是采用公開募股的方式進行上市,而是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BowX Acquisition Corp進行業務合并,進而進入資本市場。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又稱為SPAC,是海外借殼上市的一種方式。與一般的買殼上市不同,SPAC是自己造殼。首先,企業會在美國設立一個特殊目的公司,該公司僅有現金,沒有實業和資產,并在資本市場上市。隨后,企業會和已經上市的殼公司進行并購,迅速實現上市融資的目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