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京一日游”游客:有些景點就看5分鐘,回家再看看游覽書
現代快報消息,黃金周出游,不少人為了圖省事,到某個城市會選擇報個一日游團隊。不過,由于行程過密,不少游客都會吐槽太趕了。日前,現代快報記者報名參加某“ 南京一日游” 團隊進行親身體驗,發現要在一天內游完合同上的 8 個景點,確實會很趕,幾乎每個景點都只有 20 到 30 分鐘的游覽時間。有的時候導游為了趕景點,既定行程甚至會被打亂。除此之外,這樣的旅游團在收費、交通、吃飯等方面也有不少問題。
報價亂
宣傳單是 100 元 / 位,合同變 360 元
2 日上午 8 點,現代快報記者在南京火車站附近報名參加了一家“ 一日游” 團隊。
這家旅行社店面前的廣告和宣傳板上,都找不到“ 一日游“ 團隊的價格。走進店內,工作人員指了指桌子上一張 A4 紙大小的宣傳單。宣傳單顯示,“ 一日游” 線路包括 8 個景點,底部標明價格“100 元 / 位”。

當記者要報名時,工作人員才拿出紅色合同,并說明還有 260 元的景區套票需要購買。
合同顯示,8 個景點包括濱江景區、閱江樓、朝天宮、大報恩寺遺址公園、莫愁湖、中華門城堡、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中山陵。她表示,宣傳單上的 100 元只是導服費、車費以及代辦門票等費用。當記者表現出猶豫時,她立即勸說,套票是優惠票,自己花錢買肯定比這個貴。也就是說,如果要報名需要一次性繳清 360 元。

相同的行程,團內發現多種報價
很快,一位工作人員將記者帶上一輛破舊的面包車,送到朝天宮,與其他十多位團員會合。剛游覽了一會兒,導游就向游客索要合同。他告訴大家,所有景點的費用都是自己先墊付的,如果回去報銷,需要要回游客的合同。無奈之下,記者將合同交給了他。在前往第二個景點的路上,導游又以餐費和景區交通費為名義,向記者收取了 90 塊的團費。這樣算下來,“ 一日游” 的收費實際上已達到 450 元。
不過記者詢問其他團隊成員,卻發現價格又各有不同。一位來自陜西的小伙子與記者年齡相仿,全程費用只要 425 元。一位來自浙江的阿姨,全程費用是 390 元。這位阿姨告訴大家,原本旅行社要的是 460 元,自己嫌貴要走,又被拉了回來,這才少收了 70 元。
行程趕
中途加入的新游客,中華門只游了 5 分鐘
上午前兩個景點,導游講解得還比較細致。到了中華門城堡時,行程突然變得非常緊張。導游解釋說,是因為早上接游客時,有兩個游客遲到了,導致整體上午的行程有些吃緊。上午 11 點 50 分左右,團隊到達中華門城堡,導游安排游客自由活動,并未做過多講解。
12 點 10 分左右,導游領了 6 位新游客進入景區。由于行程緊張,這 6 個人僅僅游覽了 5 分鐘,就被帶出來和大部隊一起前往夫子廟。6 人中兩位來自安徽的游客打趣道,參觀得太快了,什么也沒記住,還是回家再看看游覽書。在夫子廟,全部人員也只停留了 30 分鐘。
在團隊中還有一位 70 歲的大爺。雖然身體比較硬朗,但快速的行程,讓他有些跟不上。上午的中華門沒有游覽,在下午的濱江風景區,他累得直接坐在景區門口直喘氣,告訴導游不進去了。他告訴記者,這是自己第一次參加一日游,報名前旅行社還承諾他一定能跟得上,” 感覺根本不像在旅游,像是在救火。” 大爺說,今后再也不會報一日游團隊出游了。
有的景點直接跳過,團費卻一分沒退
最后一個行程是去中山陵,由于 5 點鐘中山陵就將對外關閉,導游一直在趕。在濱江風光帶,既定景點之一的達摩古洞景區,就被略過了。導游告訴大家,必須要在 5 點前到達中山陵,并反復強調達摩古洞景區是新修建的景點,也沒啥看點。不少游客在導游制造的緊張氛圍下,紛紛放棄游覽。也有游客表示要去游覽,但都被導游刻意忽略。
由于行程太趕,中途一對來自江西的夫婦決定提前結束行程。離開前,他們不時討論導游是否應該把中山陵的團費退給他們,但導游一直未有回應。當天,由于中山陵十分擁堵,晚上 7 點鐘所有人才從山上下來。不過,直到送所有游客離開,導游都未提及退還未游覽景區的費用,不少人擔心導游不把自己送下山,也只能作罷。
問題多
景區內小交通、餐費全部經導游手
2013 年 10 月 1 日,新《旅游法》實施。當時,南京不少經營一日游團隊的旅行社對外承諾,今后景區內的小交通,游客是否乘坐,完全由游客自愿,而且費用導游不經手,游客直接交給景區。不過,在當天的行程中,餐費、景區游覽交通全部都是導游經手。
中午的就餐費是 30 元,九菜一湯,卻吃不出什么南京味,代表南京特色的菜肴只有一道分量較少的鹽水鴨。就餐的酒店環境并不算好,桌面上都是油漬,拿到餐具大家都在用衛生紙擦。此外,旅游過程中,雖然沒有強制消費,但導游反復提及兩家鴨子店,并承認如果游客購買自己可以拿到幾塊錢的提成,在夫子廟甚至帶著游客在一家鴨子店停留了許久。不過,強制消費并未出現。
(原題為《南京一日游一天八景點 70歲老人:感覺在救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