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1月14日,美國飛機機毀人亡,法國航母撞上帆船
歷史已經證明,并將會繼續證明,但凡通過侵略、打壓、制裁、奴役所締造的霸權,往往都不具備可持續性。
從“日不落帝國”英國的泯然眾人,到“民主燈塔”美國的混亂叢生。種種跡象表明,西方一家獨大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11月14日這天,世界又傳來3個“西方霸權走向終結”的信號,事關美英法三國。

先說美國,又一架美國飛機墜毀,機上僅一人生還。
14日,一架飛機在美國密歇根州墜毀。據當地有關部門透露,事發時,機上共有5名乘客,其中4人當場死亡,另有1人受傷,具體傷勢不詳。
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透露,這架飛機從密歇根州的夏洛瓦島起飛,飛往該州的比弗島,但在快要到達目的地時突然失事。
目前,事故原因還在調查當中。
作為世界頭號“摔機大戶”,飛機失事對于美國來說已成為“家常便飯”。但最近一個月以來,美國摔飛機的頻率實在讓人有些“目不暇接”。
10月14日,一架麥道MD-87型飛機在得克薩斯州撞上一根電線,隨后墜毀在田野中。
不幸中的萬幸是,機上21人全部生還,僅有2人受輕傷。
10月23日,一架單引擎飛機在威斯康星州撞上一座民宅,導致建筑物受損嚴重,機上兩人當場死亡。

11月4日,一架小型飛機在佐治亞州墜毀,飛機底朝天翻倒在公路上,機頭受損嚴重。
雖然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一度造成該地區200多戶斷電。
11月11日,一架小型民用客機在新澤西州的一處景區內墜毀,機上兩人當場殞命。
美國飛機一架接著一架摔背后,至少暴露了2點問題。
1,飛機年久失修,缺少日常維護。可能是造成一系列事故的罪魁禍首。
一方面,由于美國航空工業起步早(世界第一架飛機就是美國人造的),美國民間不乏各式“老爺機”,機械和電氣性能老化嚴重。
再加上美國人一貫慵懶的行事風格,平時疏于保養,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2,美國飛機接連失事背后,暴露了美國制造業“空心化”的事實。美國擁有完備的工業體系,但為了更好掠別國資源,美國將工廠開到了世界各地。

雖然這種做法的確降低了生產成本,但卻嚴重削弱了美國的制造技術。如若不然,特朗普上臺后,為什么高喊要讓美國制造業回流?
總而言之,美國依然強大,但這個唯一的超級大國在走下坡路,也是不爭的事實。
再說法國,繼美國潛艇后,法國航母也撞了。
繼美國“海狼級”核潛艇前不久裝上“不明物體”后,法國航母也出事故了。
14日,法國“戴高樂”號航母在土倫港附近與一艘帆船相撞,所幸并未造成人員傷亡。
當時的情況大致是這樣:“戴高樂”號正在海上訓練,突然發現一艘波蘭籍帆船出現在航道上。隨后“戴高樂”號通過無線電呼叫帆船,舵手也緊急改變航向,但還是未能避免事故的發生。

撞擊發生后,“戴高樂”號派出救援小組登上帆船,發現船艙并未進水,但桅桿已在撞擊中斷裂,只能由快艇拖回附近的港口維修。
雖然事故不大,但還是讓法國很沒面子。
一來,“戴高樂”號是法國現役唯一的航母,為法國海軍的旗艦,更是法國國家實力的象征。這么一個“大寶貝”卻撞上一艘小帆船,豈不非常尷尬?
二來,由于存在先天設計缺陷,“戴高樂”號自2001年服役以來一直“疾病纏身”,今年2月剛剛做完大手術,剛恢復海外部署,并將于下周參加法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軍演習。
在這個時間點上,法國航母撞船,的確有那么點晦氣。
最后,近年來西方傳統強國海上事故頻發。不論是前不久的美國核潛艇撞海底,還是英國頂級驅逐艦“集體趴窩”,亦或是此次法國航母撞船。

一系列事實表明,西方老牌海軍的優勢,已經愈發日漸式微了。
第三件,俄歐關系緊張加劇,英軍參謀長發出警告。
近來,俄羅斯與西方關系劍拔弩張。在此背景下,英國國防參謀長卡特發出警告稱,當下西方與俄羅斯爆發戰爭的風險,比冷戰以來的任何時候都大。
卡特認為,在現在的環境下,傳統的外交工具已經沒有作用了。因為在多極化進程的加速下,現在的世界比10年或15年前競爭激烈得多,緊張局勢導致的風險也更大。
卡特還警告英國政客,不要挑起不必要的升級。因為俄羅斯會動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例如移民、天然氣、網絡攻擊等。
英國國防參謀長是英軍中的最高軍職,類似于美國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卡特本人出身行伍,曾擔任英國陸軍總司令。

千萬不要認為卡特的上述言論是在幫莫斯科說話。恰恰相反,此人是個徹頭徹尾的反俄分子。
自2018年就任以來,卡特多次發表反俄言論,將俄羅斯稱為“嚴重威脅”。
卡特之所以警告英國政客,是因為他清楚,英國的輝煌早已不在。
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博弈,重頭戲在美俄博弈。而在這場博弈中,英國只不過是一個配角。
不論是從綜合國力還是軍事實力上,英國都與俄羅斯不在一個量級。從英國軍艦遭俄軍“實彈驅逐”,到幾天前英軍偵察機被俄軍攔截。這讓卡特意識到,倘若倫敦一再挑釁莫斯科,最終下不來臺的將是英國人自己。
最后,簡單談點粗淺看法吧。
大爭之世,各為其主。這依然是一個靠實力說話的世界。西方霸權走向終結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停下腳步。
別太驕傲,相信更美的風景和更浩瀚的星辰,就在前方等待著我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