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千億債務下還有生機:中鋼集團債務重組方案正式獲國務院批準

在千億債務泥淖里掙扎兩年的中鋼集團終現生機。9月27日晚間,中鋼國際(000928)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中鋼集團債務重組方案正式獲得批準。該重組方案于今年3月份開始上報相關部委,中間曾一度停滯。
中鋼國際公告稱,今日,中鋼國際收到控股股東中鋼集團的通知,在國家政府部門的指導、 支持下,在各相關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鋼集團債務重組方案正式獲得批準。中鋼集團將以債務重組為契機,進一步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發展四大優勢產業,努力打造成為為冶金工業和相關產業提供資源、科技、工程、裝備集成服務的國際化企業集團。
中鋼國際在公告中認為,中鋼集團債務重組方案的實施,將對改善公司融資環境、提升公司業務承接能力和訂單執行能力產生積極作用。
中鋼集團債務重組方案引起廣泛關注的背后是其債務重組方案中包含債轉股。此番該債務重組方案的正式獲批,也就意味著中鋼集團成為本輪債轉股第一家。
在爭議中成為債轉股第一案
財新網此前報道,經德勤審計后,中鋼集團金融機構的債務規模近600億元。其中留債規模近300億元,利率調低至約3%,轉股規模約270億元。
其中,轉股部分并非直接將債券轉為股權,而是長達六年期的可轉債,前三年鎖定,從第四年開始,逐年按3:3:4的比例轉股以退出。可轉債具有債券和期權的雙重特性,一般具有較低的票面利率。債券持有人可以按約定的條件將債券轉換成股票,金融機構也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將債券回售給發行人。
可轉債這一方式被業內人士認為是中鋼集團債轉股達成的關鍵原因。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可轉債很明顯是政府、企業、銀行之間博弈的結果,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銀行的一大心結”。
也有債權行人士總結,“在經濟下行周期,國家和銀行都會有所選擇,銀行不可能獨善其身,企業垮了銀行更沒辦法了,就是要找到共渡難關的平衡點。”
從目前結果來看,中鋼集團比同行業里同樣因債務問題焦頭爛額的企業要幸運很多。渤鋼集團債轉股債債務重組方案前途未卜、東北特鋼九度違約面臨破產重整命運、廣西有色破產重整半年后無果宣布正式破產。行業下行周期之際,這些當初擴產能到處攤大餅的國企正在自吞苦果。
值得注意的話,債轉股并沒有進入大規模正式啟動階段,在業內仍然充滿爭議。正因如此,中鋼集團在債務重組方案敲定及上報的整個過程中,始終對外界保持沉默。中鋼集團方面曾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我們希望能促成此事,而不是因為輿論原因反而把這件事攪黃”。
然而,債務重組方案的塵埃落定并不代表債轉股爭議停息。爭議則主要集中于債轉股實施過程中的行政色彩,以及去產能背景之下有礙“僵尸企業”市場出清。
此前有鋼鐵業內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鋼鐵行業如果債轉股,將和去產能政策相違背。該業內人士認為,“本來市場倒逼機制,就是把這些經營不下去的企業逼出這個市場,讓它們進行破產處置,或者被兼并等其它方式,但現在債轉股伸手去救這些企業,那這些企業產能就出不去”。
另外,鋼鐵領域啟動債轉股將引入另一種不公平。目前,鋼鐵行業去產能主要用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來“量體裁衣”,債轉股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即使困難企業都進行了債轉股,上述業內人士認為也無益于解決鋼鐵行業目前面臨的問題,“如果大家都這么操作的話,相當于大家又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而已”。
更有銀行人士對澎湃新聞直接表示,“債轉股只不過把風險往后延一延,現在一種說法叫時間換空間,我想很難換出這個空間來”。
行業重回上行周期或是唯一希望
中鋼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主管的鋼鐵礦產行業大型央企。集團官網顯示,集團主營礦產開采、生產和制造,鋼材產品貿易物流以及鋼鐵設備制造。集團旗下擁有二級公司共計65家,境內49家,境外16家。
中鋼集團以鐵礦石貿易起家,隨后借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及大宗商品價格大漲之際,一路高歌猛進,公司業務貫穿鋼鐵行業整個產業鏈。2003年上任中鋼集團一把手的黃天文一手推動了中鋼集團從單純的鋼鐵貿易服務商向鋼鐵實業中的生產供應和銷售環節延伸,成為“鋼鐵生產型服務商”。 中鋼集團曾躋身世界500強資產總值高達1600多億,2008年還被國資委評為國資典型。
然而,當中國經濟放緩、鋼鐵行業急轉直下進入寒冬之時,中鋼集團四面楚歌。2008年至2012年,集團資產負債率逐年升高,分別為89.99%、90.65%、91.14%、96.22%和98.10%。中鋼集團在2014年9月開始出現債務違約,截至2014年12月,中鋼集團及其所屬72家子公司債務逾1000億元,其中金融機構債務近750億元,涉及境內外80多家銀行,還有一些信托、金融租賃公司。有業內資深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歷年的擴張,以及過度依賴鋼鐵行業讓中鋼集團越陷越深”。
在該資深人士看來,中鋼集團并沒有具備核心競爭力的資產,就其起家的貿易而言,“中國五礦目前已成為中國大宗商品貿易流通領域的龍頭”。
不過上述資深人士認為,中鋼集團債轉股成功之后可以對旗下眾多子公司進行處理,并逐步解決人員安置問題,“對中鋼集團而言,擺在眼前的不僅是債務問題,還會涉及大量的人員安置問題”。
中鋼集團主要資產中鋼國際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鋼國際營收39.71億元,同比下降22.71%。部分國內項目建設進度放緩,但海外訂單數量大增,上半年在海外訂單的合同金額共計140.63億元,達到2015年營業收入的144.22%。從中鋼集團官網處也可以發現,中鋼集團去年以來業務主要集中在鐵礦石及海外項目承包。
不過,中鋼集團大象轉身或許一時難以實現。有業內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表示,“對鋼鐵、礦產這些領域內的企業而言,行業周期性影響太大,中鋼集團能熬過行業下行周期才有可能真正活過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