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歐亞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港股跌逾3%創7個月最大單日跌幅
繼歐美股市上周五暴跌之后,歐亞股市普遍遭遇黑色星期一。
9月12日,A股滬深兩市雙雙跳水,上證綜指跌1.85%,收報3021.98點;深證成指跌2.80%,收報10461.58點。不只是中國股市,日本日經225指數收盤跌1.73%至16672.92點,創8月3日來最大單日跌幅。韓國綜合指數也下行2.28%至1991.48點,刷新6月24日英國退歐公投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香港股市同樣慘烈,截至9月12日下午4時,恒生指數收報23290.60點,跌幅達3.36%;恒生國企指數收報9654.08點,跌幅達4.02%。恒指的跌幅,創下2月11日以來的7個月最大單日跌幅。
歐洲股市也未能止住跌勢。當地時間9月12日,歐洲三大股指跳空低開之后,仍然延續了下行趨勢。英、法、德三國股指開盤分別跌1.19%、1.55%和1.83%。截至發稿時間,三個市場的跌幅還在進一步擴大。
暴跌的導火索,是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升溫。
美國當地時間9月9日股市開盤之前,有多位美聯儲官員公開發表了對于加息的觀點。其中,利率制定委員會投票委員、波士頓聯儲行長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表示,如果等待加息的時間太久,商業不動產等資產價格有過熱風險。
話音落下,正在交易時段的歐洲股市開始跳水。至9月9日收盤,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1.19%,法國CAC 40指數收跌1.12%,德國DAX指數收跌0.95%。
而稍后開盤的美國股市跳空低開,三大股指當日跌幅均超過2%。道瓊斯工業指數收跌2.13%,;標普500指數下挫2.45%;納斯達克指數跌幅達2.54%。其中,道指及標普指數雙雙刷新了2個月以來的最低收盤點位。
顯然,一個周末的時間不夠市場消化此次暴跌的打擊,甚至有人提出,是否新一輪的全球股災又要來臨?
摩根大通全球衍生品和定量研究主管Marko Kolanovic對此表示悲觀,他指出,股市即將進入“死亡區間”。
讓他提出這一警示的原因,除了美股大跌,還有市場恐慌情緒的擴散。素有恐慌性指數之稱的VIX指數,刷新兩個月新高飆升至40%。Marko Kolanovic認為,市場實際波動率、相關性和尾部風險將在9月和10月有所提升,各地央行的貨幣政策決定以及季節性因素會加重市場風險,未來3年,股市可能會有20%的下行空間。
在這次大跌之前,美股從7月起接連創出歷史新高,僅僅加息預期的升溫就會改變這一趨勢嗎?
英國最大的投行之一巴克萊指出,標普500上市公司在2016年用來股份回購和發放股息的資金總額,相當于公司全年盈利規模的1.28倍。而這,正是股價節節攀升的主要動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恰恰說明,上市公司雖然手握重金,但并不愿意把資金投入到擴大生產規模當中去。金融研究公司FactSet的統計結果顯示,標普500成份股企業在第二季度的整體盈利同比收縮3.2%,是六年半來第一次連續5個季度下跌。
企業盈利下降,為什么還能積累充裕的資金?還是要回到美國的利率水平上來。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美聯儲先后推出了三輪量化寬松(QE),注入大量資金。且美聯儲在保持了近10年的零利率,僅于2015年12月首次提高利息水平,此后就一直按兵不動。
因此,美聯儲加息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引發全球市場動蕩。
龍贏富澤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童第軼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9月12日的市場大跌,主要還是市場情緒的反映。“整體上,現在還是處于熊市的狀態。”
而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首席策略師洪灝則提醒道:“美國利率預期的變化將引發資金成本,債券價格和人民幣的波動性,而波動性有可能溢出至其他資產類別。極度樂觀的市場情緒,伴隨著創紀錄的低市場波動性對于多頭頭寸來說并不是一個好的情景,市場回調已經漸行漸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