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起底“弱光子安檢儀”背后的安徽啟路達:法院、金礦也在用
近日,成都雙流機場因采用一種名叫弱光子人體安檢儀的設備,被推至風口浪尖。其實,這種號稱創新的“弱光子透視成像技術”,并不是第一次出現,實際應用場所也遠不止機場。根據該設備生產商安徽啟路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安徽啟路達)的宣傳資料,其產品早已在多地火車站、法院、看守所甚至礦區采用。
但“弱光子”,其實是一個找不到任何學術文獻資料的生造詞。截至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發稿,安徽啟路達的公司官網因遭網絡攻擊仍未恢復。但在一些行業采購網站上,仍存有該公司的業務簡介及產品信息資料。
資料顯示,該公司“是一家源于中科大、中科院的高科技企業”,“在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公安部相關專家支持下,采用弱光子透視技術研發而成的人體安全檢測儀,是目前世界上最實用的人體安全監測裝備。”
所謂的“弱光子透視技術”是什么?
安檢儀,顧名思義,目的是對人員進行安全檢查。目前,機場等公共場所普遍采用的安檢設備主要有兩種,一是不成像的金屬檢測設備,也就是最常見的金屬檢測門,僅有金屬報警功能;另一種則是具有成像功能的全身安檢儀,主要包括背散射安檢儀和毫米波安檢儀。
背散射安檢儀也是一種X射線掃描設備,因其產生的電離輻射在歐美國家受到阻力。目前,不產生電離輻射的毫米波安檢儀是歐美國家代替背散射X射線安檢儀的全身性機場安檢設備。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查詢“弱光子人體安檢儀”的生產商安徽啟路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安徽啟路達)的宣傳資料發現,該公司將其產品列為不同于上述兩種主流安檢設備的“第三代產品”,特征是“運用弱光子透視技術,可以穿透人體。不僅能檢測出被測人員所攜帶的金屬及非金屬件物、甚至液體,還能檢測出其體內所隱藏的毒品和炸藥,有效排除威脅因素,由于其不顯示體表圖像,也可以更有效地保護被檢者的隱私。”這一表述顯然語焉不詳。
事實上,在學術領域并沒有“弱光子”這個專業名詞。根據安徽啟路達對安檢儀工作原理的描述,所謂的“弱光子透視技術”很大概率是透射X射線成像。這又是什么概念呢?其實也還是基于X射線,但相比于前述曾在歐美引發廣泛爭議的背散射,透射X射線安檢儀采用了透射成像,成像質量更佳的背后,是更高劑量的X射線。
對此,安徽啟路達方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承認了產品名稱上存在混淆性,該公司稱,之所以使用這一概念,是怕X光字樣引起旅客恐慌,儀器雖然是發射電離輻射,但劑量在安全范圍之內,而且還得到了國家認證,如果因為名字的問題招來非議,他們以后會改成“微劑量X光人體專用安檢儀”。
生產商安徽啟路達:“一家源于中科大、中科院的高科技企業”
澎湃新聞梳理公開資料發現,啟路達自稱“是一家源于中科大、中科院的高科技企業”,“科研專家大多來自中國科技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在公共安全領域安檢偵測產品方面,擁有完整的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取得多項國家專利,并獲得公安部檢驗部門的技術認定,各項核心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其中,“在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公安部相關專家支持下,實現了以NQR定性技術和弱光子透視技術研發而成的神槍系列人體安全檢測儀,是目前世界上最實用的人體安全檢測裝備。”神槍系列,也就是雙流機場采用的弱光子安檢儀設備。
據央廣網報道,安徽啟路達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成都鐵路局采購了100多臺安檢儀,每臺售價130多萬。
《中國企業報》曾報道稱,安徽啟路達以“神槍”作為品牌的快速人體安檢系統已在成都火車站、重慶火車站、云南昆明火車站、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福建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新疆石河子特警大隊、西安市公安局、山東濟南市看守所、中國黃金內蒙古金礦、內蒙古巴林右旗雞血石礦、國資委廣西桂華成鎢礦以及烏干達議會大廈等國內外眾多單位使用。
據媒體報道,安徽啟路達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夏國平,當過校長,做過公務員,搞過互聯網。因“無法忍受機場安全檢查的‘粗暴’行為”, 在2007年賺了第一桶金3000萬元后,開始研制安檢設備。2008年,第一款產品研制成功,憑借著早些年新媒體的創業經驗,夏國平在公司網站上掛出了產品信息,當年就有買主找上門。
該公司的另一則推廣資料中寫道,安徽啟路達公司“利用可視化人體安檢防盜技術,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套應用于礦山的可視化人體安檢防盜濾檢系統,世界第一套應用于機場普檢的可視化人體安全快速檢測通道,世界第一套應用于看守所的可視化人員違禁品快速檢查過濾系統,世界第一臺雙通道人員、行包同步安檢可視化安全快速檢測通道”、“安檢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礦井、地鐵、法院、銀行、機場、會館、查毒、監獄、印鈔、珠寶、軍工廠、國家重點機關等其他特種行業,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用戶的認可和贊譽”。
是否安全?
對X射線安檢儀這種全身性安檢設備,公眾的疑慮集中在輻射安全和個人隱私兩方面。那么,這種X射線安檢設備在輻射方面是否安全?

如果生產商羅列的數據屬實,接受弱光子透視安檢儀掃描所受的輻射量是非常微小的。根據產品說明書,該安檢儀一次的輻射量控制在0.2μSv以內。僅從輻射量本身而言,單次檢查0.2μSv的確是一個非常小的量。乘坐一次從烏魯木齊到北京的航班,受到的輻射劑量為19.6μSv,中國現行防護標準規定的公眾年限值是1 mSv(1mSv=1000μSv)。
但是,輻射防護的基本原則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盡量避免無意義或是可以避免的劑量。安檢的可選項很多,比如歐美機場普遍采用的毫米波掃描設備甚至人工安檢,都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輻射劑量小,并不能成為讓公眾承擔非必要輻射風險的理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章第十六條明確規定:“放射性物質和射線裝置應當設置明顯的放射性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生產、銷售、使用、貯存、處置放射性物質和射線裝置的場所,以及運輸放射性物質和含放射源的射線裝置的工具,應當設置明顯的放射性標志。”
但澎湃新聞從網絡流傳的雙流機場安檢處照片中發現,弱光子透視安檢儀上的電離輻射警示標志極其不起眼,除了機箱背后底部的隱蔽位置,有一個不足巴掌大的“當心電離輻射”警示標志外,其他地方都沒有警示標示。



此外官方材料中提到對孕婦等特殊人群劃定更高標準,但這是基于電離輻射的考慮。在現場宣傳中,卻變成了“為防止意外摔倒,請老人、小孩、孕婦、殘疾人走人工安檢通道”。



歐美國家:全面停用背散射X射線安檢儀
自9·11恐怖襲擊后,歐美國家普遍加大了機場安檢力度,一度也將背散射X射線安檢儀廣泛投入使用。但歐美民眾對此舉帶來的健康和隱私隱患始終持有疑慮。美國各地數百名反對機場全身透視X射線掃描的抗議者就曾將2010年11月24日定為“全國拒檢日”,前往27座機場示威抗議。
2012年《美國聯邦航空局現代化改革法案》規定,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在機場使用的所有全身掃描儀必須配套將裸露的人體卡通化的智能識別軟件。由于未能及時裝載這個軟件,至2013年5月,TSA全面停用機場背散射X射線安檢儀。但TSA強調,停用和撤除背散射X射線安檢儀,是因為飽受侵犯個人隱私的指責,而非安全問題。
歐盟則出于“對乘客健康和安全負責的態度”,于2012年全面禁止機場背散射X射線安檢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