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以壺傳情,80后藝術家許晶借紫砂,講述華夏五千年歷史文化



許晶 //
紫砂藝術家
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陶瓷藝術專業委員會理事

追求現代中式紫砂美學,擅長中華傳統文化結合現代造型理念的創作手法,在紫砂新美學的探索之路上,得到師父謝強老師的耐心指導。其作品充滿了強烈的時代氣息和現代美感,多次在國內外陶瓷藝術大賽中獲獎。
藝術成就
2018年6月,作品《竹窗壺影》獲得“海瀾杯”全國青年陶藝家創新作品大賽“銀獎 ”。
2018年9月,作品《石器時代》成功入圍第七屆臺灣國際金壺獎陶藝設計競賽展。

2018年9月,作品《千島壺影·水天一色》榮獲杭州“千島壺杯”文創大賽“銀獎”。
2018年11月,作品《靜夜思·明窗》榮獲第十一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展“金獎”。
2019年2月 作品《皓月玄窗》 榮獲第屆“CHINA·中國”陶瓷藝術設計大賽“銀獎”。
2019年5月,作品《平城·窗夢》入圍2019山西當代國際陶藝交流展。
2019年6月,作品《斷章·窗夢》入圍第二屆中國好手藝大展。
2019年10月,作品《千山暮雪》榮獲首屆世界壺藝大賽銀獎。

作品展示
時代在變,人的審美也在不斷更迭。作為紫砂手藝人,傳承真誠、刻苦和勤奮精神的同時,更深入的理解和探索文化內涵和個性化表達,更加多元化和現代化的呈現藝術作品,這便是我創作的初心。——許晶



借由作品,許晶了解五千年歷史文化,講述中華民族的愛與美,表達紫砂陶藝的溫度。她的作品,在歷史和文化的點綴下迸發出了別樣的生命力,有力量,有靈魂。

作品詳讀
雙耳獸首茶倉
創作時長:約40天
完成時間:2015年

此件紫砂茶倉罐體渾圓盈潤,工藝精湛,獸面銜環掛于高肩,威猛霸氣而不失靈動;團龍穩坐于蓋鈕,吞云吐霧以彰顯氣勢。

作品將古典傳統文化與現代實用器物完美結合,取華夏傳統建筑門飾——“獸面銜環”為紫砂茶倉裝飾元素,有避禍求福、祈求神靈護家之意。

鏡瓦壺
創作時長:近40天
完成時間:2018年

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鏡瓦壺,取材漢瓦、銅鏡,在傳統鏡瓦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保留老味的同時,又融入了現代審美。

品位之余,似乎穿越千年,素雅、沉穩、古樸的美感油然而生。一片瓦,一屋檐,似在傾訴著歲月更迭,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

漠上窗影 · 九色鹿
創作時長:3年
完成時間:2019年

此套紫砂茶具為凸顯敦煌特殊的大漠環境背景而制,用料講究,質感細潤,發色深沉。

方器做直角,比例俊奇,卷幾為鈕,壺蓋嵌入式結構,口沿規矩嚴整。壺身方正,立面上部略向外展,身姿峻拔,壺嘴形式簡約,提梁設計與曲直之間營造空間,增強氣勢,壺身下部向內收緊,形成對壺體的抬升與提梁的提升相互呼應,整體形制端莊,塊面磊落。作品通過形式與手法,在現代與古典之間對比融合,展現出紫砂材料豐富多變的藝術表現力,體現了才與工,韻與時,物與人相融匯所產生的審美意趣。

作品的外部輪廓源于中國古代建筑花窗,壺鈕猶如書房里的案臺卷幾。提梁造型形成空靈的虛空間。透過這個古樸的花窗仿佛看到了千年敦煌的洞窟魅影!敦煌文化,猶如一卷古味飄香的歷史畫卷,于案臺品茗間,為你緩緩道出這段神秘的歷史佳話。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均為“十里玉見”版權內容,如需轉載或有其他商務合作,請聯系我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