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糧價一飛沖天,野村:這一切可能才剛剛開始
野村發布研報警告,伴隨著全球能源價格飆漲,能源價格對于糧食價格的溢出效應正越來越明顯。考慮到全球農業現代化的大背景下,明年全球糧價可能面臨進一步的上行壓力。
如果糧食價格飆漲,新興市場經濟體,尤其是低收入的經濟體將面臨食品價格進一步飆升的風險。
在央行方面,食品價格上漲可能導致明年通脹意外大幅上揚,這可能導致各國央行不得不提前采取行動,以應對市場通脹預期的上升。
01
疫情放大了全球糧食供需緊張
野村分析師表示,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全球糧食供需就處于非常緊張的狀態。
在需求方面,隨著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增長,當地消費者正在食用更“昂貴”的蛋白食品(如肉類、乳制品和海鮮)。這對全球糧食產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平均需要3公斤谷物才能生產1公斤肉類。
在供應方面,全球變暖增加了嚴重干旱和洪水的發生的頻率,降低全球糧食產量。而新興市場農業生產率低、城市化和工業化對土地的需求競爭以及水資源短缺和動植物疾病的蔓延也對糧食生產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新冠疫情的爆發則加劇了全球糧食供需的不平衡。
因疫情影響而頒布的跨境旅行限制正擾亂許多農場對于季節性員工的需求,加劇糧食生產領域的勞動力短缺。
而疫情對于供應鏈的干擾使得農產品進入市場更加復雜:由于餐館、酒店的關閉(大宗批發),農民需要重新調整供應鏈,以滿足目前更加普遍的網上下單送貨工作(零售批發)。但這種轉換需要時間,與此同時,大量新鮮農產品不得不被銷毀。
02
油價的上漲也在背后推波助瀾
能源價格的上漲則開始推高全球糧食生產成本。

(圖片來源:野村研報)
野村表示,在農業現代化的大背景下,糧食生產更加依賴機械、灌溉系統、運輸和冷藏,所有這些都增加了糧食價格對更高能源成本的敏感性。
與此同時,化肥的生產(糧食生產的最大成本之一)也高度依賴原石油化工體系。以氨水(生產化肥的關鍵原料)為例,去年的夏天的單價大約為100美元/噸,現在則接近1000美元/噸。

(圖片來源:野村研報)
03
如果全球糧價明年上漲15%會發生什么?
野村認為,如果明年全球糧食飆漲15%的極端情況發生,將在兩方面對全球通脹預期產生影響。
首先,全球糧食飆漲15%可能引發整體通脹預期上升,并有可能推高工資水平。
其次,不斷上漲的食品價格可能會減少家庭可用于購買其他商品和服務的實際可支配收入。
與能源類似,食品價格需求相對缺乏彈性。這意味著食品價格飆漲不太可能造成食品購買量的減少,而是更有可能擠壓非必須品的消費。這將減少家庭可用于購買其他商品和服務的實際可支配收入。最終可能打擊消費者信心并放緩經濟需求,從而給中期通脹前景帶來下行壓力,而不是上行壓力。各國央行需要密切關注哪種影響會在未來占據主導地位。
04
歐央行可能陷入困境
野村警告,如果糧食價格飆漲,新興市場經濟體,尤其是低收入的經濟體,最可能面臨食品價格進一步飆升的風險。
在發達經濟體中,野村認為食品價格的上漲加上其他各種影響通脹的沖擊,可能會讓歐洲央行陷入困境。
與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的歐元區到2022年底通脹率維持2%不同,野村測算認為,考慮到食品在地區CPI指數占比較高,15%的食品價格沖擊可能導致整體CPI通脹率超過4%。

(圖片來源:野村研報)
考慮到屆時歐洲央行可能已經結束PEPP,這可能會顯著推高歐元區的升息預期。
至于英國央行和美聯儲,考慮到食品在CPI指數中占比較低,這可能不是一個大問題。但即便如此,15%的食品價格沖擊會使英國和美國的總體CPI較目前預測水平進一步提高1.5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野村研報)
05
美聯儲等央行將作何反應?
目前包括美聯儲在內的發達市場央行官員依然堅持“通脹只是暫時”的觀點,認為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是暫時的,不會對央行的政策決策產生影響。
但對于消費者而言,雜貨店的食品價格和加油站的汽油價格上漲的壓力是真實可見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持續高漲可能導致短期通脹預期與長期通脹預期的脫鉤,這將逼迫央行采取行動。
野村同時指出,目前能源價格飆升現在已經很好地納入了通脹預測,但能源價格飆升對食品價格可能產生的溢出效應卻很少被提及。
換句話說,相對于原油精煉能源產品,整個市場實際上并不清楚較高的投入成本對最終消費食品價格的影響。
食品價格上漲可能導致明年通脹意外大幅上揚,這可能導致各國央行不得不再次上調預期,并應對市場對未來通脹上升的預期。

(圖片來源:野村研報)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原標題:《全球糧價一飛沖天!野村:這一切可能才剛剛開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