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紀委官網公布155起中秋國慶違紀案例大數據:正職超大半
高壓之下,頂風違紀的都是誰?
節日期間“四風”易發多發,哪些問題最突出?
……
據中紀委網站10月8日消息,2013年9月3日,中央紀委等發出通知,要求堅決剎住中秋國慶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2014年4月起,中央紀委開始在重要時間節點,點名道姓通報曝光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
梳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監督曝光”等欄目信息,截至2016年9月30日,約有155起發生在中秋、國慶兩節期間的典型問題被曝光。讓我們透過中秋國慶通報大數據,看狠抓節點、糾正“四風”的進展和成效。

梳理被紀委查處并通報曝光的155起案例,其中主要違紀者擔任正職“一把手”的至少有105人,超過總數2/3。其中有102人因直接違紀被通報,有3人因下屬單位違紀被問責。
在一個班子中,一把手尤為重要,決定著一個地方或部門的政治生態,必須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只有把一把手看住了,把領導班子建設好了,才能以上率下,一個地方和部門的風氣才能正起來。
被通報干部大多來自黨政機關,“局長”“書記”“主任”出現頻率最高


習近平總書記說:“作風問題都與公私問題有聯系,都與公款、公權有關系?!?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要誠心誠意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如果領導干部走向反面,變成了以權謀私、吃喝玩樂,就要讓其為自己的享樂奢靡付出應付的代價。
兩節期間,違規發放津補貼、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使用公車問題最突出

涉事者手段多種多樣,伎倆層出不窮,較突出的是以下幾種類型:
權力尋租,坐地生財——利用職務影響,收受他人好處。如,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房產管理處盛澤房屋產權登記分中心主任潘火根,多次接受某房產公司、某房產技術咨詢公司在春節和中秋節期間贈送的現金、購物卡等合計74.3萬元。
虛報套取,挪作他用——通過虛列項目、虛開發票等方式套取公款。如,北京市門頭溝區潭柘寺鎮東村村委會委員劉彥香編造工資表,套取專項資金及村集體自有資金共計人民幣7萬余元,用于村里中秋、國慶“兩節”和春節期間送禮支出。
巧立名目,偷梁換柱——變著法地套取資金,違規使用。如,2013年9月,吉林省吉視傳媒公司和龍分公司經理崔昌善要求單位財務人員虛開7.3萬元大米、豆油發票,實際為購買73張購物卡,作為中秋節福利違規發放。
明目張膽,公開索要——向下轄單位或管理服務對象索要好處。如,2015年中秋節前夕,青島市城陽區市場監管局棘洪灘市場監管所所長張暉向下轄社區索要大米、面粉、花生油,當作節日福利發放。
什么禮品最搶手?購物卡
梳理這些案例,收取與發放的禮金物品,從“貌似不像禮品”的羊肉面粉、大米豆油,到明晃晃的現金紅包,到披著“馬甲”的購物卡、提貨券,可謂五花八門、名目眾多。


經過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四風”面上有所收斂,但樹倒根在,仍有人不把中央禁令當回事,不知敬畏、依然故我。紀檢監察機關要咬住不放、嚴防死守,睜大眼睛、拿著放大鏡去找,同時運用新媒體新技術,發動群眾監督,提高發現問題能力,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含糊。
近2成干部節日期間多次違紀,超6成涉事干部多個節日違紀,有的連勞動節都不放過

近2成違紀行為發生在兩節前,收送禮品等行為出現“前移現象”

此外數據還顯示,近2成違紀行為發生在節前,包括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發放津補貼、違規公款宴請等,其中以節前收送禮品禮金現象最為突出。比如,2015年中秋節前,河口縣財政局用公款對州財政局有關人員進行節日“慰問”,河北保定涿州中學校長姚殿龍違規收受他人贈送的購物卡,等等。高壓之下收送禮品等行為出現“前移現象”。紀檢監察機關要緊緊跟上,把監督執紀問責做深做細做實。
結語:
抓了中秋節抓國慶節,抓了國慶節抓元旦春節,形成一種習慣、一種風氣
“節慶怎么過,是對作風的考驗。”
中秋是傳統佳節,傳承著民族優秀文化和情感。國慶節是舉國歡慶的日子。近年來,不正之風浸染了節日文化,月餅、大閘蟹等節禮越送越奢華,與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漸行漸遠。公款購買節禮侵蝕了黨風和社會風氣。
十八大以來,全黨上下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紀檢監察機關加強日常檢查、執紀監督、查處曝光。2013年9月中秋國慶前狠剎公款送月餅節禮,10月嚴禁公款購買印制寄送賀卡……抓月餅、抓賀卡,看起來是小事,其實是抓這后面隱藏的腐敗。紀檢監察機關通過抓細節、抓具體,用問題倒逼,看住一個個節點,以點帶面、逐步深入,不斷加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持續釋放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
目前,改進作風留下了“印”、抓出了“痕”,但不正之風具有頑固性、反復性,稍一放松就會反彈回潮、冒出新的一茬。作風建設必須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經常抓、抓經常。抓了中秋節抓國慶節,抓了國慶節抓元旦,抓了元旦抓春節,抓了春節抓端午,就這么抓下去,積小勝為大勝,使之形成一種習慣、一種風氣,就會讓過節回歸簡單溫暖的本來氛圍。 (原題為《從155起中秋國慶期間典型案例看糾"四風":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越往后執紀越嚴》)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