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揚名立萬》:一部電影的誕生
“雙十一”這天上映的電影《揚名立萬》,是匹意料之外的黑馬。目前豆瓣評分已達7.7,萬合天宜團隊歸來,在不著調的喜劇之上,講了個藏著野心與殺機,終究要“好好拍電影”的故事。

《揚名立萬》豆瓣頁面
故事時間是在民國時期,一個月黑風高之夜,一群表面光鮮實則落魄的電影人,應上海灘大亨陸子野的邀請,來到一座大宅參加劇本討論會,試圖將一起驚動上海的三老命案改編成電影。隨著討論的進行,他們突然發現,這座大宅就是案發現場,兇手就在他們中間,而此時,大宅的門被鎖上了……
影片宣傳時,常見各方說辭說這是一出“劇本殺”。確實不假,甚至連形式,前三分之一的影片都是規規整整一群人圍著一張圓桌討論劇本的“神還原”。選秀舞廳的邀請函,在道具上直接充當了劇本殺中常備的“搜證卡”功能,而之后由會議室轉戰樓上案發現場,形式上就從桌面劇本殺轉向了沉浸式密室逃脫游戲。

《揚名立萬》海報
每個人物都有自己來到此地的目的,光鮮的外表之下,隱藏著些許難堪的處境,但底色都是溫暖。人物表演雖然帶著萬合天宜標志性的浮夸,但各有各的邏輯自洽。記者兼編劇李家輝很真誠地想去追求真相;爛片導演鄭千里很真誠地想去拍好一部電影;演技堪憂的復出女演員蘇夢蝶,也發自內心地理解著每一個角色;壓根拿不穩槍的文職警察堅守了理所應當的正義……每個人都不完美,但每個人都真誠地去踐行著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尹正飾演李家輝

喻恩泰飾演鄭千里
這樣講故事的方式也許對于當下的年輕觀眾是一種聰明的“友好”,借由與“劇本殺”十分相似的殼子和展開方式,就不是先立人物讓觀眾相信再與之共情,而是只需要立住人設,觀看的人能夠很快代入故事和角色,甚至有幾分參與感,在情節想象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借由記者李家輝之口,提出一個個的問題,層層深入真相。說這是一種聰明,是因為這兩者對于導演、表演功力的要求會大有差異。

鄧家佳飾演蘇夢蝶
像劇本殺,《揚名立萬》又顯然不只是一部“劇本殺”。四位署名編劇,分別是里八神、張本煜、柯達和劉循子墨。其中張本煜、柯達是觀眾比較熟悉的萬合天宜演員,同時也是本片主演,劉循子墨擔當導演。大概可以猜想,這個劇作是一個集體智慧的產物。其中的一些笑點很有萬合天宜過往出品喜劇的意味,臺詞上的諧音梗取得了喜人的笑果,爛片導演鄭千里想象中那不惡搞拼貼的傳奇電影,也堪稱劉循子墨《報告老板》的高配技術升級版。

導演劉循子墨和演員尹正講戲
故事的構建上,劇本提供了密集的反轉,小到對人物的設定,大到整個電影的事件和立意,都是一個不斷往上翻的酣暢過程。
這個兇案的特殊之處在于,并不存在傳統的“推兇”環節,兇手從一開始就在明處,從兇案現場束手就擒,到為電影拍攝現身說法。從一開始張本煜飾演的齊樂山作為“顧問”的身份開始,經由或無意或有意的層層盤剝,這個身份不斷變換為殺手、馬夫、家暴受害者、軍方勢力、護花使者、孤膽英雄……每一次人設的反轉都為案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和故事版本。而人物之外,拍電影這件事也不斷升華出不同層次的意味。始終在場的攝影機和中途幾次按下的停機鍵,也成為電影之外極為“電影”的時刻。

張本煜飾演齊樂山
關于影片的案件與其中所包含的核詭,在此不做劇透,如果評價片中的推理設定,基本的說服力和邏輯是在線的,但中間也有拉垮拖沓的部分:比如為了轉場而強行設置編劇惹怒女主離場;為了引出新線索拉拉雜雜又是跳舞,又是辯論,還加強行搞笑的橋段,都多少令人走神出戲。
后半段的節奏,明顯優于前半部。當然一部分是因為進入沉浸式兇案現場,可供調度的視覺表現空間一下打開,變得豐富起來。而前半部圍坐的桌面階段,在一個單調小空間介紹和展開眾多的人物關系,對于導演來說,的確不是個簡單的技術。
比一個懸疑故事更加分的,應該是影片在另一個維度對于拍電影這件事的討論。它是一部電影的誕生。明面上,導演和主演們拋出了許多梗,有行業梗,也有迷影梗。投資人自嘲“十個項目九個涼,商業投資很正常”;爛片導演辯解“我的片子每一部都賺錢,我讓大家在行業不好的時候有工開,有錢賺”;號稱回國發展的海外功夫明星,實際上在好萊塢只是個替身;沒有演技卻飛速躥紅的演員,一定是“在其他方面使了功夫”;開劇本會編劇想要深挖案情真相,但線索直指涉及軍事政治,大家就諱莫如深“挖了也拍不出來”;民國的電影首映會,影評人就在觀影后等著吃飯拿紅包……幾乎是把行業的各個環節都吐槽了遍。
一番慘烈斗爭與犧牲之后,一行人騎虎難下,但為了踐行自己是“有良心的藝術家”,他們掐頭去尾拍出不明所以的電影,流亡海外放映。追隨而來的記者只會提一些便于“恰飯”的無腦水問題,但真正問了觸及核心的問題,主創又只能顧左右而言他。
最終,電影里只留下一些捕風捉影的似是而非,而作為時代記錄者的電影人們,也已經盡力……開場娛樂之神的雕像點題“權利是暫時的,娛樂是永恒的”,像是為電影存在的處境和意義正名。

《揚名立萬》劇照
影片看似有一個光明溫暖中帶著諷刺調侃意味的結局,然而反轉一直持續到最后一刻。賣報的小報童說:“號外號外,越南兩船相撞,數百人失蹤……”照相館里劇組的照片無人認領,通風管道里的血跡,細思之下,電影沒說的部分留給觀眾走出影院,再回味這喜劇和劇本殺外衣包裹之下的亂世百態羅生門。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