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郵輪低價低質競爭,一起食品安全事故超60人感染諾如病毒

記者9月18日從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前8個月,上海口岸共出入境郵輪636艘次,出入境人員251萬人次,分別占到全國總量的51.29%和62.56%。
業內預計,今年上海口岸出入境郵輪將超過1000艘次,出入境人員將超過300萬人次;而時鐘撥回2011年,該年上海接待的郵輪僅208艘次,出入境游客數僅36萬人次左右。
然而,郵輪產業繁榮的背后,還有暗流涌動。
激烈的競爭中,一些郵輪公司和旅游公司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不惜降價以求,甚至一度“虧本賺吆喝”,其結果就是郵輪服務品質隨著價格走低而打起了折扣,甚至由于管理不善,引發公共安全事件。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今年上海口岸出入境的郵輪中,已經發生了3起具有一定規模的食品安全事件,由于郵輪上供應的食材有問題,至少20名以上的乘客在食用后被諾如病毒感染,最嚴重的一起感染者超過60人。

“市場充分競爭,我們歡迎,但絕對不歡迎低價低質的惡性競爭。”寶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周國梁向記者透露,最快下個月,上海檢驗檢疫部門將在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試點推出“國際郵輪國檢監管指數”,通過公開各個郵輪或郵輪公司的指數,引導消費者“看指數選郵輪”,以此來倒逼郵輪公司加強管理,回歸到理性、合理的市場競爭上。
“國際郵輪國檢監管指數”如果成功發布,將是全國首創。不過,要讓指數能夠服眾,還需要有計算出指數的科學、公正的標準。
據介紹,上海檢驗檢疫部門此前已為“國際郵輪國檢監管指數”醞釀了3年多的時間。期間,既引入了美國船舶衛生檢查機構(VSP)、歐盟相關機構在郵輪檢查上的一些標準,也廣泛采納了我國對于郵輪醫療中心、食品、飲用水、娛樂設施、環境衛生以及旅客攜帶入境物品等方面的檢驗檢疫要求,還與在上海口岸開展經營的各大國際郵輪公司進行了充分溝通,一些指標的設置考慮到了不同國家的國情,盡力作了權衡和調整。

周國梁向記者表示,對于即將試點的“國際郵輪國檢監管指數”,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方面十分有興趣,有意將指數與港口的相關費用掛鉤,用收費杠桿來激發郵輪公司在加強管理上的熱情。
“檢驗檢疫部門也有類似的設想。”周國梁透露,檢驗檢疫部門將按照“國際郵輪國檢監管指數”,對郵輪或郵輪公司進行分級管理。表現優異的高等級郵輪或郵輪公司,將享有優先被查驗的優勢,從而在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日益繁忙的情況下,用更少的時間完成靠泊和離岸的相關手續,節約不少滯港費用;至于風險等級高的郵輪或郵輪公司,除了要耐心“排隊”,還將面臨極其頻繁和嚴格的檢驗檢疫。
更令郵輪公司感到棘手的是,指數將向社會公開。一旦指數低人一等,將使十分重視形象的郵輪公司壓力山大,因為大多數消費者趨向于指數好的郵輪和公司。屆時,低質低價的郵輪將真正暴露,流失大量消費者是必然。
目前,上海檢驗檢疫部門已經制定了計算“國際郵輪國檢監管指數”的主要工具——“郵輪檢查助手軟件”。該軟件由寶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一線人員自主研發,已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通過該軟件,檢驗檢疫人員可以快速錄入有關郵輪的11個大項、116個小項的檢查結果。

“原來爬上爬下檢查,還要把116個小項的檢查結果書寫完畢,至少花費兩天。”寶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吳淞辦事處主任科員潘國介紹說,現在只要帶一臺手機或平板電腦,而不是背一大包紙質表格,就能輕松錄入檢查結果,一般只花8小時就能完成全部檢查。同時,電子化的檢查結果,也能當場反饋給郵輪,不再是過去的5天到10天后才能反饋。
9月18日,“郵輪檢查助手軟件”已在靠泊于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的“海洋量子號”上進行實戰。
上午10點25分,在該郵輪的中央廚房,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在檢查設備上點選“食品安全”大項,對“冷藏溫度”小項進行檢查。經實測,廚房內被抽選的冷藏食品中心溫度低于5℃,工作人員隨即在檢查結果一欄勾選了“是”,即符合要求,就完成了一個項目的檢查。


上午10點50分,工作人員又隨機抽查了郵輪內的漩渦泳池。經取樣快速檢測,池水的PH值為7.68,符合“保持在6.8到8.5”的要求。看到數值后,工作人員同樣用手指一點,又一個小項目的檢查也完成了。從采樣到錄入檢查結果,才花了不到5分鐘。


(原題為《破解郵輪低價低質競爭,上海將發布國際郵輪國檢監管指數倒逼》)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