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機會|聯邦快遞陳嘉良:供應鏈危機加速物流業無人化布局
“今年是聯邦快遞參加進博會的第二年,進博會給外商提供了一個國際采購、投資交流以及合作開放的平臺。除了可以更全面地展示新的產品、新的服務外,也讓我們思考怎么樣可以更好地服務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聯邦快遞中國區總裁陳嘉良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作出上述表述。
陳嘉良介紹,目前全行業物流貨運市場仍存在幾大痛點。第一,物流行業的綠色發展需要受到持續重視,許多企業正在陸續加入變革的行列。第二,部分物流企業的業務比較單一,無法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第三,除了服務質量的提高外,也需要借助科技,通過降本增效來保持穩定的客戶流量。第四,由于行業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導致物流快遞的人才緊缺,物流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需要提升對員工的保障制度,緊跟人才市場的變化。
拓展業務結構,增加運力投入
對于未來聯邦快遞在中國的投資布局,陳嘉良表示,聯邦快遞的服務范圍已經覆蓋中國大部分主要城市和地區,并戰略性地在主要大、中城市設立了100多個地面操作站。聯邦快遞通過位于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的亞太區轉運中心、位于上海的聯邦快遞上海國際快件和貨運中心、以及位于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四個國際口岸操作中心,將客戶與公司的全球網絡相連。未來,聯邦快遞將持續擴大在中國市場的網絡覆蓋,將服務網絡拓展至更多二、三線城市。
“中國連續8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跨境電商在中國發展非常迅猛。”陳嘉良表示,“在當下的電商快遞格局中,聯邦快遞不只是做國際快遞,在物流供應鏈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很多國家都有陸運、海運、空運貨代、倉儲物流、配送等不同服務,計劃全面滿足不同電商群體的多層次需求。聯邦快遞計劃提供快捷且高性價比的運輸解決方案,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工具處理進出口貨物。”
除了業務的調整外,為應對跨境電商市場的快速增長,聯邦快遞還增加了運力投入。陳嘉良表示,受疫情影響,在過去的18個月中,聯邦快遞業務量呈現快速增長。在此形勢下聯邦快遞計劃打造更龐大的網絡以支持全球供應鏈恢復穩定。目前在全球自有機隊超過680架,在中國大陸每周運營的國際航班從原先240班提升至目前超過300班。今年6月以來共新增6條從亞太區出發的國際貨運航班,其中包括5條從中國起飛的航班,提升運力近2700噸運力。
陳嘉良介紹,2020年整年亞太區的網上零售額占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的60%以上,因此,今年聯邦快遞通過新增亞太區的航線,并實現亞洲現役機隊中寬體飛機占比達100%,增強航空運力和服務,特別是對亞太地區的電商貨物和重貨,以加強亞太地區與歐洲及北美市場的連接。
加速無人化布局,緩解供應鏈人力緊缺危機
在綠色物流方面,陳嘉良表示,聯邦快遞除了可循環材料的包裝材料外,運單無紙化寄件也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經達到,但對于全面實行仍然需要配合客戶的實際需求。在車輛電動化方面,從2018年至今,聯邦快遞在中國投入使用近200輛電動車,在北京投入使用超過155輛純電動車,還在北京和上海分別投入使用快遞攬投專用電動自行車和電動三輪車,替代部分燃油遞送車輛。
“運用高科技來可以提升整體運作效率,無人駕駛這方面的科技應用是我們重點發展的地方。”陳嘉良表示,疫情期間由于美國貨運卡車司機緊缺,碼頭堆積著大量的貨物,造成供應鏈局部癱瘓。因此在無人化布局方面,今年4月聯邦快遞與多家公司合作研發,已在美國測試和使用無人配送自動送貨車,推進“最后一公里”的包裹投遞。而自動派送機器人也在今年7月于日本亮相開展測試。9月在美國啟動測試了自動駕駛貨車。今年10月聯邦快遞首次攜手中國本土科技公司測試無人車在操作中的應用,是無人車部署到可持續、智能物流中的最新嘗試。
陳嘉良表示,目前大部分無人派送產品還在試用階段,沒有開始正式推行,如果條允許,無人車在北京會盡快落地,預計幾年后整體派送水平可以越來越快,未來可以通過自動化實現員工集中于研發以及市場開拓方面的工作領域。
此外,陳嘉良還表示,“聯邦快遞的無人化布局不一定會局限在一線城市,高科技運用在密度相對不高的三四線城市可能效果會更好。對于偏遠地區的個別件配送,相信無人機的飛行會比人力開車幾十公里更加高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