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家文物局:最美野長城修復確實用了少量水泥,將處理責任人

近日,媒體曝出遼寧省綏中縣“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有關報道,引發社會關注。今天,國家文物局召開遼寧綏中錐子山長城大毛山段搶險工程調查情況發布會,回應社會關切。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副司長、事件調查組組長陸瓊介紹,經調查工程確實使用了少量水泥,共有780米長城段落存在三合土“抹平”現象。

調查組初步建議,則成遼寧省文物局重新組織專家查找工程存在的問題,上報國家文物局,再進行竣工驗收。對野長城被抹平事件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嚴肅處理。針對此次事件反映出來的長城保護工程中,保護理念落實不到位工程不規范問題,建議國家文物局敦促長城沿線15個省,對所有項目進行排查,避免造成長城文物本體遭到破壞。下一步將抽查長城保護維修項目。
據介紹,此段長城所涉及的搶險維修工程技術方案于2012年報國家文物局審批。鑒于該段明長城遺存存在較為嚴重的結構性病害和水患問題,為避免文物本體進一步損毀、消失,國家文物局經專家審核評估后批復同意所報方案,提出補充長城墻體頂部、相關臺體頂部防滲、排水專項設計等要求,并責成省文物局指導設計單位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后核準實施。該項工程于2013年開始實施,2014年完成。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表示,事情發生之后,國家文物局一直在反思,絕不推脫責任。我們缺乏后期的監管和跟蹤,檢查缺位,不掌握工程情況。兩年了地方初驗沒有上報,我們確實存在管理缺位。不回避,一定要把長城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好。
針對最美野長城被抹平事件,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公布三大舉措,全面排查長城沿線工程,確保長城工程質量。
舉措一:15省長城保護工程大排查。宋新潮指出,國家文物局將通過此事全面查找貫徹落實中央決策和國務院部署的差距。組織長城沿線15省(區、市)專業力量對于近年開展的長城保護重大工程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解決。
舉措二:保護工程實時跟蹤監管。宋新潮指出,下一步將扎實落實國務院關于放、管、服的改革舉措,繼續深化文物保護工程項目審批改革,優化審批流程、明確責任、完善制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重點解決重審批、輕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國家文物局該管的管的好、管的住,該放的放的下,責權相統一。通過這樣的改革,國家文物局要把好前期立項關,完善事中事后監管,大力加強工程質量檢查和竣工驗收檢查,包括探索采用技術手段加強對保護工程實施實時跟蹤監管,切實提高工程質量和監管力度。
舉措三:明年長城維修“國標”將有初步成果。對于長城保護維修“國標”問題,宋新潮指出將加快完善文物保護工程標準規范編制工作,通過分析文物保護工程實際需求,盡快組織研究、制定和修訂相關標準和規范。與此同時,結合文物保護優秀工程案例推薦,抓好示范工程案例,引導和指導基層文物保護機構做好文物保護工程。鑒于長城跨越15省,保護維修非常復雜,需要大量的科學研究、數據支撐,最終的標準才能具有指導意義,“希望明年有初步成果。”調查組有關負責人表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